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口宽度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4412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缺口宽度测量装置,缺口宽度测量装置包括:第一测量件与第二测量件。对待测缺口的宽度进行测量时,将第一测量件伸入到待测缺口中,使抵触侧面与待测缺口的一侧壁相贴合,第一抵触端面与待测缺口的另一侧壁口沿相抵触。同时第二测量件的第二抵触端面与待测缺口的口沿所在表面相抵触。由于第一抵触端面与抵触侧面的夹角a已知,第一测量件的抵触侧面进入到待测缺口内的长度m可以根据第一测量件相对于第二测量件的滑动量间接得到,根据a与m便可以得到待测缺口的宽度。即使在较为狭小的操作空间中,由于例如是从上至下将第一测量件的端部插入到待测缺口中进行测量待测缺口的宽度n,能便于快速准确地测试出待测缺口的宽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缺口宽度测量装置
本技术涉及测量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缺口宽度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铁路电务专业转辙机维修工作中常常需要对转辙机表示杆上的表示缺口的宽度进行调整测量,表示缺口对应的是道岔基本轨和尖轨的密贴状态,当表示缺口的宽度不符合标准时,将造成道岔表示失效或出现道岔及尖轨受到车轮横向力挤压损坏,严重情况出现列车掉道或颠覆事故。转辙机的检修工艺制约着行车组织运输效率。请参阅图1,然而,A基础(例如如图1所示的转辙机开闭器动接点基础110)与表示杆滑块120所形成的表示缺口130的标准宽度具体为1.5mm±0.5mm,B基础(例如转辙机开闭器静接点基础140)与表示杆滑块120所形成的表示缺口标准宽度具体为4mm-7mm。如此,表示缺口130的宽度尺寸较小,且一般是通过工人经验或者目测方式来进行判断,这样获取的表示缺口130宽度的结果不准确,或者也有通过固定卡尺来测量表示缺口130的宽度,但是由于表示缺口130的宽度尺寸较小,不方便进行测量,测量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缺口宽度测量装置,它能够便于快速准确地测试出待测缺口的宽度。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缺口宽度测量装置,所述缺口宽度测量装置包括:第一测量件与第二测量件,所述第一测量件与所述第二测量件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测量件设有抵触侧面及与所述抵触侧面相连的第一抵触端面,所述抵触侧面用于与待测缺口的其中一侧壁相贴合,所述第一抵触端面相对于所述抵触侧面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抵触端面用于与所述待测缺口的另一相对侧壁口沿相抵触,所述第二测量件设有第二抵触端面,所述第二抵触端面用于与所述待测缺口的口沿所在表面相抵触。上述的缺口宽度测量装置,在对待测缺口的宽度进行测量时,将第一测量件伸入到待测缺口中,使得抵触侧面与待测缺口的其中一侧壁相贴合,第一抵触端面与待测缺口的另一相对侧壁口沿相抵触,同时,第二测量件的第二抵触端面与待测缺口的口沿所在表面相抵触。其中,由于第一抵触端面与抵触侧面之间的夹角a已知,第一测量件的抵触侧面进入到待测缺口内的长度m可以根据第一测量件相对于第二测量件的滑动量间接得到,通过勾股定理,根据a与m便可以得到待测缺口的宽度。如此,即使在较为狭小的操作空间中,由于例如是从上至下将第一测量件的端部插入到待测缺口中进行测量待测缺口的宽度n,这样能够便于快速准确地测试出待测缺口的宽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抵触端面与所述抵触侧面之间形成的夹角为a,a为4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测量件伸入到所述待测缺口且所述第一抵触端面与所述待测缺口的另一相对侧壁口沿相抵触时,所述第二测量件远离于所述待测缺口的一端相对于所述第一测量件远离于所述待测缺口的一端更加远离于所述待测缺口,所述第二测量件上设有刻度线,所述刻度线沿着所述第二测量件在所述第一测量件上的滑动方向进行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测量件为尺管,所述第二测量件为尺芯,所述尺芯可移动地套设于所述尺管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尺管的内径为7mm-8mm,所述尺芯的外径为6.5mm-7.5mm;所述尺管的长度为200mm-210mm,所述尺芯的长度为180mm-190mm;所述尺管的端部通过切削形成所述第一抵触端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尺管为透明尺管,所述尺芯为透明尺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缺口宽度测量装置还包括测量仪表,所述测量仪表为百分表或千分表,所述测量仪表包括外固定管及可移动套设于所述外固定管内的内移动针,所述外固定管与所述第一测量件相连,所述内移动针与所述第二测量件相连。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测量件为外套管,所述第二测量件为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外套管内的移动杆,所述外套管与所述外固定管相连,所述移动杆的端部与所述内移动针相连。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套管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外固定管相连;所述第一抵触端面与所述抵触侧面之间形成的夹角为a,a为45°;所述外套管的内壁设有第一抵触块,所述移动杆的外壁上设有第二抵触块,所述第二抵触块用于与所述第一抵触块面向所述测量仪表的侧面相抵触;当所述第二抵触块与所述第一抵触块相抵触时,所述第一抵触端面与抵触侧面相交形成的相交线与所述第二抵触端面处于同一平面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测量件上设有滑道,所述第二测量件设有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滑道上的滑块;或者,所述第一测量件上设有滑块,所述第二测量件上设有与所述滑块滑动配合的滑道。