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合装置和贴合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6071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5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贴合装置和贴合方法,贴合装置包括压合部和供流动体装置,压合部包括第一表面、内部形成有通道网,通道网在压合部的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在第一表面整个范围内盘旋延伸,通道网具有中心区域及边缘区域,通道网的进料口位于中心区域;供流动体装置连接于压合部并向通道网输送流动体;通道网具有充料状态和排空状态,第一表面与通道网相对的部位与通道网的倾斜状态相同;排空状态下、在压合部的厚度方向上中心区域相对于边缘区域向第一表面突出且边缘区域由中心区域至第一表面的边缘方向倾斜;充料状态下、通道网中中心区域与边缘区域位于同一平面。该贴合装置可防止贴合过程中屏体与曲面盖板之间产生气泡,从而达到更好的贴合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贴合装置和贴合方法
本申请属于显示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贴合装置和贴合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许多电子装置,例如手机、平板电脑都采用柔性曲面显示面板,柔性曲面显示面板包括相互贴合的屏体和玻璃盖板,由于玻璃盖板具有弯曲弧度,因此使得屏体与玻璃盖板之间的贴合工艺变得复杂,在对屏体与玻璃盖板进行贴合时常采用3D贴合装置,用仿形压头对屏体进行挤压,使屏体与玻璃盖板完成贴合,但现有技术中的仿形压头会造成屏体受力不均,使得屏体与盖板之间出现气泡,从而影响屏体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贴合装置和贴合方法,本申请提供的贴合装置可防止贴合过程中屏体与曲面盖板之间产生气泡,从而达到更好的贴合效果。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贴合装置,用于将屏体与曲面盖板贴合,包括:压合部,所述压合部包括第一表面,第一表面用于与所述屏体接触,所述压合部内形成有通道网,所述通道网在所述压合部的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在所述第一表面整个范围内盘旋延伸,所述通道网具有中心区域及环绕所述中心区域分布的边缘区域,所述通道网的进料口位于所述中心区域;供流动体装置,连接于所述压合部并向所述通道网输送流动体;其中,所述通道网具有充料状态和排空状态,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通道网相对的部位与所述通道网的倾斜状态相同;所述排空状态下、在所述压合部的厚度方向上所述中心区域相对于所述边缘区域向所述第一表面突出且所述边缘区域由所述中心区域至所述第一表面的边缘方向倾斜;所述充料状态下、所述通道网中所述中心区域与所述边缘区域位于同一平面。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所述通道网包括多个相互连通的通道,所述边缘区域中,至少部分靠近所述第一表面边缘的所述通道的容量大于至少部分靠近所述中心区域的所述通道的容量。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所述通道网包括多个第一通道和多个第二通道,每个所述第一通道由所述中心区域向所述第一表面的边缘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通道设置于相邻所述第一通道之间,多个所述第二通道沿所述中心区域向所述第一表面的边缘方向排列,靠近所述第一表面边缘的部分所述第二通道的直径大于靠近所述中心区域部分的所述第二通道的直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所述通道网包括多个第一通道和多个第二通道,每个所述第一通道由所述中心区域向所述第一表面的边缘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通道设置于相邻所述第一通道之间,多个所述第二通道沿所述中心区域向所述第一表面的边缘方向排列,靠近所述第一表面边缘的部分所述第二通道之间的距离小于靠近所述中心区域部分的所述第二通道之间的距离。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所述通道网还包括球形通道,所述球形管道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一表面边缘的相邻所述第二通道之间且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球形通道的侧壁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距离。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通道的延伸方向与垂直于所述中心区域的方向之间的夹角为82°至88°。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所述供流动体装置包括液体驱动机构和气体驱动机构,其中,所述液体驱动机构内设有液体、且所述液体驱动机构与所述进料口连通以向所述通道网内供给液体,所述气体驱动结构内设有气体、且所述气体驱动机构与所述通道网连通以通过所述气体将所述通道网内的液体回收至所述液体驱动机构;或者,所述供流动体装置包括液体交互机构,所述液体交互机构包括液体容腔、设置于所述容腔内的活动塞以及设置于所述活动塞朝向所述第一方向x一侧的液体,所述活动塞与所述容纳腔侧壁之间密封连接,且可沿垂直于所述中心区域的方向所往复运动,所述活动塞背离所述压合部的一侧与大气连通,所述通道网远离所述进液口的一端与大气连通,所述容纳腔与所述通道网连通以使所述通道网处于充料状态或排空状态。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所述贴合装置还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用于容纳所述供流动体装置的容纳空间,且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压合部背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固定。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表面沿垂直于所述中心区域的方向的最高点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中心。