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双色套管送管穿线结构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5831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变压器双色套管送管穿线结构及其生产工艺,包括多个支撑座、送线穿线机构、套管移动机构、套管切割机构、穿套管机构和套管检测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整体的结构设计实现了能在一台机构上对双色套管分别自动完成上料传送、上料连续性检测、限位、90度转弯传送、切割、移位、送线、线材张力衰减控制和穿线等一系列操作,且其还能避免套管在90度转弯传送的过程中出现挤压变形的现象,其具有传送效果好、穿线效率高和设备占用空间小等优点,其不但解决了目前结构的套管机构无法能对套管进行90度转弯传送和无法能避免套管在传送过程中被挤压变形的问题,其还解决了目前结构的套管机构无法能在一台机构上对套管进行多道不同加工工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压器双色套管送管穿线结构及其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压器双色套管送管穿线结构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传统对变压器的生产进行套管、送线和穿线等操作都是采用人手来实施的,人手操作具有穿线效率低、穿线效果差、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和企业的劳务成本高等不足。后来,市面上出现了一些自动套管穿线机,如专利号为“2019220304949”、专利名称“全自动送线套管穿套管机构”的中国实用专利,其虽然实现了能自动送套管和穿铜线,但其只能对一种颜色的套管进行穿铜线,其无法能对二种不同颜色的套管分别进行穿铜线。又如专利号为“20202002731X”、专利名称为“一种送双色套管机构”,其虽然实现能对二种不同色的套管进行穿铜线,但其二种不同色的套管都是直线传送的,此类结构的套管机构不但导致其整机占用空间大和占地面积大,其还使套管无法实现能90度转角传送和铜线在传送的过程中无法进行衰减控制,导致铜线具有传送效果差的不足,且该类结构的套管机在传送套管的过程中,套管经常会出现被挤压变形的现象,变形的套管难以穿线,其使套管具有传送效果差和穿线精度差的问题。此外,上述结构的套管机构还无法能在一台机构上对套管进行上料传送、检测、限位、90度转弯传送、切段、移位、送线、线材张力衰减控制和穿线等多道不同的工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变压器双色套管送管穿线结构及其生产工艺,其整体的结构设计实现了能在一台机构上对双色套管分别自动完成上料传送、上料连续性检测、限位、90度转弯传送、切段、移位、送线、线材张力衰减控制和穿线等一系列操作,且其还能避免套管在90度转弯传送的过程中出现挤压变形的现象,其具有套管传送效果好、套管传送精度高、材料传送效果好、穿线精确度高、穿线效率高和设备占用空间小等优点,其不但有效地解决了目前结构的套管机构无法能对套管进行90度转弯传送和无法能避免套管在传送过程中出现挤压变形的问题,其还解决了目前结构的套管机构无法能在一台机构上对套管进行上料传送、上料连续性检测、限位、90度转弯传送、切段、移位、送线、线材传送张力衰减控制和穿线等多道不同的工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变压器双色套管送管穿线结构,包括第一支撑座,第一支撑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座,第一支撑座的上面设置有第三支撑座,第三支撑座的上面设置有送线穿线机构,送线穿线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套管移动机构,套管移动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套管切割机构,第二支撑座的上面设置有穿套管机构,穿套管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套管检测机构。作为优选,套管检测机构包括安装在第二支撑座上部一侧的过管轮组,过管轮组设置有至少二组,每组过管轮组包括第一过管轮,第一过管轮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过管轮,每个第二过管轮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检测套管输送的连续性的检测传感器,相邻二个第二过管轮面对面的一侧分别安装有感应片。作为优选,穿套管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支撑座上端的第一入管导针,第一入管导针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入管导针,第二支撑座面向套管移动机构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台板,第一台板的上面设置有第一送管胶轮,第一送管胶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送套管导轮,第一送套管导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送管胶轮,第二送管胶轮与第一送套管导轮之间的前侧设置有第一套管导管,第一送套管导轮的下面设置有第一送管电机,第一送管胶轮、第一送套管导轮、第二送管胶轮和第一送管电机构成第一组90度送管机构;该组90度送管机构的一侧设置有第三送管胶轮,第三送管胶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送套管导轮,第二送套管导轮的下面设置有第二送管电机,第二送套管导轮的一侧设置有第四送管胶轮,第四送管胶轮与第二送套管导轮之间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套管导管,第三送管胶轮、第二送套管导轮、第四送管胶轮和第二送管电机构成第二组90度送管机构,第一送套管导轮与第二送套管导轮的下端分别向内凹陷设置有能保证套管经90度转过传送时不会被挤压变型的套管槽,第一送套管导轮与第二送套管导轮的上部的外围周均设置有方便手动对其进行装夹和旋转、并由若干条竖向条纹连接形成的纹理结构。作为优选,套管移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三支撑座一侧的气缸固定座,气缸固定座的上面设置有送管气缸,送管气缸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气缸,限位气缸的一侧设置有气缸顶板,气缸顶板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柱,限位柱的一侧设置有送管导轨组件,送管导轨组件的上面设置有第一夹套管气缸,第一夹套管气缸的一侧设置有套管治具,套管治具的一侧设置有套管夹,与套管夹连接有第二夹套管气缸,套管治具设置为由上下对称分布的套管夹嘴构成;送管气缸的顶杆与第一夹套管气缸连接。送管导轨组件主要设置有直线导轨,及于直线导轨的上面滑动的滑块或滑座。作为优选,套管切割机构包括第一切刀,第一切刀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切刀,与其中一把切刀连接设置有切管气缸。