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贤达专利>正文

具缓冲保护的手持摇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4942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具缓冲保护的手持摇杆,其中,方位按钮于表面包覆一层软垫材质的保护垫,以及周围设置有一弹性环垫,且该弹性环垫包覆一层软垫材质的保护垫,该弹性环垫底面受多组缓冲组件顶持,且其多组一体成型的轴柱底部皆与一富弹性的垫片连接,该弹性环垫被限制于凹槽上方;该多组功能按钮于底部触压处设置缓冲组件,该多组功能按钮于周围设置一弹性环垫,且该弹性环垫表面包覆软垫材质的保护垫,该弹性环垫底面受多组缓冲组件顶持,且其底面多组一体成型所制出的轴柱底部皆与一富弹性的垫片连接,该弹性环垫被限制于凹槽上方;该握持本体底座的握持部位的硬胶设置一掏空孔,且在掏空孔外侧包覆一依手握杆需求大小凸起的软胶囊。(*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用于操纵系统的手持摇杆,特别是一种具缓冲保护的手持摇杆
技术介绍
以目前手持摇杆而言,其握持本体上所装设的按钮皆为塑料材质制成的触发按钮,然在长时间按压触发使用情况下,因按钮直接按压触发,且压触不放至底所接触的周围材质皆属较硬的塑料件,因此在作一上下左右全方位的按压使用下会感到一股抵触反作用应力,令操控者感觉到不舒适,且会感受到按压的酸痛疲劳,或是长水泡、长茧等情况,严重的甚至造成手指变形等问题;另外,又以手持摇杆的握持本体底座而言,其手握接触面为由ABS或硬胶材质射出制成,因此让操控者手部握持也有太硬而握持不舒适的感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缓冲保护的手持摇杆,通过在握持本体表面一侧所设的方位按钮及多组功能按钮设置一缓冲保护架构,让操控者具有较大触发面积及较佳按压的舒适性,且长时间按压触发使用情况下,皆能与按钮周围的缓冲组件作适当减压缓冲接触,进而达到按压的压持力具有减少操控疲劳度,以及防止长水泡、长茧及造成手指变形等保护效益。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缓冲保护的手持摇杆,于握持本体表面一侧所设的方位按钮及多组功能按钮设置一缓冲保护架构,其特征在于该方位按钮于表面包覆一层软垫材质的保护垫,以及周围设置有一弹性环垫,且该弹性环垫包覆一层软垫材质的保护垫,该弹性环垫底面受多组缓冲组件顶持,且其多组一体成型的轴柱底部皆与一富弹性的垫片连接,该弹性环垫被限制于凹槽上方;该多组功能按钮于底部触压处设置缓冲组件,该多组功能按钮于周围设置一弹性环垫,且该弹性环垫表面包覆软垫材质的保护垫,该弹性环垫底面受多组缓冲组件顶持,且其底面多组一体成型所制出的轴柱底部皆与一富弹性的垫片连接,该弹性环垫被限制于凹槽上方; 该握持本体底座的握持部位的硬胶设置一掏空孔,且在掏空孔外侧包覆一依手握杆需求大小凸起的软胶囊;藉此,操控者手部操作时,利用底座的软胶囊设计可达到完全贴合于手指,以及减少操作时所需抓持的力量,俾于向下按压方位按钮或功能按钮时,可令操控者手部压触至底会预先抵触到方位按钮或功能按钮周围所设置的软垫材质弹性环垫,以具备有扩大触发面积的作用,同时可利用弹性环垫底面多组弹簧的缓压作用,以及轴柱与垫片所形成弹性减压的缓冲作用,构成多层缓冲减压的防护特性,达到按压的压持力具有减少操控疲劳度,以及防止长水泡、长茧及造成手指变形等保护效益。以下结合附图以具体实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A-A剖面线所视得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B-B剖面线所视得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功能按钮另一缓冲组件所剖面视得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C-C剖面线所视得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握持本体底座的侧面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握持本体底座的仰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握持本体;11-底座;111-掏空孔;112-软胶囊;2-方位按钮;21-保护垫;22-弹性环垫;23-保护垫;24-缓冲组件;25-轴柱;26-垫片;27-凹槽;3-功能按钮;31-触压套筒;311-套置孔;32-弹性柱;33-弹性环垫;34-保护垫;35-缓冲组件;36-轴柱;37-垫片;38-凹槽;39-弹簧。