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物燃烧后废气处理装置,依次包括冷却装置、粗虑装置和精滤装置,精滤室中设置有呈圆筒状的过滤芯,所述过滤芯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呈圆形的转盘和转板,所述过滤芯侧壁设置有滤片,滤片包括截面呈V形的滤布层,滤布层的中央折叠处设置有分液管,所述精滤室侧壁连通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管口切向对准过滤芯侧壁。精滤室中设置过滤芯将会对废气中气态物质进行吸收,其中滤片间相互呈圆周排列,滤片之间存在废气通过的通道,由于滤片具有V形结构,所以滤片之间的通道呈弯折状,废气通过的过程中会增加与滤片接触面,滤片的中央设置有分液管,反复的对滤片进行润湿,降低吸收液的吸收饱和度,有利于提高吸收废气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物燃烧后废气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工业废气处理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有机物燃烧后废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废气是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排出的有毒有害的气体,特别是化工厂、钢铁厂、制药厂以及炼焦厂和炼油厂等,排放的废气气味大,严重污染环境和影响人体健康。目前许多的废气中含有较高的热量,将这些热量同废气排到空气中,会加大多环境的污染,目前在废气排放的过程中需要将废气进行冷却,再将废气排放到空气中,现有废气在冷却时,冷却的不彻底,在排放时还是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在排放有机废气的时候,除了少量的颗粒固体废弃物之外,有机物燃烧产生的废气还掺杂有大量的有毒气体,酸性气体、碱性气体、有机气体等,无法通过物理过滤的方式滤除,但是可以通过特殊溶液进行溶解,比如酸碱性气体可以通过相对应的溶液进行中和吸收,而有机废气则可以通过掺和了酒精的溶液进行快速的溶解吸收,从而降低毒气排放至空气中,污染大气。因此,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是有机废气吸收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物燃烧后废气处理装置,主要解决的是有机废气吸收效率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有机物燃烧后废气处理装置,依次包括冷却装置、粗虑装置和精滤装置;所述精滤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设置有精滤室,所述精滤室中设置有呈圆筒状的过滤芯,所述过滤芯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呈圆形的转盘和转板,所述过滤芯侧壁设置有滤片,所述滤片环过滤芯轴线均匀设置;所述转盘内部设置有分液腔,所述转盘的上部设置有连通分液腔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端贯穿第一隔板并与第一隔板的穿过部分旋转配合,所述连接管的上端连通有储水室;所述转板的中央设置有转孔,所述转孔中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一端穿过转孔并延伸至过滤芯内部,所述排气管另一端分别穿过第二隔板和壳体侧壁并延伸至壳体外部;所述滤片包括截面呈V形的滤布层,所述滤布层的中央折叠处设置有分液管,所述分液管包括合围成管体的劣弧管片和优弧管片,所述分液管的上端连通分液腔,所述分液管的下端与转板固接;所述精滤室侧壁连通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管口切向对准过滤芯侧壁。进一步地,一种有机物燃烧后废气处理装置,所述优弧管片和劣弧管片的边侧均设置有安装片,所述安装片设置有螺孔。进一步地,一种有机物燃烧后废气处理装置,所述滤布层的两侧均设置有网格层。进一步地,一种有机物燃烧后废气处理装置,所述第二隔板设置有漏水孔。进一步地,一种有机物燃烧后废气处理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水冷室,所述水冷室设置有U形管,所述U形管连通粗虑装置。进一步地,一种有机物燃烧后废气处理装置,所述粗虑装置包括粗虑室,所述粗虑室中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进一步地,一种有机物燃烧后废气处理装置,所述连通管中部还设置有风机。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精滤室中设置过滤芯将会对废气中气态物质进行吸收,其中滤片间相互呈圆周排列,滤片之间存在废气通过的通道,由于滤片具有V形结构,所以滤片之间的通道呈弯折状,废气通过的过程中会增加与滤片接触面,提高滤片对废气的吸收功能。滤片的中央设置有分液管,分液管由劣弧管片和优弧管片相互包夹而成,而分液管中承装有分液腔中流下的吸收液,反复的对滤片进行润湿。滤片为滤布层组成,对吸收液也具有吸附预留的功能,当滤布层吸满吸收液的时候,吸收液适当流淌至底部,从分液腔中重新补充新鲜的吸收液,循环使用,降低吸收液的吸收饱和度,有利于提高吸收废气的效果。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过滤芯结构图。图3:本技术过滤芯结构图。