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调浆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60985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调料筒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效的调浆桶结构,包括筒体、搅拌轴和齿轮座,所述筒体下端外侧设置有四个支撑脚,筒体上端左部连接有进料口,搅拌轴设置在筒体上端中部,搅拌轴上端穿过筒体上端壁,且搅拌轴上端连接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外侧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下端与筒体固定连接,搅拌轴下端通过轴承与筒体底端转动连接;该种高效的调浆桶结构,将需要搅拌的材料从进料口倒入,材料从进料口进入筒体内,搅拌电机带动搅拌轴转动,使连接座带动搅拌杆和搅拌副杆一起转动对调浆桶内的材料进行搅拌,通过多个搅拌副杆和搅拌杆的配合使用,有利于材料的快速混合使用,便于浆料的高效调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的调浆桶结构
本技术涉及调浆桶
,具体为一种高效的调浆桶结构。
技术介绍
调浆桶是一种用于调配浆液的桶体,它常常被用于放置印染行业,通过将浆料、水和各种助剂等浆料配比进行搅拌和混合,从而调制出符合工艺需求的浆液。目前现有的技术中,调浆桶的结构单一,调浆使用时搅拌的速度较慢,现有的调浆桶搅拌方向单一,致使搅拌速度无法突破,不能提高其调浆的速度,不利于调浆桶的使用,浆料加热的方式多为外部加热,受热面积小,加热速度慢,不利于浆料的快速成型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的调浆桶结构,具备搅拌速度快、多个搅拌方向,材料加热成型快等优点,解决了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搅拌速度快、多个搅拌方向,材料加热成型快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的调浆桶结构,包括筒体、搅拌轴和齿轮座,所述筒体下端外侧设置有四个支撑脚,筒体上端左部连接有进料口,搅拌轴设置在筒体上端中部,搅拌轴上端穿过筒体上端壁,且搅拌轴上端连接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外侧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下端与筒体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的调浆桶结构,包括筒体(1)、搅拌轴(8)和齿轮座(19),其特征在于:/n所述筒体(1)下端外侧设置有四个支撑脚(2),筒体(1)上端左部连接有进料口(7),搅拌轴(8)设置在筒体(1)上端中部,搅拌轴(8)上端穿过筒体(1)上端壁,且搅拌轴(8)上端连接有搅拌电机(6),搅拌电机(6)外侧设置有固定座(5),固定座(5)下端与筒体(1)固定连接,搅拌轴(8)下端通过轴承与筒体(1)底端转动连接,筒体(1)下端壁左右两部均开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下侧连接有出料槽(16),出料槽(16)下端中部连接有排料口(3),排料口(3)上安装有出料阀(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调浆桶结构,包括筒体(1)、搅拌轴(8)和齿轮座(19),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体(1)下端外侧设置有四个支撑脚(2),筒体(1)上端左部连接有进料口(7),搅拌轴(8)设置在筒体(1)上端中部,搅拌轴(8)上端穿过筒体(1)上端壁,且搅拌轴(8)上端连接有搅拌电机(6),搅拌电机(6)外侧设置有固定座(5),固定座(5)下端与筒体(1)固定连接,搅拌轴(8)下端通过轴承与筒体(1)底端转动连接,筒体(1)下端壁左右两部均开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下侧连接有出料槽(16),出料槽(16)下端中部连接有排料口(3),排料口(3)上安装有出料阀(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调浆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8)上部外侧安装有齿轮座(19),齿轮座(19)内安装有连接轴(10),连接轴(10)左右两端均安装有搅拌头(11),搅拌头(11)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链条(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调浆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浩张润佳陈林罗江映陈龚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正华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