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所示的本技术具缓冲保护的手持摇杆,主要是于握持本体1表面一侧所设的方位按钮2及多组功能按钮3作一缓冲保护架构。如图2所示,该方位按钮2于表面包覆一层软垫材质的保护垫21,以及周围设置有一弹性环垫22,且该弹性环垫22包覆一层软垫材质的保护垫23,又该弹性环垫22底面受多组缓冲组件24顶持,此缓冲组件24可为软性橡胶、弹簧...等等可减缓压持的组件(图例中为弹簧),且其底面多组一体成型所制出的轴柱25底部皆与一富弹性的垫片26连接,供使弹性环垫22可限制于凹槽26上方浮动,并能免于跳脱于握持本体1外。因此当操控者手部向下按压方位按钮2作各方位控制时,操控者手部直接按压于方位按钮2表面包覆的保护垫21,具有较佳按压舒适性,且操控者手部压触方位按钮2至底时,其会预先抵触到方位按钮2周围所设置弹性环垫22上方所包覆的保护垫23上,不仅具备有扩大触发面积的作用,同时可利用弹性环垫22底面多组缓冲组件24的缓压作用,以及多组轴柱25与垫片26所形成弹性减压的缓冲作用,如此操控者由上至下按压,依序受到上方以方位按钮2上方的保护垫21保护,中间以弹性环垫22的浮动减压作用,而下方以缓冲组件24、轴柱25与垫片26所形成底部减压缓冲作用,进而构成多层缓冲减压的防护,得以达到按压的压持力具有减少操控疲劳度,以及防止长水泡、长茧及造成手指变形等保护效益。如图3及图4所示,该多组功能按钮3于底部触压处设置缓冲组件,该缓冲组件为一具弹性的硅胶材质所制成的触压套筒31(如图3所示),该触压套筒31的顶部增设有保持一高度h的套置孔311,供与功能按钮3底部套置,可藉由增加触压套筒31顶部套置孔的高度来增加功能按钮3按压的缓压作用;或者该缓冲组件可为一中间掏空具弹性的硅胶材质的弹性柱32(如图4所示),其连接于功能按钮3底部,供与底部触压套筒31抵触,可藉由弹性柱32的设置来增加功能按钮3按压的缓压作用;另外,如图5所示,该多组功能按钮3也进一步于周围设置一弹性环垫33,该弹性环垫33表面包覆软垫材质的保护垫34,又该弹性环垫33底面受多组缓冲组件35顶持,此缓冲组件35可为软性橡胶、弹簧...等等可减缓压持的组件(图例中为弹簧),且其底面多组一体成型所制出的轴柱36底部皆与一富弹性的垫片37作连接,及外缘套制一弹簧39,供使弹性环垫33可限制于凹槽38上方浮动,并能免于跳脱于握持本体1外。因此当操控者手部向下按压功能按钮3作按压触发时,利用功能按钮3底部触压处所设置缓冲组件,可使操控者手部按压具有一较佳缓压作用,达到舒适安压操作性,且操控者手部压触功能按钮3至底时,其会预先抵触到功能按钮3周围所设置周围所设置弹性环垫33上方所包覆的保护垫34上,不仅具备有扩大触发面积的作用,同时可利用弹性环垫33底面多组缓冲组件35的缓压作用,以及多组轴柱36与垫片37所形成弹性减压的缓冲作用,如此操控者由上至下按压,依序受到功能按钮3底部触压处所设置缓冲组件的缓冲保护,中间以弹性环垫33的浮动减压作用,而下方以缓冲组件35、轴柱36与垫片37所形成底部减压缓冲作用,进而构成多层缓冲减压的防护,从而达到按压的压持力具有减少操控疲劳度,以及防止长水泡、长茧及造成手指变形等保护效益。如图6及图7所示,本技术于握持本体1底座11的握持部位的硬胶作以适当掏空孔111,且在掏空孔111外侧包覆一可依手握杆需求大小凸起的软胶囊112,达到一种缓冲气囊的作用,可以满足任何操控者的手型及大小,令操作时皆可达到完全贴合于手指,并能减少操作时所需抓持的力量,进而具备有最佳握持舒适感的手持摇杆。综上所述,本技术所提供具缓冲保护的手持摇杆,主要是于握持本体表面一侧所设的方位按钮及多组功能按钮作一缓冲保护架构,不仅让操控者具备有较大触发面积及较佳按压的舒适性,且在长时间按压触发使用情况下,皆能与按钮周围的缓冲组件作适当减压缓冲接触,该握持本体底座的握持部位的硬胶作以适当掏空孔,且在掏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缓冲保护的手持摇杆,于握持本体表面一侧所设的方位按钮及多组功能按钮形成一缓冲保护架构,其特征在于:该方位按钮于表面包覆一层软垫材质的保护垫,以及周围设置有一弹性环垫,且该弹性环垫包覆一层软垫材质的保护垫,该弹性环垫底面受多组缓 冲组件顶持,且其多组一体成型的轴柱底部皆与一富弹性的垫片连接,该弹性环垫被限制于凹槽上方;该多组功能按钮于底部触压处设置缓冲组件,该多组功能按钮于周围设置一弹性环垫,且该弹性环垫表面包覆软垫材质的保护垫,该弹性环垫底面受多组缓冲组件 顶持,且其底面多组一体成型所制出的轴柱底部皆与一富弹性的垫片连接,该弹性环垫被限制于凹槽上方;该握持本体底座的握持部位的硬胶设置一掏空孔,且在掏空孔外侧包覆一依手握杆需求大小凸起的软胶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贤达
申请(专利权)人:黄贤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