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循环取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5498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循环取餐装置,包括码放台与取餐台,所述取餐台的高度低于码放台的高度,所述码放台与取餐台之间倾斜设置有链条循环传输机构,所述链条循环传输机构上设有托盘,所述托盘与链条循环传输机构固定连接,所述链条循环传输机构的一端与码放台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取餐台固定连接。本申请的有益效果:通过在码放台与取餐台之间设置倾斜的链条循环传输机构,菜品能够随着链条循环传输机构进行流转,并且由于取餐台的高度低于码放台的高度,不仅大人能够轻松的从任意一个托盘中拿取菜品,身形较小的孩子也能够直接从位置相对较低的托盘中直接拿取菜品,无需工作人员或者大人的帮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循环取餐装置
本申请属于取餐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动循环取餐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外出就餐的频率越来越高,相比之前传统的人工做饭方式,现在的餐饮企业大多都采用了现代化设备,不仅降低了人力成本,还能够进一步的提高服务效率。现有的快餐店通常都是采用流水的方式让客户自己挑选菜品,工作人员将菜品码放在取餐台上供顾客取餐,当码放的菜品较多时,靠近内侧的菜品便不容易拿到,而且很多情况下,顾客都会带着孩子一起就餐,孩子由于升高的限制,拿取自己喜欢的菜品更加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电动循环取餐装置,方便了顾客对码放菜品的拿取。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动循环取餐装置,包括码放台与取餐台,所述取餐台的高度低于码放台的高度,所述码放台与取餐台之间倾斜设置有链条循环传输机构,所述链条循环传输机构上设有托盘,所述托盘与链条循环传输机构固定连接,所述链条循环传输机构的一端与码放台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取餐台固定连接。更佳的:所述链条循环传输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设有安装面板,所述安装面板的底部设有链条安装盒,所述链条安装盒与安装面板固定连接。更佳的:所述链条安装盒内设有链条与链轮,所述底座内设有用于驱动链轮旋转的电机,所述电机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链条与链轮相啮合。更佳的:所述链条上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立柱,所述安装面板上设有与链条路径相同且宽度与立柱相适配的通孔,所述立柱的一端与安装板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通孔且与托盘固定连接。更佳的:所述立柱与托盘之间还设有垫块,所述垫块的底部与立柱固定连接,所述垫块的顶部与托盘固定连接。更佳的:所述底座内还设有支撑架与传动装置,所述支撑架的底部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的顶部与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电机通过传动装置与链轮传动连接。更佳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链轮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直齿轮,所述电机的转轴上设有锥齿轮,所述锥齿轮的斜面与链轮相垂直,所述直齿轮与锥齿轮相啮合。更佳的:所述链条安装盒内还设有与链条相适配的限位条,所述限位条为多枚且均与链条安装盒一体成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通过在码放台与取餐台之间设置倾斜的链条循环传输机构,菜品能够随着链条循环传输机构进行流转,并且由于取餐台的高度低于码放台的高度,不仅大人能够轻松的从任意一个托盘中拿取菜品,身形较小的孩子也能够直接从位置相对较低的托盘中直接拿取菜品,无需工作人员或者大人的帮助;既满足了工作人员码放菜品的需求,又方便了顾客取餐,显著改善了顾客的就餐体验。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链条安装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托盘安装示意图。图中标记说明:1、码放台,2、取餐台,3、链条循环传输机构,4、托盘,5、安装板,6、立柱,7、垫块,8、传动装置,31、底座,32、安装面板,33、链条安装盒,34、链条,35、链轮,36、电机,37、通孔,38、支撑架,39、限位条,81、安装架,82、传动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如图1、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动循环取餐装置,包括码放台1与取餐台2,码放台1用于工作人员码放菜品,取餐台2用于顾客取餐,取餐台2的高度要低于码放台1的高度。在码放台1与取餐台2之间倾斜设置有用于输送菜品的链条循环传输机构3,链条循环传输机构3上设有用于盛放菜品的托盘4。使用时,工作人员将码放台1上的菜品放置在托盘4上,菜品随着链条循环传输机构3进行循环移动,顾客从托盘4上将菜品取下放置在取餐台上完成取餐。