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94240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空调系统包括:冷却循环回路,冷却循环回路包括压缩机、四通阀、第一室外换热器、第一节流器以及室内换热器;加湿循环回路,加湿循环回路包括:压缩机、第二室外换热器和第三室外换热器;加湿处理装置,加湿处理装置包括:接水盘、水处理件和风道组件。由此,空调系统可以在冷却循环回路控制室内温度的前提下,根据室内湿度选择性地开启加湿循环回路,加湿循环回路可以在室外形成冷凝水,再经过加湿处理装置将冷凝水汽化或雾化并输送到室内,以提高室内湿度,如此空调系统可以在将室内温度调节到合适值的同时,也可以自动调节室内湿度,使室内的温湿度维持在舒适区域,从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和用户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系统
本技术涉及空调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以其可以使室内冬暖夏凉的特点被人们所认可,已经基本得到普及,但是空调在调节室内温度时,会降低室内空气的湿度。相关技术中,空调通过另外设置加湿装置实现室内湿度的提高,但是如此设置,需要用户人为地给加湿装置加水,使其发挥加湿的效果,不仅降低了加湿装置的加湿效率,而且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不仅可以在调节温度的同时,调节室内湿度,而且湿度的调节为自动调节,无需人为干涉。根据本技术的空调系统,包括:冷却循环回路,所述冷却循环回路包括压缩机、四通阀、第一室外换热器、第一节流器以及室内换热器,所述压缩机、所述四通阀、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所述第一节流器以及所述室内换热器串联连接,所述室内换热器还与所述四通阀相连接;加湿循环回路,所述加湿循环回路包括:所述压缩机、第二室外换热器和第三室外换热器,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和所述第三室外换热器串联连接;加湿处理装置,所述加湿处理装置包括:接水盘、水处理件和风道组件,所述接水盘设置于所述第三室外换热器处,所述水处理件设置于所述接水盘处,所述风道组件的进风口与所述水处理件相对应且出风口与设置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室内机相连通。由此,空调系统的冷却循环回路可以调节室内的温度,但同时也会降低室内空气的湿度,所以空调系统可以在冷却循环系统工作时加设加湿循环回路,加湿循环回路可以在室外形成冷凝水,再通过加湿处理装置将加湿循环回路形成的冷凝水汽化或雾化,并导入室内提高室内的空气湿度,如此可以实现空调系统自动给室内加湿,无需人为干涉即可使室内的温湿度维持在舒适区域,从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和用户舒适性。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的一侧,以与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构成换热器组件。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加湿循环回路还包括:截止阀,所述截止阀连接在所述压缩机和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之间。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加湿处理装置还包括:室内湿度传感器,所述室内湿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室内的空气湿度,所述湿度传感器与所述截止阀电连接,以在所述室内湿度传感器监测到室内空气湿度达到预定值时向所述截止阀发送开启或关闭指令。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加湿循环回路还包括:第二节流器,所述第二节流器连接在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和所述第三室外换热器之间。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接水盘包括:底板、侧边框和隔板,所述侧边框围绕在所述底板的边缘处且向上延伸,所述隔板隔离在所述侧边框之间,以在所述接水盘内隔成接水空间和水处理空间,所述隔板上形成连接所述接水空间和所述水处理空间的通水孔,所述第三室外换热器设置于所述接水空间的上方,所述水处理件设置于所述水处理空间内或上方。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水处理件为加热件或雾化件,所述加热件或雾化件设置于所述水处理空间内。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水处理件为湿膜,所述湿膜竖向设置于所述水处理空间的上方。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风道组件包括:风道和风机,所述风道具有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所述风机位于所述接水盘外且包括:电机和风扇,所述电机与所述风扇动力传动,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风道内。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和所述第三室外换热器设置于室外机壳内,所述室外机壳具有扣手,所述扣手的下方设置有通孔,所述风道的管路穿设所述通孔。