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液分离器及灭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96025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液分离器及灭菌系统,该气液分离器包括罐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罐体的排气口、冷却介质入口、多个气液管口和排水孔,所述冷却介质入口高于所述罐体的多个气液管口,所述排水孔设置于所述罐体远离所述排气口的一端;所述排水孔的位置处对应设置防负压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气液分离器,能够防止空气倒灌进入罐体,破坏罐体内的真空或负压效应,以及对高温的气液混合物进行冷凝降温和气液分离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液分离器及灭菌系统
本技术属于药品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气液分离器及灭菌系统。
技术介绍
灭菌柜是食品药品生产领域中的常用设备。传统技术中,灭菌柜的废气和废液不经分离而排出地漏,容易造成地漏排放压力过大发生倒灌而污染管道。此外,不凝气体或气液混合悬浮物进入车间内,造成车间空气潮湿,滋生细菌,导致药品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气液分离器及灭菌系统,旨在解决传统技术的气液分离器中空气倒灌进入罐体内污染罐体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供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罐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罐体的排气口、冷却介质入口、多个气液管口和排水孔,所述冷却介质入口高于所述罐体的多个气液管口,所述排水孔设置于所述罐体远离所述排气口的一端;所述排水孔的位置处对应设置防负压装置。进一步地,所述排水孔位于所述罐体的侧面,所述防负压装置包括第一部和与所述第一部过渡连接的第二部,所述第一部高于所述排水孔;所述第二部朝向所述罐体底部延伸至与所述排水孔的孔位最低点等高;或者,所述第二部朝向所述罐体底部延伸至所述排水孔的孔位最低点与所述罐体底部最低点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部的边缘与所述罐体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二部的边缘沿高度方向与所述罐体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一部和第二部之间形成的夹角朝向所述排水孔。进一步地,所述气液分离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罐体底部的排尽阀,所述排水孔、第一部、第二部与所述排尽阀底部最低点之间形成一个密闭通道。进一步地,所述排尽阀包括阀座、连接所述阀座和所述罐体的排尽管道,所述第二部朝向所述排尽管道延伸。进一步地,所述排水孔位于所述罐体的底部,所述排水孔内设置排水管,所述防负压装置包括具有容纳空间的罩体,所述排水管朝向所述罩体内壁延伸,所述排水管、罩体与所述罐体底部最低点之间形成另一个密闭通道。进一步地,所述罩体包括罩本体和将所述罩本体固定连接于所述罐体的柱体,各柱体之间形成利于液体流通的间隙。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排尽孔,所述排尽孔靠近所述罐体的底部,所述排水管为90度弯头。进一步地,所述气液管口包括与蒸汽冷凝水连通的管口b、与换热器冷凝水连通的管口c、与工业蒸汽连通的管口d、与纯蒸汽/压缩空气连通的管口e和与真空泵排水口连通的管口f。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灭菌系统,包括至少两个联排设置的灭菌柜,每一个灭菌柜分别安装至少一个上述的气液分离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能够防止空气倒灌进入罐体,破坏罐体内的真空或负压效应:排水孔的位置处对应设置防负压装置。排水孔、防负压装置和罐体的底部之间形成密闭通道。在密闭通道内,设置预设高度的水封结构。密闭通道,一方面止挡部分空气经排水孔倒灌进入罐体内;另一方面,预设高度的水封结构,将罐体内的灭菌环境与外界的空气隔开,防止排水孔处的空气倒灌进入罐体内污染灭菌环境;当罐体内因温度升高而形成真空或负压环境时,水封结构能够破坏真空或负压效应,平衡罐体内、外的压力,保护罐体;(2)本实施例中,罐体为冷凝罐体。冷却介质经冷却介质入口进入罐体内,冷却介质入口高于各气液管口,冷却介质能充分与罐体内的气液混合物接触,提高冷却的效率;(3)冷凝罐体将气液分离器中的高温气液混合物冷凝降温后,气液分离器将气液分离,分离后的气体由排气口排出,液体经排水孔排出。