另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贴合方法,应用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贴合装置,包括:将屏体放置于曲面盖板背离地面的一侧;将贴合装置放置于所述屏体背离所述曲面盖板的一侧,其中,所述压合部与所述屏体相对,且所述压合部与所述屏体之间设有第一预设距离;将所述压合部沿竖直方向向靠近所述屏体的一侧移动至所述第一表面中与所述中心区域对应的区域与所述屏体接触;通过所述供流动体装置驱动流动体向所述通道网内流动,以使所述通道网处于充料状态,从而使得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屏体逐渐接触并使所述屏体与所述曲面盖板逐渐贴合;将所述压合部沿竖直方向向靠近所述屏体的一侧移动第二预设距离,以将所述屏体与所述曲面盖板压合;将所述压合部沿竖直方向向远离所述屏体的一侧移动第三预设距离,通过所述供流动体装置驱动所述流动体由所述通道网回收至所述供流动体装置内,以使所述通道网处于排空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上述贴合装置中,包括压合部和供流动体装置,其中,压合部包括第一表面,第一表面用于在将屏体与曲面盖板进行贴合的过程中与屏体接触,以将屏体压合至曲面盖板,压合部内形成有通道网,供流动体装置与通道网连通,通道网具有排空状态和充料状态,排空状态下、在压合部的厚度方向上中心区域相对于边缘区域向第一表面突出且边缘区域由中心区域至第一表面的边缘方向倾斜,第一表面与通道网的倾斜状态相同,以便于使得第一表面中与中心区域相对的区域首先与屏体接触,即保证第一表面与屏体先小面积接触;之后由供流动体装置向通道网内提供流动体使得通道网处于充料状态,在充料过程中,流动体由位于中心区域的进料口进入通道网内,并沿通道网向四周扩散,从而在重力作用下,随着流动体的流动,第一表面由与中心区域相对的区域向四周逐渐向屏体方向动作以为屏体提供压力,该压力随流动体的流动由与中心区域相对的区域向屏体的边缘扩散,从而使得屏体逐渐与曲面盖板贴合,本申请提供的贴合装置可防止贴合过程中屏体与曲面盖板之间产生气泡,从而达到更好的贴合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贴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贴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通道网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通道网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方法的流程图。附图中:1-压合部;10-第一表面;11-通道网;111-第一通道;112-第二通道;113-进料口;114-球形通道;2-供流动体装置;21-液体驱动机构;22-气体驱动机构;23-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贴合装置,用于将屏体与曲面盖板贴合,其特征在于,包括:/n压合部,所述压合部包括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用于与所述屏体接触,所述压合部内形成有通道网,所述通道网在所述压合部的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在所述第一表面整个范围内盘旋延伸,所述通道网具有中心区域及环绕所述中心区域分布的边缘区域,所述通道网的进料口位于所述中心区域;/n供流动体装置,连接于所述压合部并向所述通道网输送流动体;/n其中,所述通道网具有充料状态和排空状态,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通道网相对的部位与所述通道网的倾斜状态相同;/n所述排空状态下、在所述压合部的厚度方向上所述中心区域相对于所述边缘区域向所述第一表面突出且所述边缘区域由所述中心区域至所述第一表面的边缘方向倾斜;/n所述充料状态下、所述通道网中所述中心区域与所述边缘区域位于同一平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贴合装置,用于将屏体与曲面盖板贴合,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合部,所述压合部包括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用于与所述屏体接触,所述压合部内形成有通道网,所述通道网在所述压合部的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在所述第一表面整个范围内盘旋延伸,所述通道网具有中心区域及环绕所述中心区域分布的边缘区域,所述通道网的进料口位于所述中心区域;
供流动体装置,连接于所述压合部并向所述通道网输送流动体;
其中,所述通道网具有充料状态和排空状态,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通道网相对的部位与所述通道网的倾斜状态相同;
所述排空状态下、在所述压合部的厚度方向上所述中心区域相对于所述边缘区域向所述第一表面突出且所述边缘区域由所述中心区域至所述第一表面的边缘方向倾斜;
所述充料状态下、所述通道网中所述中心区域与所述边缘区域位于同一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网包括多个相互连通的通道,所述边缘区域中,至少部分靠近所述第一表面边缘的所述通道的容量大于至少部分靠近所述中心区域的所述通道的容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网包括多个第一通道和多个第二通道,每个所述第一通道由所述中心区域向所述第一表面的边缘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通道设置于相邻所述第一通道之间,多个所述第二通道沿所述中心区域向所述第一表面的边缘方向排列,靠近所述第一表面边缘的部分所述第二通道的直径大于靠近所述中心区域部分的所述第二通道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网包括多个第一通道和多个第二通道,每个所述第一通道由所述中心区域向所述第一表面的边缘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通道设置于相邻所述第一通道之间,多个所述第二通道沿所述中心区域向所述第一表面的边缘方向排列,靠近所述第一表面边缘的部分所述第二通道之间的距离小于靠近所述中心区域部分的所述第二通道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网还包括球形通道,所述球形管道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一表面边缘的相邻所述第二通道之间且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球形通道的侧壁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正文李文星李慧李伟丽刘明星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