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室外机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空调系统;10-冷却循环回路;11-压缩机;111-输入端;112-输出端;12-四通阀;13-第一室外换热器;14-第一节流器;15-室内换热器;20-加湿循环回路;21-第二室外换热器;22第三室外换热器;30-加湿处理装置;31-接水盘;311-底板;312-侧边框;313-隔板;32-水处理件;34-截止阀;35-第二节流器;36-通水孔;40-风道组件;41-风道;411-进风口;412-出风口;42-风机;43-管路;50-室内机;60-室外机,61-室外机壳;62-扣手;63-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系统100。结合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系统100可以包括:冷却循环回路10、加湿循环回路20以及加湿处理装置30,冷却循环回路10可以调节室内温度,使室内温度处在适合的区间,但冷却循环回路10在调节室内空气的同时也会降低室内空气湿度,因此,加湿循环回路20可以根据室内空气湿度的值选择性地与冷却循环回路10共同工作,在加湿循环回路20工作时可以在室外形成冷凝水,再通过加湿处理装置30将加湿循环回路20在室外形成的冷凝水进行汽化或雾化,并将汽化或雾化后的冷凝水导入室内,以提高室内的空气湿度,如此设置,不仅可以实现自动加湿,无需人为干涉,而且加湿循环回路20可以根据室内空气湿度进行开启和关闭,在保证室内空气湿度处在合适区间的前提下,也可以防止室内湿度过高,不仅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而且可以避免能源的浪费。进一步地,结合图1和图2所示,冷却循环回路10包括:压缩机11、四通阀12、第一室外换热器13、第一节流器14以及室内换热器15,压缩机11、四通阀12、第一室外换热器13、第一节流器14以及室内换热器15串联连接,然后室内换热器15再与四通阀12相连接,由此可以形成冷却循环回路10,冷媒可以在冷却循环回路10中循环流动,通过压缩机11、第一室外换热器13、第一节流器14以及室内换热器15对冷媒的换热作用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如此不仅可以实现冷媒的循环利用,而且可以保证冷却循环回路10的正常工作,可以提高冷却循环回路10的工作效率。其中,当冷却循环回路10对室内进行制热,提升室内温度时,冷媒从压缩机11中流出,先经过四通阀12进入室内换热器15和第一节流器14,再进入第一室外换热器13,然后通过四通阀12再流入压缩机11;相对应地,当冷却循环回路10对室内进行制冷,降低室内温度时,冷媒从压缩机11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冷却循环回路,所述冷却循环回路包括:压缩机、四通阀、第一室外换热器、第一节流器以及室内换热器,所述压缩机、所述四通阀、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所述第一节流器以及所述室内换热器串联连接,所述室内换热器还与所述四通阀相连接;/n加湿循环回路,所述加湿循环回路包括:所述压缩机、第二室外换热器和第三室外换热器,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和所述第三室外换热器串联连接;/n加湿处理装置,所述加湿处理装置包括:接水盘、水处理件和风道组件,所述接水盘设置于所述第三室外换热器处,所述水处理件设置于所述接水盘处,所述风道组件的进风口与所述水处理件相对应且出风口与设置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室内机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却循环回路,所述冷却循环回路包括:压缩机、四通阀、第一室外换热器、第一节流器以及室内换热器,所述压缩机、所述四通阀、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所述第一节流器以及所述室内换热器串联连接,所述室内换热器还与所述四通阀相连接;
加湿循环回路,所述加湿循环回路包括:所述压缩机、第二室外换热器和第三室外换热器,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和所述第三室外换热器串联连接;
加湿处理装置,所述加湿处理装置包括:接水盘、水处理件和风道组件,所述接水盘设置于所述第三室外换热器处,所述水处理件设置于所述接水盘处,所述风道组件的进风口与所述水处理件相对应且出风口与设置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室内机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的一侧,以与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构成换热器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循环回路还包括:截止阀,所述截止阀连接在所述压缩机和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处理装置还包括:室内湿度传感器,所述室内湿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室内的空气湿度,所述湿度传感器与所述截止阀电连接,以在所述室内湿度传感器监测到室内空气湿度达到预定值时向所述截止阀发送开启或关闭指令。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禹贵李德鹏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