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伟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物理教学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4843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32
一种多功能物理教学实验装置,包括底座、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第一转动轴、转动连接杆、铅块和角度尺,底座与第一支撑柱连接;底座背向第一支撑柱的一面与第二支撑柱连接;第二支撑柱远离底座的一端与第一转动轴转动连接;转动连接杆通过第一转动轴与第二支撑柱转动连接;转动连接杆远离第一转动轴的一端与铅块连接,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通过铅块的摆动能够有效的展现出物体的运动轨迹,角度尺能够使得轨迹更加精准,铁球能够展现出力的传递特性,通过摆动铁球,能够使得另一侧铁球摆动,实现力的传递,滑轨和滑动连接件能够展现出物体碰撞之后的运动效果,滑轨能够有效的降低摩擦力使得碰撞轨迹更加清晰,有利于学习物理规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物理教学实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教学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物理教学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在学生上初中接触物理时,都会接触到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学校都会买进大量的实验教育器材,便于每个孩子都能够亲自动手实验。目前的物理教学用的实验装置,只能够实现单一的实验功能,大量的实验器材不仅提高了学校买进的成本,还增加了盛放空间,在学生做实验时要跑几个教室,浪费了一定的时间,不便于学生学习,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多功能物理教学用的实验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多功能物理教学实验装置,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本装置通过单一模型能够向学生展示多种物体原理,使得学生对于物理规律有更清晰的认识与理解,降低了教职员工的压力提高了本装置的集成化,减少了多个模型相互切换的过程,提高了教学效率,保证了教学质量。(二)技术方案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多功能物理教学实验装置,包括底座、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物理教学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第一支撑柱(2)、第二支撑柱(3)、第一转动轴(4)、转动连接杆(5)、铅块(6)、角度尺(7)、第三支撑柱(8)、摆线(9)、铁球(10)、滑轨(11)、滑动连接件(12)、碰撞件(13)、第二转动轴(15)、第一锥齿轮(16)、第二锥齿轮(17)、转动支架(18)、丝杆(19)、第一气压板(20)、第一腔体(21)、连通管(22)、第二腔体(23)、第二气压板(24)和刻度尺(25);/n底座(1)与第一支撑柱(2)连接;底座(1)背向第一支撑柱(2)的一面与第二支撑柱(3)连接;第二支撑柱(3)远离底座(1)的一端与第一转动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物理教学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第一支撑柱(2)、第二支撑柱(3)、第一转动轴(4)、转动连接杆(5)、铅块(6)、角度尺(7)、第三支撑柱(8)、摆线(9)、铁球(10)、滑轨(11)、滑动连接件(12)、碰撞件(13)、第二转动轴(15)、第一锥齿轮(16)、第二锥齿轮(17)、转动支架(18)、丝杆(19)、第一气压板(20)、第一腔体(21)、连通管(22)、第二腔体(23)、第二气压板(24)和刻度尺(25);
底座(1)与第一支撑柱(2)连接;底座(1)背向第一支撑柱(2)的一面与第二支撑柱(3)连接;第二支撑柱(3)远离底座(1)的一端与第一转动轴(4)转动连接;转动连接杆(5)通过第一转动轴(4)与第二支撑柱(3)转动连接;转动连接杆(5)远离第一转动轴(4)的一端与铅块(6)连接;底座(1)与第三支撑柱(8)连接;第三支撑柱(8)与摆线(9)转动连接;摆线(9)远离第三支撑柱(8)的一端与铁球(10)连接;第三支撑柱(8)上设有多组摆线(9)和铁球(10);铁球(10)与铁球(10)之间相互接触;底座(1)与滑轨(11)连接;滑轨(11)背向底座(1)的一面与滑动连接件(12)连接;滑动连接件(12)远离滑轨(11)的一端与碰撞件(13)连接;滑轨(11)上设有多个滑动连接件(12)和碰撞件(13);底座(1)上设有电机(14);电机(14)的输出端与第二转动轴(15)连接;第二转动轴(15)远离电机(14)的一端与转动支架(18)转动连接;第二转动轴(15)与第一锥齿轮(16)连接;第一锥齿轮(16)与第二锥齿轮(17)啮合连接;第二锥齿轮(17)与丝杆(19)连接;丝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伟李胜伟
申请(专利权)人:唐伟李胜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