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冷结构及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4921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温度调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液冷结构及电池模组。所述液冷结构包括多个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多个第一支撑板平行设置,第一支撑板内设置有第一过液通道;第二支撑板垂直于第一支撑板,每个第二支撑板相对的两端一一对应连接于相邻两个第一支撑板,以使第二支撑板和相邻的两个第一支撑板共同围成凵型容纳腔,凵型容纳腔被配置为容置电芯,第二支撑板内设置有第二过液通道,第一过液通道与第二过液通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液冷结构,能够使温度调节介质充分与电芯接触,温度调节效率高、效果好,且能简化电池模组的结构。电池模组包括上述液冷结构,其结构简单且对电芯的温度调节的效率高、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冷结构及电池模组
本技术涉及电池温度调节
,尤其涉及一种液冷结构及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电池模组通常包括电池壳体和电芯,其中电池壳体由单层的金属板围成,多个电芯堆叠固定后容置于电池壳体内,电池壳体对堆叠的电芯起到容置和支撑的作用。电池模组工作过程中,电芯会产生热量,若这些热量不能及时散出,则会影响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此外,为了保证电芯在较低温度下能够正常工作,有时需要对电芯进行加热。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电池模组的温度调节,通常的做法为:先将多个电芯堆叠并固定,并在堆叠固定的电芯与电池壳体之间设置过液管道。这种过液管道布置方式,一方面,过液管道无法与每个电芯的侧面(即电芯之间堆叠贴合的表面)接触,散热效果差,另一方面,还需要设置固定结构将过液管道与电池壳体进行安装固定,结构复杂。因此,亟需专利技术一种液冷结构及电池模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液冷结构,其通入温度调节介质后,对电芯的温度调节效率高、效果好,且能简化电池模组的结构。本技术的电池模组,通过设置上述的液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多个第一支撑板(1),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板(1)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1)内设置有第一过液通道;/n多个第二支撑板(2),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每个所述第二支撑板(2)相对的两端一一对应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1),以使所述第二支撑板(2)和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1)共同围成凵型容纳腔(3),所述凵型容纳腔(3)被配置为容置电芯,所述第二支撑板(2)内设置有第二过液通道,所述第一过液通道与所述第二过液通道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第一支撑板(1),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板(1)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1)内设置有第一过液通道;
多个第二支撑板(2),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每个所述第二支撑板(2)相对的两端一一对应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1),以使所述第二支撑板(2)和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1)共同围成凵型容纳腔(3),所述凵型容纳腔(3)被配置为容置电芯,所述第二支撑板(2)内设置有第二过液通道,所述第一过液通道与所述第二过液通道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结构还包括进液管(41)和出液管(42),所述进液管(41)和所述出液管(42)与所述第一过液通道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41)和所述出液管(42)分别连接于位于距离最远的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1)上。


4.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液冷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
两个绝缘支架(51),分别包覆于多个所述凵型容纳腔(3)的两端以形成多个容置腔;
软包电芯(52),其两端设置有极耳(521),所述软包电芯(52)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短接片(53),所述绝缘支架(51)上设置有第一避让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泳聪徐博豪刘俊鹏赵紫辉江吉兵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