供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96295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供料系统。供料系统用于对制作口罩的物料进行供料,供料系统包括:机架;多个供料组件,设置在机架上且沿机架的高度方向L1和/或长度方向L2间隔设置;出料组件,设置在机架上;其中,各供料组件包括:驱动装置;主动辊,主动辊用于供物料绕设,驱动装置与主动辊驱动连接;张紧组件,物料穿过张紧组件后从出料组件穿出;张紧组件包括连接梁、第一从动辊和配重部,第一从动辊可转动地设置在连接梁上,配重部设置在连接梁的端部上,以通过调整配重部与连接梁之间所呈夹角A,进而调整张紧组件对物料的张紧程度。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口罩的供料方式导致原材料被过度拉伸甚至发生变形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供料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口罩加工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供料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在工作人员对口罩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口罩的原材料的供料方式为:沿原材料的输送方向,主动辊位于从动辊的下游处,通过主动辊带动从动辊转动,以对原材料进行输送。然而,上述供料方式导致原材料被过度拉伸,甚至发生变形,影响口罩的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料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口罩的供料方式导致原材料被过度拉伸甚至发生变形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供料系统,用于对制作口罩的物料进行供料,供料系统包括:机架;多个供料组件,设置在机架上且沿机架的高度方向L1和/或长度方向L2间隔设置;出料组件,设置在机架上;其中,各供料组件包括:驱动装置;主动辊,主动辊用于供物料绕设,驱动装置与主动辊驱动连接;张紧组件,物料穿过张紧组件后从出料组件穿出;张紧组件包括连接梁、第一从动辊和配重部,第一从动辊可转动地设置在连接梁上,配重部设置在连接梁的端部上,以通过调整配重部与连接梁之间所呈夹角A,进而调整张紧组件对物料的张紧程度。进一步地,连接梁包括第一子连接梁和第二子连接梁,第一子连接梁和第二子连接梁相对设置,第一从动辊为多个,至少一个第一从动辊设置在第一子连接梁上,至少一个第一从动辊设置在第二子连接梁上,配重部设置在第一子连接梁和/或第二子连接梁的端部上。进一步地,张紧组件还包括:连接部,具有安装凹部;连接轴,连接轴的第一端伸入至安装凹部内且与安装凹部连接,连接轴的第二端伸入至第一子连接梁和/或第二子连接梁的端部内;过渡连接部,套设在连接轴上且与配重部连接;紧固件,待配重部与连接梁之间所呈夹角A调整至预设夹角时,紧固件对过渡连接部和连接轴进行锁紧。进一步地,配重部包括:连接杆,连接杆的第一端与过渡连接部连接;配重块,配重块设置在连接杆的第二端,配重块与连接杆的连接位置可调整地设置。进一步地,多个第一从动辊包括两个从动辊组,两个从动辊组分别设置在第一子连接梁和第二子连接梁上,第一子连接梁和第二子连接梁的延伸方向一致;其中,各从动辊组包括多个第一从动辊,多个第一从动辊沿第一子连接梁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进一步地,各供料组件还包括:第一安装座;连接组件,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安装座上,主动辊和驱动装置均设置在连接组件上;第二安装座;调整组件,包括操作结构和传动组件,操作结构设置在第二安装座上且通过传动组件与连接组件连接,以带动连接组件、主动辊及驱动装置沿主动辊的延伸方向移动。进一步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及套设在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外的链条,操作结构与第一链轮连接;各供料组件还包括滚珠丝杠,滚珠丝杠的螺杆与第二链轮连接,滚珠丝杠的螺母与连接组件连接。进一步地,第一安装座具有第一过孔,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结构,主动辊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连接结构上;第二连接结构,与第一连接结构相对设置,驱动装置设置在第二连接结构上;连接柱,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通过连接柱连接,连接柱穿设在第一过孔内且沿第一过孔可滑动地设置。进一步地,各供料组件还包括:限位结构,限位结构位于第二连接结构与机架之间,以用于对第二连接结构进行限位止挡。进一步地,第二安装座具有第二过孔,操作结构为手轮,手轮的连接端穿过第二过孔后与第一链轮连接。进一步地,出料组件包括:多个第二从动辊,多个第二从动辊沿机架的高度方向L1间隔设置,多个供料组件与多个第二从动辊一一对应地设置。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用于对制作口罩的物料进行供料的供料系统包括机架、多个供料组件及出料组件。其中,各供料组件包括驱动装置、主动辊及张紧组件,主动辊用于供物料绕设,驱动装置与主动辊驱动连接。这样,当需要对制作口罩的物料进行供料时,启动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主动辊转动,以对物料进行主动输送,物料穿过张紧组件后从出料组件穿出,主动辊位于出料组件和第一从动辊的上游处。与现有技术中物料被动出料相比,本申请中的供料系统能够避免物料被过度拉扯,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口罩的供料方式导致原材料被过度拉伸甚至发生变形的问题,提升了口罩的加工质量。