图4:本技术滤片局部结构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冷却装置1、粗虑装置2、精滤装置3、壳体31、第一隔板32、第二隔板33、精滤室34、过滤芯4、转盘41、转板42、滤片5、分液腔43、连接管44、储水室45、转孔46、排气管35、滤布层51、分液管6、劣弧管片61、优弧管片62、连通管36、安装片63、螺孔64、网格层52、漏水孔331、水冷室11、U形管12、粗虑室21、第一过滤层22、第二过滤层23、风机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4所示:一种有机物燃烧后废气处理装置,依次包括冷却装置1、粗虑装置2和精滤装置3;所述精滤装置3包括壳体31,所述壳体31内部设置有第一隔板32和第二隔板33,所述第一隔板32和第二隔板33之间设置有精滤室34,所述精滤室34中设置有呈圆筒状的过滤芯4,所述过滤芯4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呈圆形的转盘41和转板42,所述过滤芯4侧壁设置有滤片5,所述滤片5环过滤芯4轴线均匀设置;所述转盘41内部设置有分液腔43,所述转盘41的上部设置有连通分液腔43的连接管44,所述连接管44上端贯穿第一隔板32并与第一隔板32的穿过部分旋转配合,所述连接管44的上端连通有储水室45;所述转板42的中央设置有转孔46,所述转孔46中设置有排气管35,所述排气管35一端穿过转孔46并延伸至过滤芯4内部,所述排气管35另一端分别穿过第二隔板33和壳体31侧壁并延伸至壳体31外部;连接管与第一隔板的连接处和排气管与转孔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轴承,提高旋转流畅性。所述滤片5包括截面呈V形的滤布层51,所述滤布层51的中央折叠处设置有分液管6,所述分液管6包括合围成管体的劣弧管片61和优弧管片62,所述分液管6的上端连通分液腔43,所述分液管6的下端与转板42固接;所述精滤室34侧壁连通有连通管36,所述连通管36管口切向对准过滤芯4侧壁。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对有机物燃烧后产生的废气,先经过冷却装置进行适当的冷却,冷却后的废气进入粗虑装置,粗虑装置对废气中的固体颗粒杂质先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物燃烧后废气处理装置,依次包括冷却装置(1)、粗虑装置(2)和精滤装置(3);其特征在于:/n所述精滤装置(3)包括壳体(31),所述壳体(31)内部设置有第一隔板(32)和第二隔板(33),所述第一隔板(32)和第二隔板(33)之间设置有精滤室(34),所述精滤室(34)中设置有呈圆筒状的过滤芯(4),所述过滤芯(4)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呈圆形的转盘(41)和转板(42),所述过滤芯(4)侧壁设置有滤片(5),所述滤片(5)环过滤芯(4)轴线均匀设置;/n所述转盘(41)内部设置有分液腔(43),所述转盘(41)的上部设置有连通分液腔(43)的连接管(44),所述连接管(44)上端贯穿第一隔板(32)并与第一隔板(32)的穿过部分旋转配合,所述连接管(44)的上端连通有储水室(45);/n所述转板(42)的中央设置有转孔(46),所述转孔(46)中设置有排气管(35),所述排气管(35)一端穿过转孔(46)并延伸至过滤芯(4)内部,所述排气管(35)另一端分别穿过第二隔板(33)和壳体(31)侧壁并延伸至壳体(31)外部;/n所述滤片(5)包括截面呈V形的滤布层(51),所述滤布层(51)的中央折叠处设置有分液管(6),所述分液管(6)包括合围成管体的劣弧管片(61)和优弧管片(62),所述分液管(6)的上端连通分液腔(43),所述分液管(6)的下端与转板(42)固接;/n所述精滤室(34)侧壁连通有连通管(36),所述连通管(36)管口切向对准过滤芯(4)侧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物燃烧后废气处理装置,依次包括冷却装置(1)、粗虑装置(2)和精滤装置(3);其特征在于:
所述精滤装置(3)包括壳体(31),所述壳体(31)内部设置有第一隔板(32)和第二隔板(33),所述第一隔板(32)和第二隔板(33)之间设置有精滤室(34),所述精滤室(34)中设置有呈圆筒状的过滤芯(4),所述过滤芯(4)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呈圆形的转盘(41)和转板(42),所述过滤芯(4)侧壁设置有滤片(5),所述滤片(5)环过滤芯(4)轴线均匀设置;
所述转盘(41)内部设置有分液腔(43),所述转盘(41)的上部设置有连通分液腔(43)的连接管(44),所述连接管(44)上端贯穿第一隔板(32)并与第一隔板(32)的穿过部分旋转配合,所述连接管(44)的上端连通有储水室(45);
所述转板(42)的中央设置有转孔(46),所述转孔(46)中设置有排气管(35),所述排气管(35)一端穿过转孔(46)并延伸至过滤芯(4)内部,所述排气管(35)另一端分别穿过第二隔板(33)和壳体(31)侧壁并延伸至壳体(31)外部;
所述滤片(5)包括截面呈V形的滤布层(51),所述滤布层(51)的中央折叠处设置有分液管(6),所述分液管(6)包括合围成管体的劣弧管片(61)和优弧管片(62),所述分液管(6)的上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丹,王传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科灵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