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机联动盒式推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62809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机联动盒式推出机构,包括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为多个同规格同向平行安装于同一平面,有连接座固定于伸缩机构的动作端并在连接座上安装待推出装置;多个伸缩机构为均匀分布或对称分布。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实现推出前后可靠限位和快速推出的功能,能达到推出到位后定位精度的要求,推出到位后导轨和滑块能有效限制侧向移动,上封板的限位台阶和到位锁可限制轴向运动;同时,在空间受限的情况下采用均匀分布或对称分布的方式,可以保证推出过程的受力均匀从而保证推出过程平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机联动盒式推出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机联动盒式推出机构。
技术介绍
某产品要求研发一种机构,需满足实现推出前后可靠限位,快速推出功能。同时由于空间限制,要求推出机构的内部结构紧凑,尽可能减小机构的整体尺寸。现有技术中的方案,结构过多冗余,无法确保在有限空间内实现推出前后可靠限位和快速推出且定位精度达到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机联动盒式推出机构,该气机联动盒式推出机构结构紧凑、反应迅速,且能达到推出到位后定位精度的要求。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气机联动盒式推出机构,包括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为多个同规格同向平行安装于同一平面,有连接座固定于伸缩机构的动作端并在连接座上安装待推出装置;多个伸缩机构为均匀分布或对称分布。所述伸缩机构为气缸,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连接座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气缸连接座和第二气缸连接座。沿伸缩机构的动作方向固定有导轨,连接座上有滑块,导轨对滑块侧向限位。所述导轨为两条,分别为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滑块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导轨数量与伸缩机构数量对应,且导轨和伸缩机构一一对应靠近固定。所述伸缩机构旁侧固定有气瓶,气瓶管道连接伸缩机构;气瓶连接至伸缩机构的管路上装有初始锁,初始锁至伸缩机构的管路通过节流装置分支。在所述伸缩机构动作远端位置固定有上封板对连接座限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实现推出前后可靠限位和快速推出的功能,能达到推出到位后定位精度的要求,推出到位后导轨和滑块能有效限制侧向移动,上封板的限位台阶和到位锁可限制轴向运动;同时,在空间受限的情况下采用均匀分布或对称分布的方式,可以保证推出过程的受力均匀从而保证推出过程平稳。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侧视图;图4是图1中右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右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中初始锁的一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1中到位锁的一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1中节流装置的一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下封板,2-右底板,3-后封板,4-右封板,5-上封板,6-第一导轨,7-初始锁,8-第一气缸连接座,9-第一气缸,10-前封板,11-第一滑块,12-左底板,13-气路堵塞,14-第一气路转接头,15-节流装置,16-气管,17-第二导轨,18-第二滑块,19-左封板,20-气瓶,21-第二气缸,22-第二气路转接头,23-第二气缸连接座,24-到位锁,25-待推出装置,26-第一电连接器,27-第二电连接器,28-输入气路转接头;29-初始阀体;30-端盖;31-初始阀芯;32-输出气路转接头;33-初始弹簧;34-端盖;35-到位阀芯;36-到位阀体;37-到位弹簧;38-节流螺栓;39-节流气路转接头;40-组合密封圈;41-节流阀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如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气机联动盒式推出机构,包括伸缩机构;伸缩机构为多个同规格同向平行安装于同一平面,有连接座固定于伸缩机构的动作端并在连接座上安装待推出装置25;多个伸缩机构为均匀分布或对称分布。伸缩机构为气缸,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气缸9和第二气缸21;连接座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气缸连接座8和第二气缸连接座23。