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一实施例的转辙机表示杆上的表示缺口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缺口宽度测量装置对待测缺口进行测试过程中的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缺口宽度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缺口宽度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110、转辙机开闭器动接点基础;120、表示杆滑块;130、表示缺口;140、转辙机开闭器静接点基础;210、第一测量件;211、抵触侧面;212、第一抵触端面;213、第一抵触块;214、相交线;220、第二测量件;221、第二抵触端面;222、刻度线;223、第二抵触块;230、待测缺口;231、口沿;240、测量仪表;241、外固定管;242、内移动针。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参阅图2及图3,图2示意出了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缺口宽度测量装置对待测缺口230进行测试过程中的状态示意图,图3示意出了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缺口宽度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缺口宽度测量装置,缺口宽度测量装置包括:第一测量件210与第二测量件220。第一测量件210与第二测量件220滑动配合,第一测量件210设有抵触侧面211及与抵触侧面211相连的第一抵触端面212。抵触侧面211用于与待测缺口230的其中一侧壁相贴合。第一抵触端面212相对于抵触侧面211倾斜设置,第一抵触端面212用于与待测缺口230的另一相对侧壁口沿231相抵触。第二测量件220设有第二抵触端面221,第二抵触端面221用于与待测缺口230的口沿231所在表面相抵触。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缺口宽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宽度测量装置包括:/n第一测量件与第二测量件,所述第一测量件与所述第二测量件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测量件设有抵触侧面及与所述抵触侧面相连的第一抵触端面,所述抵触侧面用于与待测缺口的其中一侧壁相贴合,所述第一抵触端面相对于所述抵触侧面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抵触端面用于与所述待测缺口的另一相对侧壁口沿相抵触,所述第二测量件设有第二抵触端面,所述第二抵触端面用于与所述待测缺口的口沿所在表面相抵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缺口宽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宽度测量装置包括:
第一测量件与第二测量件,所述第一测量件与所述第二测量件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测量件设有抵触侧面及与所述抵触侧面相连的第一抵触端面,所述抵触侧面用于与待测缺口的其中一侧壁相贴合,所述第一抵触端面相对于所述抵触侧面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抵触端面用于与所述待测缺口的另一相对侧壁口沿相抵触,所述第二测量件设有第二抵触端面,所述第二抵触端面用于与所述待测缺口的口沿所在表面相抵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缺口宽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触端面与所述抵触侧面之间形成的夹角为a,a为4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缺口宽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测量件伸入到所述待测缺口且所述第一抵触端面与所述待测缺口的另一相对侧壁口沿相抵触时,所述第二测量件远离于所述待测缺口的一端相对于所述第一测量件远离于所述待测缺口的一端更加远离于所述待测缺口,所述第二测量件上设有刻度线,所述刻度线沿着所述第二测量件在所述第一测量件上的滑动方向进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缺口宽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件为尺管,所述第二测量件为尺芯,所述尺芯可移动地套设于所述尺管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缺口宽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尺管的内径为7mm-8mm,所述尺芯的外径为6.5mm-7.5mm;所述尺管的长度为200mm-210mm,所述尺芯的长度为180mm-190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瑞峰黄鹏刘阳飞刘爱军周少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朔铁路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