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湿装置和天花式空调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9475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增湿装置和天花式空调器,通过在冷媒换热件所在的风道中设置第一加湿件,该第一加湿件包括空隙和含湿纤维,以此使得气流经过第一加湿件时被含湿纤维中的水分进行加湿,同时第一加湿件不断的从进行吸水,以此使得第一加湿件能不断的消耗空调器自身产生的冷凝水,避免冷凝水在空调器的安装板上水量增多而升高导致外溢,从而依靠空调器自身即可消耗其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从而无需外接排水管,带来空调器安装的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增湿装置和天花式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增湿装置和天花式空调器,属于空调器

技术介绍
安装于空间较小区域的天花式空调器,如安装在厨房内的天花式空调器,其体积较小结构紧凑,有的天花式空调器为整体式机型,其空调器内部更包含了压缩机冷凝器等分体式空调器的室外侧的部件,因此其整个空调器内部结构更加紧凑,由于受天花式空调器的安装限制,其排水管连接到室外相对麻烦,特别是安装在厨房等相对下载的空间内时,为了避免冷凝水排出,目前采用的一般做法是将冷凝水不断的排到冷凝器中,依靠冷凝器的高温将冷凝水蒸发掉,但是由于冷凝器体积较小,换热能力有限,其产生的热量有限,难以蒸发掉全部的冷凝水,因此如何将空调器制冷时的冷凝水完全在空调器内部被处理不排出空调器外是一个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的空调器由于换热器体积难以蒸发掉其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问题。具体的,本技术公开一种增湿装置,包括风道,以及设置在风道中的第一加湿件,第一加湿件有供空气通过的空隙,该空隙周边为含湿纤维,含湿纤维的水蒸气蒸发经由空气带走;还包括冷媒换热件,该冷媒换热件设置在第一加湿件所处的风道中,该冷媒换热件沿空气方向设置有换热翅片。可选地,第一加湿件有设置在集水槽中的底部,纤维具有吸湿性,把水槽中的水沿纤维延伸的方向,向上输送水分,从而使上部的纤维成为含湿纤维;或包含水泵,该水泵运行把集水槽中的水输送到第一加湿件上部,淋水到纤维成为含湿纤维。可选地,冷媒换热件包括冷媒管路,该冷媒管路的一端连接压缩机的排气口,换热翅片涨套在冷媒管路外侧;水泵运行把集水槽中的水输送到换热翅片上部,部分水经过换热翅片后,流入集水槽。可选地,冷媒换热件包括冷媒管路,该冷媒管路的一端连接压缩机的吸气口,换热翅片涨套在冷媒管路外侧;冷媒换热件蒸发降温后,在换热翅片上形成冷凝水,该冷凝水流入集水槽。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天花式空调器,包括安装板,还包括上述增湿装置,其在安装板上设置集水槽,冷媒换热件固定设置在安装板上,天花式空调器包括第一工作状态,在第一工作状态情况下,水泵运行把集水槽中的水输送到换热翅片上部,换热翅片加热翅片上的水,对空气进行加湿。可选地,天花式空调器包括第二工作状态,在第二工作状态情况下,水泵运行把集水槽中的水输送到第一加湿件上部,淋水到纤维成为含湿纤维,对空气进行加湿;同时水泵运行把集水槽中的水输送到换热翅片上部,换热翅片加热翅片上的水,对空气进行加湿;或在第二工作状态情况下,第一加湿件有设置在集水槽中的底部,纤维具有吸湿性,把集水槽中的水沿纤维延伸的方向,向上输送水分,从而使上部的纤维成为含湿纤维,对空气进行加湿;同时水泵运行把集水槽中的水输送到换热翅片上部,换热翅片加热翅片上的水,对空气进行加湿。可选地,风道上在第一加湿件之前设置有冷凝风机,该冷凝风机固定设置在安装板上,经过冷凝风机加压后,空气顺序经过第一加湿件和冷媒换热件从排风口排出,经过风阀后送入排烟风道。可选地,还包括第二加湿件,第二加湿件设置在空调器蒸发器所处的风道内,且设置在蒸发器之前,空气顺序经过第二加湿件和蒸发器后,经冷风风机加压从天花式空调器的送风口排出,从而形成饱和湿度空气送风。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天花式空调器,包括上述的增湿装置,其在安装板上设置集水槽,冷媒换热件固定设置在安装板上。可选地,风道上在冷媒换热件之后设置有冷风风机,空气顺序经过加湿件和冷媒换热件后,经冷风风机加压从天花式空调器的送风口排出,从而形成饱和湿度空气送风。