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筒洗衣机旋钮装置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4548 阅读:2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滚筒洗衣机旋钮装置结构,包括编码器、旋转开关、旋钮、灯座,编码器固定在电路基板上,旋转开关由编码器和与编码器相连的编码器轴组成,灯座呈环形,固定在基板上用来围住旋钮,在灯座的主框内侧面形成有用来支持编码器轴外侧面的轴支持肋,在旋钮的下端面圆周方向上每隔一定的间距形成有若干个球型凸起,球型凸起和轴支持肋的上面相接触。使灯座和轴支持肋的接触面积达到最小化,同时防止旋钮的左右晃动,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防止旋钮的左右晃动及侧面冲击带来的破损,并且可以将旋钮操作时的磨损引起的噪音及约束降低到最小。(*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洗衣机领域。
技术介绍
一般来讲,滚筒洗衣机的洗涤方式是将洗涤剂、洗涤水和洗涤物置于洗衣机的滚筒内,电机的驱动力使滚筒旋转,利用旋转滚筒与洗涤物之间的摩擦力进行洗涤的一种方式。它使洗涤物几乎不受损害,也不产生洗涤物缠绕在一起的情况,同时具有槌打和揉搓的效果。图1是滚筒洗衣机外观的示意图。可以看出,滚筒洗衣机的外观大体是直六面体,前面形成有舱门,用来放入及取出洗涤物。在滚筒洗衣机1前面的上部有控制面板3,控制面板3上面有控制洗涤的输入按键和显示洗涤剩余时间的显示部。也就是说,在控制面板3上有按钮31若干个、显示窗32、液晶显示窗33及旋钮50。各个按钮31和旋钮50是输入装置,用来输入洗涤时间、洗涤方法及选定脱水及干燥方式。同时,在控制面板3的内部有执行控制装置———控制器4,图2是图1的控制面板和控制器的分解示意图。图2将控制面板和控制器分开加以表示。参照图2,控制器4上设置有芯片若干个、电路零件、旋钮50、时间显示部42。尤其是旋钮50,是使用者使用最频繁的部分,被用来设定洗涤程序和洗涤时间。此外,为了让使用者在阴暗的室内及夜间转动旋钮50时做到准确无误,在旋钮50的周围设置有灯L。图3是现有技术的旋钮装置结构的剖面图。图4是单独说明图3中旋钮的图。在控制器4的电路基板70上设置有旋转开关5,旋转开关5由编码器51及编码器轴52组成,在旋转开关5的编码器轴52上结合有旋钮50。编码器轴52上的旋钮50的左右旋转量产生变化的脉冲数,旋转开关5将变化的脉冲数通过电路基板70传到微处理器(未图示)。此外,旋钮50外侧设置有灯座6,用来围住旋钮。此时,灯座6呈环状,顺着圆周方向形成有多个灯设置孔62,在灯设置孔62的内部设置灯L。但是,旋钮装置在结构和效果上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现存的灯座6虽然可以防止灯L的光透射出来,但仅仅具有这一功能,不能防止旋转开关5在侧面受冲击时引起的破损。也就是说,现有的灯座6仅仅可以防止灯L的光透射出来,在旋钮50的侧面有冲击作用时,不能很好地保护旋转开关5。同时,现有的旋钮装置其旋钮50的左右晃动比较大,不能给使用者带来舒服的手感,也降低了旋钮操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滚筒洗衣机旋钮装置结构,通过对滚筒洗衣机的旋钮装置结构进行改进,一方面防止旋钮的晃动,另一方面使灯座不仅仅用来防止灯光的泄露,还可以通过支持旋转开关来防止侧面冲击引起的开关的破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滚筒洗衣机旋钮装置结构包括编码器、旋转开关、旋钮、灯座,编码器固定在电路基板上,旋转开关由编码器和与编码器相连的编码器轴组成,灯座呈环形,固定在基板上用来围住旋钮,在灯座的主框内侧面形成有用来支持编码器轴外侧面的轴支持肋,在旋钮的下端面圆周方向上每隔一定的间距形成有若干个球型凸起,球型凸起和轴支持肋的上面相接触。所述的轴支持肋呈圆盘状,在其中央部形成有圆形通孔。所述的在轴支持肋的下部面形成有用于提高其强度的加强肋。所述的加强肋是在圆周方向上每隔一定的间距形成的。所述的加强肋在径向形成条状。所述的在形成于轴支持肋61的中央部的圆形通孔周围,设置有用来增加编码器轴外侧面的支持面积的凸起。所述的凸起是向着轴支持肋的下部向下形成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具有本专利技术的灯座结构的旋钮装置,在搬运或设置滚筒洗衣机的过程中,用轴支持肋吸收对旋钮的侧面冲击,防止旋钮开关及电路基板的破损。也就是说,本专利技术的灯座能防止组成旋钮开关的编码器轴的弯曲变形,进而有效防止旋钮开关因外部冲击引起的破损现象,提高了洗衣机的质量可靠性。