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防爆阀及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4932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防爆阀及电池,涉及电池防爆技术领域。该电池防爆阀包括防爆膜、吸热片和滤网:防爆膜被配置为在电池内的压力达到预设压力时开启以进行泄压;吸热片设置在防爆膜的出口侧,且吸热片的熔点低于由防爆膜排出的物质的温度,吸热片被配置为能够在防爆膜泄压时与物质接触并发生熔化,以吸收物质的热量;沿防爆膜的泄压方向,滤网设置在吸热片的下游。在电池电芯发生热失控时,防爆膜可打开以进行泄压,进而可通过吸热片有效吸收由防爆膜排出的物质的热量。当这些物质继续向外泄出时,通过滤网可有效拦截固态颗粒物,避免固态颗粒物落入周围环境而引发其它电芯发生热失控,保证周围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防爆阀及电池
本技术涉及电池防爆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防爆阀及电池。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很多电池的壳体上会装有防爆阀,当壳体内的电芯发生热失控时,防爆阀会打开以排出壳体内的压力,以避免发生更严重的爆炸。然而,在防爆阀打开进行泄压时,由于从防爆阀排出的高温气体和高温固态颗粒等高温物质携带有大量热量,所以当这些高温物质落入周围环境,尤其是固态颗粒物落到其它结构上时,其可能引发其它电芯等发生热失控,造成热蔓延,同时会威胁周围人员的安全。基于此,亟需一种电池防爆阀及电池,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防爆阀及电池,在防爆阀泄压时能够有效降低由防爆阀排出的高温物质的热量,并有效阻拦固态颗粒物的喷出,尽量避免出现热蔓延,保证周围人员的安全。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防爆阀,包括:防爆膜,所述防爆膜被配置为在电池内的压力达到预设压力时开启以进行泄压;吸热片,设置在所述防爆膜的出口侧,且所述吸热片的熔点低于由所述防爆膜排出的物质的温度,所述吸热片被配置为能够在所述防爆膜泄压时与所述物质接触并发生熔化,以吸收所述物质的热量;滤网,沿所述防爆膜的泄压方向,所述滤网设置在吸热片的下游。可选地,所述预设压力为0.7MPa。可选地,所述吸热片上开设有压力平衡孔。可选地,所述压力平衡孔设有多个。可选地,多个所述压力平衡孔均匀分布在所述吸热片上。可选地,所述滤网的熔点高于被所述吸热片降温后的所述物质的温度。可选地,所述吸热片为铝合金片;和/或所述滤网为铝合金滤网。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其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池防爆阀。可选地,所述电池还包括电芯和用于容纳所述电芯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开孔以安装所述电池防爆阀。可选地,所述防爆膜、所述吸热片和所述滤网均与所述盖板焊接相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防爆阀及电池,在电池电芯发生热失控时,防爆膜可在达到预设压力时打开以进行泄压;防爆膜泄压时,吸热片可与由防爆膜排出的物质(即高温气体和高温固态颗粒等高温物质)接触并发生熔化,从而吸收这些高温物质的热量,有效降低高温物质的温度。当降温后的高温物质继续向外泄出时,通过滤网可以有效拦截固态颗粒物,避免固态颗粒物落入周围环境而引发其它电芯发生热失控,从而尽量避免出现热蔓延,保证周围人员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防爆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防爆阀中防爆膜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防爆阀中吸热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防爆阀中滤网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防爆膜;2、吸热片;21、压力平衡孔;3、滤网;31、通孔;4、电芯;5、壳体;51、盖板;52、台阶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防爆阀。如图1-图4所示,该电池防爆阀包括防爆膜1、吸热片2和滤网3。在电池内的压力达到预设压力时,防爆膜1能够开启以对电池进行泄压。吸热片2设置在防爆膜1的出口侧,且吸热片2的熔点低于由防爆膜1排出的物质的温度。在防爆膜1泄压时,吸热片2可与由防爆膜1排出的物质(即高温气体和高温固态颗粒等高温物质)接触并发生熔化,吸收这些高温物质的热量,从而有效降低高温物质的温度。沿防爆膜1的泄压方向,滤网3设置在吸热片2的下游。当降温后的高温物质继续向外泄出时,通过滤网3可以有效拦截固态颗粒物,避免固态颗粒物落入周围环境而引发其它电芯发生热失控,从而尽量避免出现热蔓延,保证周围人员的安全。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滤网3的设置不会妨碍气态物质的排出,既可以保证正常泄压。可选地,防爆膜1的预设压力为0.7MPa。可以理解的是,预设压力存在一定误差,本实施例中该误差为±0.1MPa。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根据实际情况可设定其它的预设压力值。具体地,防爆膜1为金属薄膜,由于其结构为现有技术,所以在此不再赘述。可选地,如图3所示,在吸热片2上开设有压力平衡孔21,以平衡吸热片2两侧的压力,保证泄压过程的顺利进行。本实施例中,压力平衡孔21设有多个,且多个压力平衡孔21均匀分布在吸热片2上。具体地,压力平衡孔21的个数可设为10个-100个,每一压力平衡孔21的孔径均设置为0.01mm-1mm。进一步地,吸热片2为铝合金片,其吸热效果好,且成本低、易制造。具体地,在电池泄压时,由于自防爆膜1排出的高温物质的最高温度通常可达1000℃,故该铝合金片的熔点应低于1000℃,以保证铝合金片与高温物质接触时可发生熔化。本实施例中,为保证良好的熔化效果,取吸热片2的熔点为300℃-600℃。相比于吸热片2,不难理解的是,滤网3的熔点应高于被吸热片2降温后的物质的温度。按此设置,可在电池泄压时避免滤网3发生熔化,保证滤网3的正常使用。本实施例中,滤网3为铝合金滤网。考虑到经吸热片2吸热后高温物质的最高温度会下降至低于800℃,故取该铝合金滤网的熔点为800℃。此外,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滤网3也会与由防爆膜1排出的高温物质直接接触,所以通过滤网3也可吸收高温物质的热量,进一步降低高温物质的温度。进一步地,以具体结构而言,如图4所示,在滤网3上开设有多个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防爆阀,其特征在于,包括:/n防爆膜(1),所述防爆膜(1)被配置为在电池内的压力达到预设压力时开启以进行泄压;/n吸热片(2),设置在所述防爆膜(1)的出口侧,且所述吸热片(2)的熔点低于由所述防爆膜(1)排出的物质的温度,所述吸热片(2)被配置为能够在所述防爆膜(1)泄压时与所述物质接触并发生熔化,以吸收所述物质的热量;/n滤网(3),沿所述防爆膜(1)的泄压方向,所述滤网(3)设置在吸热片(2)的下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防爆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防爆膜(1),所述防爆膜(1)被配置为在电池内的压力达到预设压力时开启以进行泄压;
吸热片(2),设置在所述防爆膜(1)的出口侧,且所述吸热片(2)的熔点低于由所述防爆膜(1)排出的物质的温度,所述吸热片(2)被配置为能够在所述防爆膜(1)泄压时与所述物质接触并发生熔化,以吸收所述物质的热量;
滤网(3),沿所述防爆膜(1)的泄压方向,所述滤网(3)设置在吸热片(2)的下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防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压力为0.7MP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防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片(2)上开设有压力平衡孔(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防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平衡孔(21)设有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防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阳明文豪赵生荣张可徐峥谭明胜李倩伟何巍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