同时,通过调整配重部与连接梁之间所呈夹角A,进而调整第一从动辊对物料的张紧程度,进一步避免物料被过度拉伸、拉扯。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供料系统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的供料系统的B处放大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1中的供料系统的C处放大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1中的供料系统的D处放大示意图;图5示出了图1中的供料系统的主视图;图6示出了图5中的供料系统的E处放大示意图;以及图7示出了图1中的供料系统的俯视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机架;20、出料组件;21、第二从动辊;30、驱动装置;40、主动辊;50、张紧组件;51、连接梁;511、第一子连接梁;512、第二子连接梁;52、第一从动辊;53、配重部;531、连接杆;532、配重块;54、连接部;55、连接轴;56、过渡连接部;60、第一安装座;70、连接组件;71、第一连接结构;72、第二连接结构;73、连接柱;80、第二安装座;90、调整组件;91、操作结构;92、传动组件;100、限位结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左、右”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口罩的供料方式导致原材料被过度拉伸甚至发生变形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供料系统。如图1至图7所示,供料系统用于对制作口罩的物料进行供料,供料系统包括机架10、多个供料组件及出料组件20。多个供料组件设置在机架10上且沿机架10的高度方向L1和长度方向L2间隔设置。出料组件20设置在机架10上。其中,各供料组件包括驱动装置30、主动辊40及张紧组件50。主动辊40用于供物料绕设,驱动装置30与主动辊40驱动连接。物料穿过张紧组件50后从出料组件20穿出。张紧组件50包括连接梁51、第一从动辊52和配重部53,第一从动辊52可转动地设置在连接梁51上,配重部53设置在连接梁51的端部上,以通过调整配重部53与连接梁51之间所呈夹角A,进而调整张紧组件50对物料的张紧程度。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料系统,用于对制作口罩的物料进行供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系统包括:/n机架(10);/n多个供料组件,设置在所述机架(10)上且沿所述机架(10)的高度方向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料系统,用于对制作口罩的物料进行供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系统包括:
机架(10);
多个供料组件,设置在所述机架(10)上且沿所述机架(10)的高度方向L1和/或长度方向L2间隔设置;
出料组件(20),设置在所述机架(10)上;其中,各所述供料组件包括:
驱动装置(30);
主动辊(40),所述主动辊(40)用于供物料绕设,所述驱动装置(30)与所述主动辊(40)驱动连接;
张紧组件(50),所述物料穿过所述张紧组件(50)后从所述出料组件(20)穿出;所述张紧组件(50)包括连接梁(51)、第一从动辊(52)和配重部(53),所述第一从动辊(52)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连接梁(51)上,所述配重部(53)设置在所述连接梁(51)的端部上,以通过调整所述配重部(53)与所述连接梁(51)之间所呈夹角A,进而调整所述张紧组件(50)对所述物料的张紧程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51)包括第一子连接梁(511)和第二子连接梁(512),所述第一子连接梁(511)和所述第二子连接梁(51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从动辊(52)为多个,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从动辊(52)设置在所述第一子连接梁(511)上,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从动辊(52)设置在所述第二子连接梁(512)上,所述配重部(53)设置在所述第一子连接梁(511)和/或所述第二子连接梁(512)的端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组件(50)还包括:
连接部(54),具有安装凹部;
连接轴(55),所述连接轴(55)的第一端伸入至所述安装凹部内且与所述安装凹部连接,所述连接轴(55)的第二端伸入至所述第一子连接梁(511)和/或所述第二子连接梁(512)的端部内;
过渡连接部(56),套设在所述连接轴(55)上且与所述配重部(53)连接;
紧固件,待所述配重部(53)与所述连接梁(51)之间所呈夹角A调整至预设夹角时,所述紧固件对所述过渡连接部(56)和所述连接轴(55)进行锁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部(53)包括:
连接杆(531),所述连接杆(531)的第一端与所述过渡连接部(56)连接;
配重块(532),所述配重块(532)设置在所述连接杆(531)的第二端,所述配重块(532)与所述连接杆(531)的连接位置可调整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从动辊(52)包括两个从动辊组,两个所述从动辊组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超章誉骞梁家辉谭畅邢旭昇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