作为优选,送线穿线机构包括穿线压线机构,穿线压线机构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台板,第二台板的下面设置有衰减气缸,第二台板的上面设置有送线导针,送线导针端部的一侧分别设置有送线主动胶轮和送线被动胶轮,且送线主动胶轮与送线被动胶轮为轴对称分布,送线主动胶轮的下面设置有送线电机,送线主动胶轮与送线被动胶轮之间的一侧设置有穿线导针,送线导针与穿线导针设置为直线分布。穿线压线机构主要包括穿线座,穿线座的上面设置有压块,压块的上面设置有压线气缸。衰减气缸是指能对线材的传送张力起到衰减控制的气缸。由于衰减气缸的顶出杆是与穿线压线机构连接的,而衰减气缸是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第二台板的下面,从穿线压线机构穿出的线材通过衰减气缸的伸缩运动(即衰减气缸的顶出运动与复位运动)能控制线材传送张力的衰减,使线材实现能根据生产的需要进行衰减传送,以确保线材的传送效果好。作为优选,第一送管胶轮的延长线与第二送管胶轮的延长线形成的夹角的角度设置为90度,第三送管胶轮的延长线与第四送管胶轮的延长线形成的夹角的角度也设置为90度,第一送管胶轮与第一送套管导轮为轴对称分布,第三送管胶轮与第二送套管导轮为轴对称分布。作为优选,分别与送线穿线机构、套管移动机构、套管切割机构、穿套管机构和套管检测机构控制连接有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安装在触摸显示屏内,控制系统可采用但不局限于PLC控制系统。操作人员能根据生产的需要通过触摸显示屏往控制系统内输入控制各个机构运行的各项生产参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变压器双色套管送管穿线结构,其通过科学合理地对送线穿线机构、套管移动机构、套管切割机构、穿套管机构和套管检测机构的结构和安装位置进行设计,并与本专利技术的变压器双色套管送管穿线的工艺配套使用,使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套管经其中一组过管轮组能进行上料传送,而第二套管则经另外一组过管轮组能自动上料传送,当第一套管从与之同组的过管轮组经第一入管导针往第一送管胶轮与第一送套管导轮的方向上料传送时及当第二套管从与之同组的过管轮组经第二入管导针往第三送管胶轮与第二送套管导轮的方向上料传送时,每个检测传感器能自动感应传送经过其一侧的套管输送的连续性;其通过在第一台板的上面分别设置有二组90度送管机构,且其又对每组90度送管机构中的送套管导轮的结构进行设计,使第一送套管导轮与第二送套管导轮下端的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压器双色套管送管穿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座,第一支撑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座,第一支撑座的上面设置有第三支撑座,第三支撑座的上面设置有送线穿线机构,送线穿线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套管移动机构,套管移动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套管切割机构,第二支撑座的上面设置有穿套管机构,穿套管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套管检测机构;/n套管检测机构包括安装在第二支撑座上部一侧的过管轮组,过管轮组设置有至少二组,每组过管轮组包括第一过管轮,第一过管轮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过管轮,每个第二过管轮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检测套管输送的连续性的检测传感器,相邻二个第二过管轮面对面的一侧分别安装有感应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双色套管送管穿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座,第一支撑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座,第一支撑座的上面设置有第三支撑座,第三支撑座的上面设置有送线穿线机构,送线穿线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套管移动机构,套管移动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套管切割机构,第二支撑座的上面设置有穿套管机构,穿套管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套管检测机构;
套管检测机构包括安装在第二支撑座上部一侧的过管轮组,过管轮组设置有至少二组,每组过管轮组包括第一过管轮,第一过管轮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过管轮,每个第二过管轮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检测套管输送的连续性的检测传感器,相邻二个第二过管轮面对面的一侧分别安装有感应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双色套管送管穿线结构,其特征在于:穿套管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支撑座上端的第一入管导针,第一入管导针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入管导针,第二支撑座面向套管移动机构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台板,第一台板的上面设置有第一送管胶轮,第一送管胶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送套管导轮,第一送套管导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送管胶轮,第二送管胶轮与第一送套管导轮之间的前侧设置有第一套管导管,第一送套管导轮的下面设置有第一送管电机,第一送管胶轮、第一送套管导轮、第二送管胶轮和第一送管电机构成一组90度送管机构;该组90度送管机构的一侧设置有第三送管胶轮,第三送管胶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送套管导轮,第二送套管导轮的下面设置有第二送管电机,第二送套管导轮的一侧设置有第四送管胶轮,第四送管胶轮与第二送套管导轮之间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套管导管,第三送管胶轮、第二送套管导轮、第四送管胶轮和第二送管电机构成另一组90度送管机构,第一送套管导轮与第二送套管导轮的下端分别向内凹陷设置有能保证套管经90度转弯传送时不会被挤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园春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创易技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