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加热保温容器组合及多功能加热保温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5537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加热保温容器组合及多功能加热保温容器,包括多功能加热保温容器和与其配合的充电底座,其中,多功能加热保温容器包括容器主体,所述容器主体包括容器内胆,所述容器内胆周侧上设有与所述容器内胆形成真空腔且使所述容器内胆底部外露的容器外壳,所述容器内胆上设有使容器内胆底部外露的容器支撑件,所述容器外壳与所述容器支撑件之间设有连接板,所述容器外壳、所述容器支撑件、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容器内胆侧壁拼装形成所述真空腔。克服了现有的控温杯子的杯体采用单层钢板结构,杯体散热快,保温完全依赖于电能加热,导致容器控温底部内用于供电的电池的电量消耗过快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加热保温容器组合及多功能加热保温容器
本申请涉及加热容器,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加热保温容器组合及多功能加热保温容器。
技术介绍
控温杯子是一种可以根据使用需要对盛放在杯子里的水或者其他茶饮加热到指定温度的保温容器。现有的控温杯子由两部分组成,具体为用于盛放水或者其他茶饮的杯体和设置在杯体底部用于对杯体内的水或者其他茶饮进行加热的容器控温底部。由于现有的控温杯子的杯体采用的是单层钢板的结构,杯体散热快,保温完全依赖于电能加热,为了维持保温温度,容器控温底部需要不停地加热以维持温度的恒定,从而导致容器控温底部内用于供电的电池的电量消耗过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现有的控温杯子的杯体采用单层钢板结构,杯体散热快,保温完全依赖于电能加热,导致容器控温底部内用于供电的电池的电量消耗过快的问题做出改进,提供一种多功能加热保温容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多功能加热保温容器,包括容器主体,所述容器主体包括容器内胆,所述容器内胆周侧上设有与所述容器内胆形成真空腔且使所述容器内胆底部外露的容器外壳。作为上述一种多功能加热保温容器的一种改进,所述容器内胆上设有使容器内胆底部外露的容器支撑件,所述容器外壳与所述容器支撑件之间设有连接板,所述容器外壳、所述容器支撑件、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容器内胆侧壁拼装形成所述真空腔。作为上述一种多功能加热保温容器的一种改进,所述连接板靠近所述容器支撑件的一端向上弯折或向下弯折。作为上述一种多功能加热保温容器的一种改进,所述容器内胆上设有使容器内胆底部外露的容器支撑件,所述容器支撑件远离所述容器内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容器外壳上,所述容器外壳、所述容器支撑件和所述容器内胆侧壁拼装形成所述真空腔。作为上述一种多功能加热保温容器的一种改进,所述容器内胆上设有加热片,所述容器主体上设有用于加热所述容器主体的容器控温底部,所述容器控温底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容器外壳上的底座外壳,所述底座外壳内设有用于为所述加热片供电的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外壳内的电池,所述电池上电连接有控制主板、充电环以及所述加热片,所述充电环一侧延伸至所述底座外壳外侧,所述底座外壳上设有用于启闭所述电池的开关,所述底座外壳上设有用于调节加热温度的温度调节触摸位。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的控温杯子的杯体采用单层钢板结构,杯体散热快,保温完全依赖于电能加热,导致容器控温底部内用于供电的电池的电量消耗过快的问题做出改进,提供一种多功能加热保温容器组合。一种多功能加热保温容器组合,包括配合多功能加热保温容器的充电底座,所述配合多功能加热保温容器的充电底座包括底座壳体,所述底座壳体内设有顶针,所述顶针上套装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上套接有向所述底座壳体外弹性顶压所述顶针使所述顶针移动伸出或缩进所述底座壳体的弹性件,所述顶针上连接有导电端子,所述配合多功能加热保温容器的充电底座上设有如上所述的多功能加热保温容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加热保温容器,包括容器主体,所述容器主体包括容器内胆和容器外壳,所述容器外壳和所述容器内胆形成真空腔,且所述容器外壳没有包覆所述容器内胆的底部。采用这种结构,利用真空腔不导热的物理特性,降低盛放在所述容器内胆内的水或者其他液体的温度衰减速度,使与其配合使用的容器控温底部不需要对容器主体持续加热以维持温度的恒定,降低电量的消耗,提高电池的续航能力。