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嘉兴钢球厂专利>正文

一种立式钢球精研机的研磨液添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5929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钢球精研机的研磨液添加装置,包括精研机主体、顶模、底模、支撑板、移动机构、摆动机构、转动机构,底模位于底部,顶模位于底模上部,精研机主体位于顶模上,顶模开设有缺口,支撑板位于缺口上部且与精研机主体固定连接,移动机构包括壳体、电机一、螺纹杆、盒体,壳体呈水平设置且壳体一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壳体为下端开口的槽体,电机一固定于壳体远离支撑板一侧,电机一输出端与螺纹杆固定连接,螺纹杆位于壳体内与壳体转动连接,盒体与螺纹杆螺纹连接,摆动机构和转动机构均位于盒体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移动机构、摆动机构和转动机构实现研磨液的多角度添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钢球精研机的研磨液添加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球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立式钢球精研机的研磨液添加装置。
技术介绍
精研是钢球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它又可以细分为精研一、精研二和精研三,精研工序主要是提高球体的几何精度和表面质量,降低其振动值提高振动组级别,满足轴承配套使用要求,加工中影响钢球产品精度等级的主要因素有研磨板的质量、研磨液的质量,研磨的质量、加工参数(压力、转速等)的选定、调整精度和使用的设备结构。在立式钢球精研机对钢球进行精研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往立式钢球精研机中加入研磨液,为了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现在市场上均采用添加装置来取代人工添加研磨液,然而现有的添加装置都只能定时定量的进行添加,难以调整添加的角度,往往会造成只能滴加到固定位置,难以使研磨液遍布钢球表面从而影响研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式钢球精研机的研磨液添加装置,解决了现有研磨液添加装置难以调整角度而使研磨液添加效果不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立式钢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式钢球精研机的研磨液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精研机主体(1)、顶模(4)、底模(3)、支撑板(2)、移动机构、摆动机构、转动机构,所述底模(3)位于底部,所述顶模(4)位于所述底模(3)上部,所述精研机主体(1)位于所述顶模(4)上,所述顶模(4)开设有缺口,所述支撑板(2)位于所述缺口上部且与所述精研机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壳体(7)、电机一(8)、螺纹杆(9)、盒体(10),所述壳体(7)呈水平设置且所述壳体(7)一端与所述支撑板(2)固定连接,所述壳体(7)为下端开口的槽体,所述电机一(8)固定于所述壳体(7)远离所述支撑板(2)一侧,所述电机一(8)输出端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钢球精研机的研磨液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精研机主体(1)、顶模(4)、底模(3)、支撑板(2)、移动机构、摆动机构、转动机构,所述底模(3)位于底部,所述顶模(4)位于所述底模(3)上部,所述精研机主体(1)位于所述顶模(4)上,所述顶模(4)开设有缺口,所述支撑板(2)位于所述缺口上部且与所述精研机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壳体(7)、电机一(8)、螺纹杆(9)、盒体(10),所述壳体(7)呈水平设置且所述壳体(7)一端与所述支撑板(2)固定连接,所述壳体(7)为下端开口的槽体,所述电机一(8)固定于所述壳体(7)远离所述支撑板(2)一侧,所述电机一(8)输出端与所述螺纹杆(9)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9)位于所述壳体(7)内与所述壳体(7)转动连接,所述盒体(10)与所述螺纹杆(9)螺纹连接,所述摆动机构和所述转动机构均位于所述盒体(10)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钢球精研机的研磨液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0)下端开口,所述盒体(10)呈竖直设置,所述盒体(10)顶端中部开设有螺纹孔(11),所述螺纹杆(9)穿过所述螺纹孔(11),所述盒体(10)与所述螺纹杆(9)螺纹连接,所述盒体(10)嵌于所述壳体(7)内壁且与所述壳体(7)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式钢球精研机的研磨液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机构包括转轴(12)、气缸(5)、转动板(13),所述转轴(12)呈水平设置,且所述转轴(12)两端分别与所述盒体(10)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板(13)呈竖直设置,所述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晓珉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钢球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