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火源隔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5534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火源隔断装置,包括防护框、设置在所述防护框本体内的防护板、设置在所述相邻的防护框之间的连接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组件和防护框相连接处的固定组件,所述防护框、防护板、连接组件和固定组件构成了隔离板体。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移动式火源隔断装置通过连接组件将相邻的隔离板体相连接,进而便于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根据火源燃烧范围的大小对隔离板体的使用数量进行选择,进而便于将着火物体与可燃物之间进行有效的隔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火源隔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火源阻断装置相关
,具体为一种移动式火源隔断装置。
技术介绍
由燃烧所必须具备的几个基本条件可以得知,灭火就是破坏燃烧条件使燃烧反应终止的过程。其基本原理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冷却、窒息、隔离和化学抑制,隔离灭火法,是根据发生燃烧必须具备可燃物这个条件,将已着火物体与附近的可燃物隔离或疏散开,从而使燃烧停止,如关闭阀门,阻止可燃气体、液体流入燃烧区,拆除与火源相毗连的易燃建筑等;现有技术中的火源阻断装置由于其本身的设计特点,结构简单且使用方式单一,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不便于根据火源燃烧范围的大小对其进行隔断,进而降低了对着火物体与可燃物之间相隔离的质量;另外在不便于工作人员对火源阻断装置进行搬运,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进而无法满足目前对火源阻断装置的多种使用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移动式火源隔断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火源隔断装置旨在改善现有技术中的火源阻断装置由于其本身的设计特点,结构简单且使用方式单一,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不便于根据火源燃烧范围的大小对其进行隔断,进而降低了对着火物体与可燃物之间相隔离的质量;另外在不便于工作人员对火源阻断装置进行搬运,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移动式火源隔断装置,包括防护框、设置在防护框本体内的防护板、设置在相邻的防护框之间的连接组件以及设置在连接组件和防护框相连接处的固定组件,连接组件包括均匀设置在防护框一侧的第一牵引杆、设置在防护框另一端的第二牵引杆、与第一牵引杆的相连接的连接轴套以及与第二牵引杆相连接的连接转轴,防护板设置为第一防护面板、与第一防护面板相对设置的第二防护面板以及设置在第一防护面板和第二防护面板之间的加强网,防护框、防护板、连接组件和固定组件构成了隔离板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而便于通过连接组件将相邻的隔离板体相连接,进而便于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根据火源燃烧范围的大小对隔离板体的使用数量进行选择,进而便于将着火物体与可燃物之间进行有效的隔离,另外通过加强网不仅增强防护板的抗折性,抗冲击性能也有很大提高,进而有效的提高了防护板对火源进行隔离的质量。较佳的,第一牵引杆与连接转轴连接处设置有限位挡圈,限位挡圈与第一牵引杆固定连接,限位挡圈与连接转轴一体成型,限位挡圈的外径大于连接转轴的外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而有效的保证了第一牵引杆与连接转轴相连接的稳定性,且便于通过限位挡圈对连接过程中的连接转轴的上端进行限位。较佳的,第一牵引杆设置在防护框的一侧上端,连接转轴分别以防护框的高度方向从上到下依次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连接转轴以防护框的高度方向设置,便于通过连接转轴对防护框的一侧进行全方位的限位,进而便于通过连接转轴有效的保证了相邻的隔离板体相连接的稳定性。较佳的,第二牵引杆至少设置为三个,相邻的第二牵引杆之间的距离相等,第一牵引杆和第二牵引杆分别设置为弧形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而便于通过第二牵引杆对连接轴套进行限位。较佳的,连接轴套的内径与连接转轴的外径相等,连接轴套与第二牵引杆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而便于通过连接轴套与连接转轴之间相互互补的作用将相邻的隔离板体相连接。较佳的,第一防护面板和第二防护面板分别设置为矿棉、金属、玻璃纤维或者石膏板其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且第一防护面板和第二防护面板的外周分别与防护框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而便于通过第一防护面板和第二防护面板隔离火源或者通过封闭流通的空气来避免火势的蔓延。较佳的,加强网设置为钢筋网片,钢筋网片由相互交错设置的不锈钢丝构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而便于通过加强网不仅增强防护板的抗折性,抗冲击性能也有很大提高。