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旋钮装置减小了旋钮和轴支持肋61之间的间距,将旋钮的左右晃动减弱到最小,不仅为使用者提供了更舒适的手感,而且进一步提高了旋钮操作的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是滚筒洗衣机外观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控制面板和控制器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现有技术的旋钮装置结构的剖面图。图4是单独说明图3中旋钮的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介绍的旋钮装置结构的剖面图。图6是单独说明图5中旋钮的图。附图主要部分的符号说明1滚筒洗衣机本体 2控制面板4控制器 5旋转开关 50旋钮 51编码器52编码器轴 55球型凸起6灯座 60主框61轴支持肋 64加强肋65凸起 70电路基板L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5是本专利技术介绍的旋钮装置结构的剖面图。图6是单独说明图5中旋钮的图。图6是图5中旋钮的背面图,本专利技术提供由编码器51、旋转开关5、旋钮50、灯座6组成的滚筒洗衣机旋钮装置。其中,编码器51固定在电路基板70上,旋转开关50由编码器51和与编码器51相连的编码器轴52组成,灯座6呈环形,固定在基板70上用来围住旋钮50。在灯座6的主框60内侧面形成用来支持编码器轴52外侧面的轴支持肋61,通过防止旋钮50的移动来防止旋钮开关5及电路基板70的破损;而在旋钮50的下端面圆周方向上形成若干个球型凸起55,球型凸起和轴支持肋的上面相接触。此时,球型凸起55是在圆周方向上每隔一定的间距形成的。此外,在轴支持肋61的中央部的圆形通孔周围设置用来增大与编码器轴52外侧面支持面积的凸起65。值得注意的是,凸起65是向着轴支持肋61的下部向下形成的。如果只看轴支持肋61,轴支持肋61在平面上呈圆盘状,在其中央部形成圆形通孔。此外,在轴支持肋61下部的面上设置用来提高其强度的加强肋64,加强肋64是在圆周方向上每隔一定的间距形成的,并且在径向形成条状。具有上述组成的本专利技术其作用如下。首先,工作者在运搬过程中由于失误可能将滚筒洗衣机弄倒,不仅如此,在将滚筒洗衣机按装到放置台座上(未图示)时,也可能因为重心偏移导致洗衣机翻到。在这种情况下,会在旋钮50的侧向作用有冲击力,很可能会损坏连接在旋钮50上的编码器轴52或结合有编码器51的电路基板70。事实上,现有的灯座在主框内侧不具备可以支持旋钮50或编码器轴的部分,一旦对旋钮50产生侧向冲击,就会造成旋钮开关5破损,或者使结合有编码器51的电路基板70产生破损的现象。本专利技术的灯座6中,板形的轴支持肋61与环状的主框60的内侧面形成一体。与此同时,在旋钮50的下端面圆周方向上每隔一定间距形成有若干个球型凸起55,球型凸起和轴支持肋的上面相接触,这样即使在左右方向对旋钮50的侧向产生冲击,也可以有效防止旋钮开关5或者电路基板70的破损。参照图5,旋钮50即使受到图中左右方向上的力,板形的轴支持肋61会支持编码器轴52的外周面,防止编码器轴52的弯曲。同时,为增加轴支持肋61的作用,在轴支持肋61的中央部的圆形通孔周围,设置有用来增加编码器轴52外侧面的支持面积的凸起65,可以更有效地对旋钮开关5进行支持。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如此,在轴支持肋61的中央部的圆形通孔与编码器轴52外侧面之间还是会有缝隙,所以不能完全消除旋钮50的晃动。本专利技术在旋钮50下端面的圆周方向上每隔一定间距形成若干个球型凸起55,球型凸起55会点接触于轴支持肋61的上面,可以有效消除旋钮50的晃动。也就是说,本专利技术在旋钮50的下端面形成若干个球型凸起55,使之与轴支持肋61上面的接触面积最小,进而使旋钮50在操作时的噪音最小。而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滚筒洗衣机旋钮装置结构,包括编码器、旋转开关、旋钮、灯座,编码器固定在电路基板上,旋转开关由编码器和与编码器相连的编码器轴组成,灯座呈环形,固定在基板上用来围住旋钮,其特征是:在灯座的主框内侧面形成有用来支持编码器轴外侧面的轴支持肋,在旋钮的下端面圆周方向上每隔一定的间距形成有若干个球型凸起,球型凸起和轴支持肋的上面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圭哲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