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通道波长转换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4911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多通道波长转换卡,包括主壳体、固定板、插槽和转换卡主体,主壳体的内壁且靠近背面的位置处开设有两个芯片插接槽,转换卡主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芯片主体,两个所述芯片插接槽与两个芯片主体的位置相对应,所述主壳体的内腔以及正面均开设为空腔,所述固定板与转换卡主体均位于主壳体的内部,通过主壳体、芯片主体、芯片插接槽、垫块以及第一凸板的结构设计,使得该转换卡在与主壳体之间进行插接安装时更加快速方便且安全,避免了在将转换卡主体插入主壳体内部的过程中转换卡主体向下或向上方倾斜一定角度而导致芯片主体与芯片插接槽之间错位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通道波长转换卡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
,具体涉及了一种多通道波长转换卡。
技术介绍
在WDM网络中,波长的数目确定了信道的数量,在光纤的1.55μm窗口信道的数很大,然而受诸多因素的限制,可用的波长数仍然有限,不足以支持大量节点的应用,在这种情况下,当相同波长的两个信道选通同一输出端时,由于可能的波长争用而出现阻塞,克服这些限制的一种方法是把信号从一个波长转换到另一个波长,这就是波长转换。波长转换器其中包括有波长转换卡以及连接芯片,其波长转换卡安装在波长转换器壳体的内部,但是,传统的波长转换卡在与壳体进行安装的过程中,由于壳体内腔的空间大于波长转换卡的形状大小,在将转换卡放入壳体内部时,很可能会由于卡片有一定程度向下或上方倾斜而导致连接芯片与壳体之间所开设的连接槽出现错位的现象,若出现错位现象时操作人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如果稍作施力就可能导致连接芯片与壳体之间产生压力碰撞,可能导致连接芯片磨损甚至损坏的情况出现,容易造成经济损失,同时也导致操作人员不易将连接芯片与连接槽之间的位置相对应并插接进行固定,对操作人员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通道波长转换卡,包括主壳体(1)、固定板(3)、插槽(4)和转换卡主体(5),主壳体(1)的内壁且靠近背面的位置处开设有两个芯片插接槽(14),转换卡主体(5)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芯片主体(6),两个所述芯片插接槽(14)与两个芯片主体(6)的位置相对应,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1)的内腔以及正面均开设为空腔,所述固定板(3)与转换卡主体(5)均位于主壳体(1)的内部,所述固定板(3)的背面且靠近底部左右两侧的位置处均沿水平纵向固定连接有垫块(7),所述垫块(7)的底部与主壳体(1)的内壁底部相互贴合,所述垫块(7)的顶部且靠近背面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一凸板(8),所述第一凸板(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通道波长转换卡,包括主壳体(1)、固定板(3)、插槽(4)和转换卡主体(5),主壳体(1)的内壁且靠近背面的位置处开设有两个芯片插接槽(14),转换卡主体(5)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芯片主体(6),两个所述芯片插接槽(14)与两个芯片主体(6)的位置相对应,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1)的内腔以及正面均开设为空腔,所述固定板(3)与转换卡主体(5)均位于主壳体(1)的内部,所述固定板(3)的背面且靠近底部左右两侧的位置处均沿水平纵向固定连接有垫块(7),所述垫块(7)的底部与主壳体(1)的内壁底部相互贴合,所述垫块(7)的顶部且靠近背面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一凸板(8),所述第一凸板(8)的顶面与主壳体(1)的内壁底部相互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通道波长转换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1)的内壁且靠近顶部正中央的位置处沿水平纵向开设有滑动槽(2),所述主壳体(1)的内壁且靠近滑动槽(2)背面的位置处开设有卡接凹槽(15),所述第一凸板(8)为凹形结构设计,所述第一凸板(8)顶部的正中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伸缩筒(9),所述伸缩筒(9)包括有固定杆和活动杆且固定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10),所述伸缩筒(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斌斌李亚兵冯亮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芯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