较佳的,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牵引杆和第二牵引杆分别与防护框相连接处的安装板以及分别贯穿第一牵引杆或者第二牵引杆与安装板相连接的固定螺钉,安装板防护框固定连接,第一牵引杆和第二牵引杆上分别设置有与固定螺钉相适配的安装孔,安装孔设置为阶梯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而便于通过安装孔对固定螺钉的进行限位。较佳的,还包括分别设置在防护框下端两侧的移动轮,移动轮设置为滚轮,滚轮上设置有止停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而便于通过移动轮对隔离板体进行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具有设计合理且操作简单的特点,本专利技术一种移动式火源隔断装置通过连接组件将相邻的隔离板体相连接,进而便于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根据火源燃烧范围的大小对隔离板体的使用数量进行选择,进而便于将着火物体与可燃物之间进行有效的隔离,另外通过加强网不仅增强防护板的抗折性,抗冲击性能也有很大提高,进而有效的提高了防护板对火源进行隔离的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移动式火源隔断装置整体结构的局部爆炸图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移动式火源隔断装置中的图1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移动式火源隔断装置整体结构的局部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移动式火源隔断装置中的相邻的隔断板体相连接时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移动式火源隔断装置中的图4的A处放大图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防护框、21-第一防护面板、22-第二防护面板、3-加强网、41-第一牵引杆、411-安装孔、42-第二牵引杆、5-连接轴套、6-连接转轴、61-限位挡圈、7-安装板、8-固定螺钉、9-移动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式火源隔断装置分:包括防护框1、设置在防护框1本体内的防护板、设置在相邻的防护框1之间的连接组件以及设置在连接组件和防护框1相连接处的固定组件,连接组件包括均匀设置在防护框1一侧的第一牵引杆41、设置在防护框1另一端的第二牵引杆42、与第一牵引杆41的相连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式火源隔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框(1)、设置在所述防护框(1)本体内的防护板、设置在所述相邻的防护框(1)之间的连接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组件和防护框(1)相连接处的固定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均匀设置在所述防护框(1)一侧的第一牵引杆(41)、设置在所述防护框(1)另一端的第二牵引杆(42)、与所述第一牵引杆(41)的相连接的连接轴套(5)以及与所述第二牵引杆(42)相连接的连接转轴(6),所述防护板设置为第一防护面板(21)、与所述第一防护面板(21)相对设置的第二防护面板(2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防护面板(21)和第二防护面板(22)之间的加强网(3),所述防护框(1)、防护板、连接组件和固定组件构成了隔离板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火源隔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框(1)、设置在所述防护框(1)本体内的防护板、设置在所述相邻的防护框(1)之间的连接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组件和防护框(1)相连接处的固定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均匀设置在所述防护框(1)一侧的第一牵引杆(41)、设置在所述防护框(1)另一端的第二牵引杆(42)、与所述第一牵引杆(41)的相连接的连接轴套(5)以及与所述第二牵引杆(42)相连接的连接转轴(6),所述防护板设置为第一防护面板(21)、与所述第一防护面板(21)相对设置的第二防护面板(2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防护面板(21)和第二防护面板(22)之间的加强网(3),所述防护框(1)、防护板、连接组件和固定组件构成了隔离板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火源隔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牵引杆(41)与连接转轴(6)连接处设置有限位挡圈(61),所述限位挡圈(61)与第一牵引杆(41)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挡圈(61)与连接转轴(6)一体成型,所述限位挡圈(61)的外径大于连接转轴(6)的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火源隔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牵引杆(41)设置在所述防护框(1)的一侧上端,所述连接转轴(6)分别以防护框(1)的高度方向从上到下依次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火源隔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新达
申请(专利权)人:宜兴市云顶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