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贤达专利>正文

气囊升降式睡枕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88905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7 1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囊升降式睡枕结构,该睡枕能实时依据人体睡姿借以自动改变高度;其内部结构包括有一高度管控单元,该高度管控单元主要包括有气泵、泄气阀、管路与升降装置。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使睡枕提供最适合的头部辅助支撑高度,有效改善睡眠质量,降低失眠机率,解决睡眠障碍,富具实用价值。

Air bag lifting sleeper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irbag lifting sleeping pillow structure, which can automatically change the height according to the sleeping posture of the human body in real time.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sleeping pillow includes a high management and control unit, and the height control and control unit mainly comprises an air pump, a deflating valve, a pipeline and a lif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can provide the most suitable head support support height for the sleeping pillow,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leep quality, reduce the insomnia probability, and solve the sleep disorders, which is of practical val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囊升降式睡枕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囊升降式睡枕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睡眠用睡枕结构,能实时依据人体睡姿借以自动改变至最适合高度的

技术介绍
睡眠时间几乎占据人生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充足的睡眠对于人体来说相当重要,唯有好的睡眠质量,才能有效解除一天的疲累,也才能储备精神,应付隔天繁忙的生活。然而,现代人因为工作繁忙与生活压力,许多人到了晚上躺在床上即便明明很劳累也无法好好睡眠,或,即便好不容易睡着,却因为未能深层睡眠而又很容易惊醒。人若没有充份睡眠,一旦日夜颠倒更会造成睡眠质量越来越差,若引发内分泌紊乱还会影响睡眠质量。根据医学研究可知,长期失眠的人寿命比一般人短十五年,会加速皮肤老化,也很容易引发糖尿病、高血压、忧郁症与心脏病,免疫力也会下降至少50%。探究失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使用不适合的睡枕。由于每个人体型不同,体型壮硕的人睡枕高度自然要相对比较高;体型瘦小的人睡枕高度自然要相对比较低,尤其是睡眠生理自然反应及健康需要,不能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不变(例如仰睡),否则会造成承重部位长时间压迫后不适及酸痛,故人体睡眠时会自然生理反应在仰睡及侧睡间更换睡姿且不止一、两次。再加上人体仰睡与侧睡时,脖子相对于床面间距也有差异,实际上人体仰睡时后颈距离床面间距相对较小,睡枕高度需稍低;但若人体侧睡时,因为人体侧边肩膀因素,脖子与头部相对于床面间距将会增加,如此一来,睡枕高度必需随之增加,才能有效支撑头部与颈部。综观坊间所有睡枕,都是固定高度,即便有的睡枕刻意制造成具有不同区域高度的枕面,但因为睡着后人体无法自动就高度区域进行对位,特别是人体长时间侧睡易造成血液循环不良而导致许多问体,例如常见落枕、肩颈扭伤或酸痛、肩部压迫疼痛、压迫性冰冷麻痹、严重者还导致五十肩等等。显见,不能自动对应睡姿调整高度的现有睡枕,根本无法避免上述缺陷或解决睡眠问题,无法真正符合人体生理需求,得到更完善的睡眠质量。专利技术人有鉴于此,特以研创成本技术,期能通过本技术,改进现有睡枕的缺陷,期使睡枕的功效得以更臻完善且理想,符合实际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改善前述现有的睡枕为固定高度、无法实时顺应人体睡姿立刻调整至最适合高度的缺陷,本技术的气囊升降式睡枕结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睡枕,其高度可自动感应人体睡姿并记忆个人设定高度实时调变,借以提供最适合于人体状态的睡枕高度,以获致有效改善睡眠质量,降低失眠机率,解决睡眠障碍等目的。特别是,其内部利用气囊进行高度的调变,当高度不足时,利用一气泵进行充气;反之,若睡枕高度过高,则将气囊内部份气体排出,借以降低高度而获致最适合状态。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具体的手段为:配置有一睡姿感测与指令装置于人体,该睡姿感测与指令装置能用以监测人体的睡姿,经将该人体的睡姿状态以有线或无线方式传送到睡枕,再由睡枕根据该信号,立即自动调变睡枕使之达到个人设定的舒适高度,以达成前述目的;上述人体睡姿感测与指令装置也具备高度设定及开关机遥控功能。该睡枕中,还包括有一信号接收及充放气控制单元,并于该睡枕依需要设置有开关、充电端口、显示灯号、电源插接装置等操作与管控装置。本技术的睡枕为能调变高度,该睡枕外部由底座、上座、软垫盖与软垫所组成,其中,该底座与上座间存有距离可变的空间,该空间内得以容置高度管控单元并调变高度。该高度管控单元,包括有气泵、消音组件、泄气阀、逆止阀、升降装置、信号接收及充放气控制单元与电池和电源插接装置;其中,该气泵提供充气作用,其通过管路与一消音组件连接,该消音组件能提供降低气泵作动声响的消音作用,该消音组件通过管路而与一逆止阀连接,该逆止阀提供单向流通的逆止保持气压作用;该逆止阀再连接到一泄气阀,该泄气阀能提供泄气作用,该泄气阀再通过管路连通到各升降装置;各升降装置,包括有一气囊,该气囊略呈直立的蛇腹管状结构,该气囊以上述管路装置,使与气泵连通;该气囊被夹置于一底座与上座间,且该气囊外底部再套设有一下套体,该下套体顶部设有一上外挡环,该下套体依序配接有一第一套体、一第二套体与一上套体,该第一套体底部设有一第一下内挡环、顶部设有一第一上外挡环,该第二套体底部设有一第二下内挡环、顶部设有一第二上外挡环,该上套体底部设有一下内挡环;该上外挡环提供与第一下内挡环间的挡制作用,且该第一上外挡环提供与第二下内挡环间的挡制作用,该第二上外挡环提供与下内挡环的挡制作用;如此一来,该下套体、第一套体、第二套体与上套体皆能保持套叠安置且能伸缩又不致分离的功能。