克服了现有的控温杯子的杯体采用单层钢板结构,杯体散热快,保温完全依赖于电能加热,导致容器控温底部内用于供电的电池的电量消耗过快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申请多功能加热保温容器的立体图;图2为本申请多功能加热保温容器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申请多功能加热保温容器的容器主体的实施例二;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申请多功能加热保温容器的容器主体的实施例三;图7为图6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8为本申请配合多功能加热保温容器的充电底座的立体图;图9为本申请配合多功能加热保温容器的充电底座的爆炸图;图10为本申请配合多功能加热保温容器的充电底座的剖视图;图11为图10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由图1-图3出示的一种多功能加热保温容器,包括容器主体30,所述容器主体30包括容器内胆8,所述容器内胆8的周测方向上设有与所述容器内胆8形成真空腔9的容器外壳10。所述容器外壳10不包覆所述容器内胆8的底部。所述容器内胆8与所述容器外壳10形成的腔体为真空腔9,其因隔绝了空气而具有保温的功能。采用这种结构,利用真空腔9的物理保温功能,降低盛放在所述容器内胆8内的水或者其他液体的温度衰减速度,使与其配合使用的容器控温底部不需要对容器主体持续加热以维持温度的恒定,从而降低了电池电量的损耗,进而提高电池的使用时长,提高续航能力。克服了现有的控温杯子的杯体采用单层钢板结构,杯体散热快,保温完全依赖于电能加热,导致容器控温底部内用于供电的电池的电量消耗过快的问题。所述真空腔9采用在所述容器主体30上开设真空孔的方式实现将其内空气抽出的工艺,使其具有物理保温的作用。由图1-图3出示的一种多功能加热保温容器可知,进一步地,所述容器内胆8上设有折弯贴合在所述容器内胆8侧壁上的容器支撑件16,所述容器支撑件16具有使所述容器内胆8底部外露的空腔,所述容器支撑件16通过环形焊接的工艺固定在所述容器内胆8侧壁上,所述容器支撑件16与所述容器外壳10之间设有连接板17,所述连接板17的横截面呈U型,所述连接板17两端通过环形焊接的工艺分别固定在所述容器外壳10和所述容器支撑件16上。由图可知,所述容器外壳10、所述容器支撑件16、所述连接板17和所述容器内胆8侧壁焊接并采用抽真空工艺后形成所述真空腔9。利用分体式的板件焊接拼装形成所述真空腔9的结构,解决了所述容器外壳10直接焊接在所述容器内胆8上形成所述真空腔9时不良率高的问题,同时避免了所述容器外壳10折弯形成大圆角不美观的问题。同时,使所述真空腔9延伸至底部,进一步地扩大所述真空腔9的大小,进一步地增强了容器的保温效果。图4中出示了一种多功能加热保温容器的一种实施例,其与上述实施例中的唯一区别点是所述连接板17的形状,由图可知,所述连接板17靠近所述容器支撑件16的一端折弯伸入所述真空腔9内,所述连接板17与所述支撑件16紧配焊接。由图6-7出示的一种多功能加热保温容器可知,进一步地,所述容器内胆8上设有折弯贴合在所述容器内胆8侧板上的容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加热保温容器,包括容器主体(30),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主体(30)包括容器内胆(8),所述容器内胆(8)周侧上设有与所述容器内胆(8)形成真空腔(9)且使所述容器内胆(8)底部外露的容器外壳(10),所述容器内胆(8)上设有使容器内胆(8)底部外露的容器支撑件(16),所述容器外壳(10)与所述容器支撑件(16)之间设有连接板(17),所述容器外壳(10)、所述容器支撑件(16)、所述连接板(17)和所述容器内胆(8)侧壁拼装形成所述真空腔(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加热保温容器,包括容器主体(30),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主体(30)包括容器内胆(8),所述容器内胆(8)周侧上设有与所述容器内胆(8)形成真空腔(9)且使所述容器内胆(8)底部外露的容器外壳(10),所述容器内胆(8)上设有使容器内胆(8)底部外露的容器支撑件(16),所述容器外壳(10)与所述容器支撑件(16)之间设有连接板(17),所述容器外壳(10)、所述容器支撑件(16)、所述连接板(17)和所述容器内胆(8)侧壁拼装形成所述真空腔(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加热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7)靠近所述容器支撑件(16)的一端向上弯折或向下弯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加热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内胆(8)上设有使容器内胆(8)底部外露的容器支撑件(16),所述容器支撑件(16)远离所述容器内胆(8)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容器外壳(10)上,所述容器外壳(10)、所述容器支撑件(16)和所述容器内胆(8)侧壁拼装形成所述真空腔(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加热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内胆(8)上设有加热片(211),所述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建刚郑全礼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吉米有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