沿伸缩机构的动作方向固定有导轨,连接座上有滑块,导轨对滑块侧向限位。导轨为两条,分别为第一导轨6和第二导轨17。滑块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滑块11和第二滑块18。导轨数量与伸缩机构数量对应,且导轨和伸缩机构一一对应靠近固定。伸缩机构旁侧固定有气瓶20,气瓶20管道连接伸缩机构;气瓶20连接至伸缩机构的管路上装有初始锁7,初始锁7至伸缩机构的管路通过节流装置15分支。在伸缩机构动作远端位置固定有上封板5对连接座限位。实施例1采用上述方案,主要包含下封板1、右底板2、后封板3、右封板4、上封板5、导轨6、初始锁7、第一气缸连接座8、第一气缸9、前封板10、滑块11、左底板12,气孔塞头13、第一气路转接头14。整体框架包括下封板1、上封板5、右底板2、左底板12、后封板3、前封板10、右封板4、左封板19,整体框架建组件之间通过螺钉连接。右底板12和右底板2通过螺钉固定,第一气缸9和第二气缸21顶部分别通过第一气缸连接座8和第二气缸连接座23与待推出装置连接。第一导轨6、第二导轨17通过螺钉和定位销分别与右封板4、左封板19上的安装接口连接。第一气缸9和第二气缸21底部通过螺钉分别于右底板2、左底板12连接。初始锁7通过螺钉与左封板19上的安装接口连接,到位锁24通过螺钉与右封板4连接。高压气瓶组件20通过螺钉与右封板4连接。采用组合缓冲的方式实现减小推出到位时的冲击力,上封板5到位台阶处设置缓冲垫安装接口,安装有缓冲件,可以对推出装置进行限位和缓冲作用,高压气瓶20出口设置有减压阀、气路中设置节流螺栓组件15可以通过调节开口孔径大小,控制气体流量大小,完成对冲击力的控制;采用气机联动的方式完成推出动作,整个气路系统为由高压气瓶20、初始锁7、第一气缸9、第二气缸21、节流螺栓组件15、左底板2、右底板19及管道组成,整个气路为封闭系统,工作过程不会有多余物产生;推出动作顺序控制是通过气路控制,没有其他外接电信号,增加了推出机构的可靠性;采用联合限位的方式提高推出到位的到位精度,第一导轨6、第二导轨17、第一滑块11、第二滑块18限制了特殊装置的侧向位移,第一气缸9、第二气缸21推出到位后处于保压状态限制了装置的轴向位移。推出到位之前到位锁24锁销在弹簧作用下与待推出装置处于压紧状态,推出到位后到位锁24锁销进入待推出装置上的预留孔内,防止因气体泄漏导致的气缸回缩,起到保护作用;优选的,第一气缸9和第二气缸21采用双气缸对称布局的方式。在使用中具体操作方式如下:a)推出之前,初始锁7对待推出装置可靠限位;b)推出机构工作时,给出电信号触发气瓶电爆阀,电爆阀动作气体从气瓶20中流出,经管道进入初始锁7,完成解锁动作。解锁动作完成后,高压气体从初始锁7进入管路再进入第一气缸9、第二气缸21,从而推动气缸运动,完成待推出装置25的推出。c)推出到位后,上封板5设计限位台阶及缓冲垫,使待推出装置25精确推出到预定位置,同时到位锁24动作对待推出装置25进行锁定,防止气缸回落;d)推出到位后,第一导轨6、第二导轨17、第一滑块11、第二滑块18对待推出装置25侧向进行限位,防止待推出装置25在外部载荷下发生偏转。初始锁7的一种实现方式如图6所示,由输入气路转接头28、初始阀体29、端盖30、初始阀芯31、初始弹簧33、输出气路转接头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机联动盒式推出机构,包括伸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为多个同规格同向平行安装于同一平面,有连接座固定于伸缩机构的动作端并在连接座上安装待推出装置(25);多个伸缩机构为均匀分布或对称分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机联动盒式推出机构,包括伸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为多个同规格同向平行安装于同一平面,有连接座固定于伸缩机构的动作端并在连接座上安装待推出装置(25);多个伸缩机构为均匀分布或对称分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机联动盒式推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为气缸,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气缸(9)和第二气缸(21);所述连接座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气缸连接座(8)和第二气缸连接座(2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机联动盒式推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沿伸缩机构的动作方向固定有导轨,连接座上有滑块,导轨对滑块侧向限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机联动盒式推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为两条,分别为第一导轨(6)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志仓梁力江登林李显军李鸿胡雄穆松张小松阚宇迪王宁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航天天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