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阀、动力电池盖板及动力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0705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爆阀、动力电池盖板及动力电池。防爆阀包括:阀圈,外缘用于与动力电池盖板连接,内侧设有爆破片,爆破片的边缘与阀圈的内缘连接;沿爆破片的边缘周向依次设有第一圆弧爆破槽、第二圆弧爆破槽、第三圆弧爆破槽和第四圆弧爆破槽;第一圆弧爆破槽和第三圆弧爆破槽分别位于爆破片相对的两端,且第一圆弧爆破槽和第三圆弧爆破槽均朝向阀圈外侧突起;第二圆弧爆破槽和第四圆弧爆破槽分别位于爆破片相对的两侧,且第二圆弧爆破槽和第四圆弧爆破槽均朝向阀圈内侧凹陷;第二圆弧爆破槽所在圆弧的半径大于第一圆弧爆破槽、第二圆弧爆破槽所在圆弧的半径。能够消除爆破槽断开时由于爆破片高速飞出而带来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爆阀、动力电池盖板及动力电池
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爆阀、动力电池盖板及动力电池。
技术介绍
目前,锂离子动力电池由于其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高、循环使用次数多、存储时间长等优点,在电脑、手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随着制作技术的成熟,在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等电动交通工具及储能设施上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动力电池的广泛应用,可以有效解决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全球性问题。动力电池在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会由于短路或者别的原因,导致电池内部气压快速上升,甚至超过安全值,从而产生爆炸等安全隐患。为了降低或解决因内部气压增大而带来的安全隐患,电池盖板上一般会设有跑道型或者圆型的安全阀,且安全阀上一般会有一整圈爆破槽,当爆破槽破裂时,电池内部压力上升到一定程度,爆破片就会不定向高速飞出,在进行单体电芯测试时,极容易对测试员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防爆阀、动力电池盖板及动力电池,实现可消除爆破槽断开时由于爆破片高速飞出而带来的安全隐患。第一方面,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防爆阀,用于动力电池盖板,包括:阀圈,所述阀圈的外缘用于与所述动力电池盖板连接,所述阀圈内侧设有爆破片,所述爆破片的边缘与所述阀圈的内缘连接;沿所述爆破片的边缘周向依次设有第一圆弧爆破槽、第二圆弧爆破槽、第三圆弧爆破槽和第四圆弧爆破槽;所述第一圆弧爆破槽和所述第三圆弧爆破槽分别位于所述爆破片相对的两端,且所述第一圆弧爆破槽和所述第三圆弧爆破槽均朝向所述阀圈外侧突起;所述第二圆弧爆破槽和所述第四圆弧爆破槽分别位于所述爆破片相对的两侧,且所述第二圆弧爆破槽和所述第四圆弧爆破槽均朝向所述阀圈内侧凹陷;所述第二圆弧爆破槽所在圆弧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一圆弧爆破槽、第二圆弧爆破槽所在圆弧的半径;所述第四圆弧爆破槽所在圆弧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一圆弧爆破槽、第二圆弧爆破槽所在圆弧的半径。可选地,所述第一圆弧爆破槽与所述第二圆弧爆破槽之间设有第一直线爆破槽,所述第二圆弧爆破槽与所述第三圆弧爆破槽之间设有第二直线爆破槽,所述第三圆弧爆破槽与所述第四圆弧爆破槽之间设有第三直线爆破槽,所述第四圆弧爆破槽与所述第一圆弧爆破槽之间设有第四直线爆破槽。可选地,所述第一圆弧爆破槽、所述第一直线爆破槽、所述第二圆弧爆破槽、所述第二直线爆破槽、所述第三圆弧爆破槽、所述第三直线爆破槽、所述第四圆弧爆破槽、所述第四直线爆破槽之间依次连续相接。可选地,所述第一圆弧爆破槽所在圆弧的半径与所述第三圆弧爆破槽所在圆弧的半径相等,所述第二圆弧爆破槽所在圆弧的半径与所述第四圆弧爆破槽所在圆弧的半径相等。可选地,所述第二圆弧爆破槽所在圆弧的半径与所述第一圆弧爆破槽所在圆弧的半径的比值在1~10之间。可选地,所述爆破片的第一表面或所述爆破片的第二表面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包括至少一个圆弧形加强筋和/或至少一个直线型加强筋。可选地,所述加强筋为多个,所多个所述加强筋中的至少两个有相交区域。可选地,多个所述加强筋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加强筋的两端延伸至所述爆破片的边缘。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动力电池盖板,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方面所述的防爆阀。第三方面,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动力电池,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动力电池盖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爆破片边缘周向依次设置第一圆弧爆破槽、第二圆弧爆破槽、第三圆弧爆破槽和第四圆弧爆破槽,其中,第二圆弧爆破槽所在圆弧的半径大于第一圆弧爆破槽、第二圆弧爆破槽所在圆弧的半径,第四圆弧爆破槽所在圆弧的半径大于第一圆弧爆破槽、第二圆弧爆破槽所在圆弧的半径,当电池内部压力急剧上升超过阈值时,由于爆破区域存在不同半径的多个圆弧爆破槽,圆弧较大的爆破槽处由于受力面积大,圆弧较小的爆破槽处由于受力面积小,爆破片更容易沿着大圆弧的爆破槽处爆开,较大圆弧爆破槽爆开后即可达到了泄压的效果,可以实现在安全阀爆破时不发生飞溅现象,提高安全性。