链条循环传输机构3包括底座31,底座31两侧的挡板均为梯形,该梯形挡板的短边通过螺栓与取餐台2固定连接,长边通过螺栓与码放台1固定连接;位于底座31的顶部设有安装面板32,安装面板32的两侧与底座31两侧的挡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安装面板32的前后两端通过螺栓分别与取餐台2、码放台1固定连接;在安装面板32的底部设有链条安装盒33,链条安装盒33内设有链条34与链轮35,底座31内设有用于驱动链轮35旋转的电机36,由于电机36工作时难免会产生一些震动,因此,在电机36安装时,需要在底座31内安装一个用于减小振动的支撑架38,该支撑架38由木头制成且底部与底座3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顶部与电机36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电机36安装完成后,将电机36的转轴与链轮35固定连接,同时将链条34与链轮35相啮合,链条34与链轮35安装完成后,通过螺栓将链条安装盒33固定在安装面板32上。考虑到链轮35与水平面呈一定的夹角,电机36安装较为不便,因此,本实施例中,电机36还通过了一个传动装置8与链轮35传动连接,具体的,传动装置8包括安装架81,安装架81通过螺栓与底座31固定连接,安装架81上设有传动轴82,传动轴82的一端与链轮35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直齿轮,电机36的转轴上设有齿形与直齿轮相同的锥齿轮,该锥齿轮的斜面与链轮35相垂直,通过直齿轮与锥齿轮的啮合实现电机36的竖直放置。此外,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大电机输出的扭矩,在支撑架38上还设有减速机,电机36通过减速机上的输出轴实现动力的输出,锥齿轮与减速机上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相比于传统链条的竖直放置,本实施例中链条34由于倾斜放置,其运行的稳定性有所减弱。如图3所示:为了提升链条运行的稳定性,在链条安装盒33内还设有与链条34宽度相适配的限位条39,限位条39为多枚且均用于限位链条34的直线部分,限位条39与链条安装盒33内部的底面一体成型。同时,本实施例中,链轮35的用途有两种,位于循环链条中间部分的两个链轮35为驱动轮,驱动轮连接电机36带动链条34移动,位于循环链条四个圆角上的链轮35为从动轮,从动轮的主要作用是改变链条34移动的方向。托盘4在移动时需始终保持水平位置,因此,需要纠正链条34的倾角。具体方式如图4所示:在链条34上设有安装板5,安装板5直接代替链条34上的链板通过链销安装在链条34上;安装板5上设有立柱6,立柱6的底部为与链条34倾角相同的斜面,安装板5通过螺栓与立柱6固定连接;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立柱6是贯穿安装面板32的,因此需要在安装面板32上开设一条与链条34的循环路径相同且宽度与立柱6的宽度相匹配的通孔37;立柱6的顶部为水平面,立柱6的底部与安装板5固定连接后,在立柱6的顶部还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循环取餐装置,包括码放台(1)与取餐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取餐台(2)的高度低于码放台(1)的高度,所述码放台(1)与取餐台(2)之间倾斜设置有链条循环传输机构(3),所述链条循环传输机构(3)上设有托盘(4),所述托盘(4)与链条循环传输机构(3)固定连接,所述链条循环传输机构(3)的一端与码放台(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取餐台(2)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循环取餐装置,包括码放台(1)与取餐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取餐台(2)的高度低于码放台(1)的高度,所述码放台(1)与取餐台(2)之间倾斜设置有链条循环传输机构(3),所述链条循环传输机构(3)上设有托盘(4),所述托盘(4)与链条循环传输机构(3)固定连接,所述链条循环传输机构(3)的一端与码放台(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取餐台(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循环取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循环传输机构(3)包括底座(31),所述底座(31)顶部设有安装面板(32),所述安装面板(32)的底部设有链条安装盒(33),所述链条安装盒(33)与安装面板(3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循环取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安装盒(33)内设有链条(34)与链轮(35),所述底座(31)内设有用于驱动链轮(35)旋转的电机(36),所述电机(36)与底座(31)固定连接,所述链条(34)与链轮(35)相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循环取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34)上设有安装板(5),所述安装板(5)上设有立柱(6),所述安装面板(32)上设有与链条(34)路径相同且宽度与立柱(6)相适配的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建忠肖姜园伍华珍王倩倩吴秋萍
申请(专利权)人:聚疗湖州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