本方案中的灭菌系统包括上述气液分离器,具备与气液分离器相同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气液分离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1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气液分离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2处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中的罐体侧壁各管口布置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中的罐体侧壁各管口布置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灭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如下:1、罐体;2、排气口;3、冷却介质入口;4、气液管口;5、排水孔;6、防负压装置;7、排尽阀;8、灭菌柜;9、气液分离器;51、排水管;61、第一部;62、第二部;63、罩体;71、阀座;72、排尽管道;511、排尽孔;631、罩本体;632、柱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罐体1,还包括设置于罐体1的排气口2、冷却介质入口3、多个气液管口4和排水孔5,冷却介质入口3高于罐体1的多个气液管口4,排水孔5设置于罐体1远离排气口的一端;排水孔5的位置处对应设置防负压装置6。本实施例中,罐体1为冷凝罐体。高温气液混合物经灭菌工序产生,再经气液分离器的多个气液管口4进入罐体1内。冷却介质入口3内与冷凝介质源连通,将罐体1内的高温气液混合物冷凝降温。冷却介质经冷却介质入口3进入罐体内,冷却介质入口3高于各气液管口4,冷却介质能充分与罐体1内的气液混合物接触,提高冷却的效率。该冷却介质为冷凝水,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取其他冷却介质,如冷风等。气液混合物进入冷凝罐体降温冷却,气液分离后,气体由排气口排出,液体流向罐体1的底部,经排水孔5排出。本实施例中,排气口位于罐体1的顶部,排水孔5位于罐体1的底部。在清洗与灭菌的联动生产线中,排水孔5一直与外界大气连通。一方面,外界的空气经排水孔5进入罐体1内,污染罐体1的灭菌环境;另一方面,高温气液混合物扩散在罐体1内,与罐体1内的冷凝水进行热量交换,罐体1内容易形成真空或负压效应;罐体1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变形或损坏。本方案中,排水孔5的位置处对应设置防负压装置6。外界空气从排水孔5进入罐体1的底部,在防负压装置6处被止挡,避免空气上行污染罐体1内的灭菌环境。具体地,排水孔5、防负压装置6和罐体1的底部之间形成密闭通道。在密闭通道内,设置预设高度的水封结构。密闭通道,一方面止挡部分空气经排水孔5倒灌进入罐体1内;另一方面,预设高度的水封结构,将罐体1内的灭菌环境与外界的空气隔开,防止排水孔5处的空气倒灌进入罐体1内污染灭菌环境;当罐体1内因温度升高而形成真空或负压环境时,水封结构能够破坏真空或负压效应,平衡罐体1内、外的压力,保护罐体1。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水封结构可选为泵柱或其他成分的液封结构,根据罐体1内气液混合物的液体成分适应设定,不作限定。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排水孔5位于罐体1的侧面。本方案中,防负压装置6包括第一部61和与第一部61过渡连接的第二部62,第一部61高于排水孔5;第二部62朝向罐体1底部延伸至与排水孔5的孔位最低点S1等高;或者,第二部62朝向罐体1底部延伸至排水孔5的孔位最低点S1与罐体1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罐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罐体的排气口、冷却介质入口、多个气液管口和排水孔,所述冷却介质入口高于所述罐体的多个气液管口,所述排水孔设置于所述罐体远离所述排气口的一端;/n所述排水孔的位置处对应设置防负压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罐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罐体的排气口、冷却介质入口、多个气液管口和排水孔,所述冷却介质入口高于所述罐体的多个气液管口,所述排水孔设置于所述罐体远离所述排气口的一端;
所述排水孔的位置处对应设置防负压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位于所述罐体的侧面,所述防负压装置包括第一部和与所述第一部过渡连接的第二部,所述第一部高于所述排水孔;
所述第二部朝向所述罐体底部延伸至与所述排水孔的孔位最低点等高;
或者,
所述第二部朝向所述罐体底部延伸至所述排水孔的孔位最低点与所述罐体底部最低点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的边缘与所述罐体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二部的边缘沿高度方向与所述罐体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一部和第二部之间形成的夹角朝向所述排水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罐体底部的排尽阀,所述排水孔、第一部、第二部与所述排尽阀底部最低点之间形成一个密闭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液分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鸣杨裕相
申请(专利权)人: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