本技术的装置具有其它的特性和优点,这些特性和优点从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将在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行详细陈述,这些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共同用于解释本技术的特定原理。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在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防爆阀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一种防爆阀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一种防爆阀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防爆阀,11-阀圈,12-爆破片,121-第一圆弧爆破槽,122-第二圆弧爆破槽,123-第三圆弧爆破槽,124-第四圆弧爆破槽,125-第一直线爆破槽,126-第二直线爆破槽,127-第三直线爆破槽,128-第四直线爆破槽,13-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技术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技术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防爆阀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防爆阀1,用于动力电池盖板,包括:阀圈11,阀圈11的外缘用于与动力电池盖板连接,阀圈11内侧设有爆破片12,爆破片12的边缘与阀圈11的内缘连接;沿爆破片12的边缘周向依次设有第一圆弧爆破槽121、第二圆弧爆破槽122、第三圆弧爆破槽123和第四圆弧爆破槽124;第一圆弧爆破槽121和第三圆弧爆破槽123分别位于爆破片12相对的两端,且第一圆弧爆破槽121和第三圆弧爆破槽123均朝向阀圈11外侧突起;第二圆弧爆破槽122和第四圆弧爆破槽124分别位于爆破片12相对的两侧,且第二圆弧爆破槽122和第四圆弧爆破槽124均朝向阀圈11内侧凹陷;第二圆弧爆破槽122所在圆弧的半径大于第一圆弧爆破槽121、第二圆弧爆破槽122所在圆弧的半径;第四圆弧爆破槽124所在圆弧的半径大于第一圆弧爆破槽121、第二圆弧爆破槽122所在圆弧的半径。具体地,通过在爆破片12边缘周向依次设置第一圆弧爆破槽121、第二圆弧爆破槽122、第三圆弧爆破槽123和第四圆弧爆破槽124,其中,第二圆弧爆破槽122所在圆弧的半径大于第一圆弧爆破槽121、第二圆弧爆破槽122所在圆弧的半径,第四圆弧爆破槽124所在圆弧的半径大于第一圆弧爆破槽121、第二圆弧爆破槽122所在圆弧的半径,当电池内部压力急剧上升超过阈值时,由于爆破区域存在不同半径的多个圆弧爆破槽,圆弧较大的爆破槽处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爆阀,用于动力电池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阀圈,所述阀圈的外缘用于与所述动力电池盖板连接,所述阀圈内侧设有爆破片,所述爆破片的边缘与所述阀圈的内缘连接;/n沿所述爆破片的边缘周向依次设有第一圆弧爆破槽、第二圆弧爆破槽、第三圆弧爆破槽和第四圆弧爆破槽;/n所述第一圆弧爆破槽和所述第三圆弧爆破槽分别位于所述爆破片相对的两端,且所述第一圆弧爆破槽和所述第三圆弧爆破槽均朝向所述阀圈外侧突起;/n所述第二圆弧爆破槽和所述第四圆弧爆破槽分别位于所述爆破片相对的两侧,且所述第二圆弧爆破槽和所述第四圆弧爆破槽均朝向所述阀圈内侧凹陷;/n所述第二圆弧爆破槽所在圆弧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一圆弧爆破槽、第二圆弧爆破槽所在圆弧的半径;/n所述第四圆弧爆破槽所在圆弧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一圆弧爆破槽、第二圆弧爆破槽所在圆弧的半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爆阀,用于动力电池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圈,所述阀圈的外缘用于与所述动力电池盖板连接,所述阀圈内侧设有爆破片,所述爆破片的边缘与所述阀圈的内缘连接;
沿所述爆破片的边缘周向依次设有第一圆弧爆破槽、第二圆弧爆破槽、第三圆弧爆破槽和第四圆弧爆破槽;
所述第一圆弧爆破槽和所述第三圆弧爆破槽分别位于所述爆破片相对的两端,且所述第一圆弧爆破槽和所述第三圆弧爆破槽均朝向所述阀圈外侧突起;
所述第二圆弧爆破槽和所述第四圆弧爆破槽分别位于所述爆破片相对的两侧,且所述第二圆弧爆破槽和所述第四圆弧爆破槽均朝向所述阀圈内侧凹陷;
所述第二圆弧爆破槽所在圆弧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一圆弧爆破槽、第二圆弧爆破槽所在圆弧的半径;
所述第四圆弧爆破槽所在圆弧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一圆弧爆破槽、第二圆弧爆破槽所在圆弧的半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弧爆破槽与所述第二圆弧爆破槽之间设有第一直线爆破槽,所述第二圆弧爆破槽与所述第三圆弧爆破槽之间设有第二直线爆破槽,所述第三圆弧爆破槽与所述第四圆弧爆破槽之间设有第三直线爆破槽,所述第四圆弧爆破槽与所述第一圆弧爆破槽之间设有第四直线爆破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弧爆破槽、所述第一直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宁宁毛永志杨道均王兴勤奚明明张洪臣
申请(专利权)人:荣盛盟固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