前述该高度管控单元中,还设置有一信号接收及充放气控制单元、电池与高度传感器。其中,该信号接收及充放气控制单元能决定高度的状态,该电池提供整体运作的电力,该高度传感器能用以监测睡枕的升降高度。前述各气囊中得依需要设置有一弹性组件,借以辅助举升的流畅性与力道,并因分布在枕面四个方位而促进枕面的水平;该弹性组件上、下能分别利用一定位组件进行定位。前述该升降装置中,得于第一套体适当处,配置有外凸的定位结构,包括有一球体,且于其外部的第二套体,对应设有定位结构,并对应于该球体配置有助滑片,该助滑片采用铁弗龙材料制成,因此具有摩擦系数极低的助滑作用;利用这些结构,还能有效提升彼此间滑动的顺畅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本技术的设置,能有效改善睡眠质量,降低失眠机率,解决睡眠障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架构方块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升降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的升降装置的剖面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的睡枕未上升的剖面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时人体仰睡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实施时人体侧睡的动作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升降装置上升时的剖面动作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睡枕上升时的剖面动作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该气囊中设置有弹性组件的示意图。图11:为图10的动作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该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睡姿感测与指令装置2信号接收及充放气控制单元3睡枕31底座32上座33软垫盖34软垫4高度管控单元41气泵42消音组件422逆止阀43泄气阀44升降装置441气囊442上座443底座444下套体4441上外挡环445第一套体4451第一内下内挡环4452第一上外挡环4453第一外下内挡环4455助滑片4456球体446第二套体4461第二下内挡环4462第二上外挡环447上套体4471下内挡环46电池47高度传感器481定位组件482定位组件49弹性组件。具体实施方式现就本技术的气囊升降式睡枕结构其结构组成,及所能产生的功效,配合附图,举一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首先,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的气囊升降式睡枕结构,包括配置有一睡姿感测与指令装置1于人体,该睡姿感测与指令装置1能用以监测人体的睡姿,经将该人体的睡姿状态以有线或无线方式传送到睡枕3,再由睡枕3依据该信号,立即自动调变睡枕的最适合高度,以达成前述目的。该睡枕3中,还包括有一信号接收及充放气控制单元2以及高度管控单元4,并于该睡枕3依需要设置有开关、充电端口、显示灯号、电源插接等操作与管控装置等组件。再请配合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气囊升降式睡枕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囊升降式睡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睡姿感测与指令装置,用于监测人体睡姿,并能就监测结果发出一电子信号;一睡枕,内部设置有一高度管控单元,能接收该睡姿感测与指令装置的该电子信号,进行该睡枕的高度调变;该高度管控单元,包括有一气泵,该气泵与一逆止阀连接,该逆止阀再连接到一泄气阀,该泄气阀连通到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升降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囊升降式睡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睡姿感测与指令装置,用于监测人体睡姿,并能就监测结果发出一电子信号;一睡枕,内部设置有一高度管控单元,能接收该睡姿感测与指令装置的该电子信号,进行该睡枕的高度调变;该高度管控单元,包括有一气泵,该气泵与一逆止阀连接,该逆止阀再连接到一泄气阀,该泄气阀连通到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升降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升降式睡枕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睡枕还包括有一信号接收及充放气控制单元,且该睡枕配合有一控制盒。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升降式睡枕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睡枕外部包括一底座、一上座、一软垫盖与一软垫,其中,该底座与该上座间存有一空间,该空间内得以容置该高度管控单元。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升降式睡枕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气泵与一消音组件连接之后再与该逆止阀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囊升降式睡枕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升降装置,包括有一气囊,该气囊呈直立的蛇腹管状结构,该气囊与该气泵连通。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囊升降式睡枕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贤达
申请(专利权)人:黄贤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