本技术的增湿装置,通过在冷媒换热件所在的风道中设置第一加湿件,该第一加湿件包括空隙和含湿纤维,以此使得气流经过第一加湿件时被含湿纤维中的水分进行加湿,同时第一加湿件不断的从进行吸水,以此使得第一加湿件能不断的消耗空调器自身产生的冷凝水,避免冷凝水在空调器的安装板上水量增多而升高导致外溢,从而依靠空调器自身即可消耗其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从而无需外接排水管,带来空调器安装的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天花式空调器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天花式空调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另一视图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天花式空调器的俯视图;图5为图4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天花式空调器的部分分解结构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天花式空调器的部分分解结构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天花式空调器安装于厨房的天花板时的立体图。附图标记:空调器10,壳体100,排风口101,送风口102,安装板103,蒸发器进风口106,冷凝器108,压缩机109,蒸发器110,电控板135,送风风道壳体137,排风风机138,第一加湿件139,第二加湿件140,分水器141,电控盒148,送风风机152,冷媒管153,进风口161,进风风管162,热风管163,冷凝器进风口171,抽油烟机20,排烟风管203,天花板40。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结构或功能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根据实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本技术提出一种增湿装置,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风道,以及设置在风道中的第一加湿件139,第一加湿件139有供空气通过的空隙,该空隙周边为含湿纤维,含湿纤维的水蒸气蒸发经由空气带走;还包括冷媒换热件,该冷媒换热件设置在第一加湿件139所处的风道中,该冷媒换热件沿空气方向设置有换热翅片。其中含湿纤维如图2所示,包括包装的外壳,外壳中设置了吸水材料如吸水树脂、无纺布、瓦楞纸、海绵等材料,其中吸水材料本体包含多个贯穿其厚度的空隙即透风孔,以供气流穿过。吸水材料设置可在冷媒换热件的风路前段或者后段。当第一加湿件139设置在冷媒换热件前段时,即气流先经过含湿纤维,经其对空气进行加湿,同时吸水材料中的较多水分温度相对周围气流较低,以此降低空气的温度,以此使得经过加湿降温后的气流再进入到冷媒换热件与周围空气进行换热,起到辅助冷媒换热件对周围空气降温和加湿的效果,从而提升了冷媒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或者当第一加湿件139设置在冷媒换热件的后段时,气流先经过你冷媒换热件进行换热,如以冷媒换热件为空调器的冷凝器108为例,空调器制冷工作时,气流经过冷凝器108温度升高成为较热空气,再经过第一加湿段时较热空气更容易蒸发掉含湿纤维中的水分,以此使得较热空气在经过温度较低的含湿纤维温度会降低而且还能带走其中的更多水分,这样提升含湿纤维的吸水能力。不论是设置在冷媒换热件的前段还是后段,依靠第一加湿件139的吸水能力,可以不断的消耗空调器自身产生的冷凝水,避免冷凝水在空调器的安装板上水量增多而升高导致外溢,从而依靠空调器自身即可消耗其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从而无需外接排水管,带来空调器安装的方便。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加湿件139有设置在集水槽中的底部,纤维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湿装置,包括风道,以及设置在风道中的第一加湿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湿件有供空气通过的空隙,该空隙周边为含湿纤维,所述含湿纤维的水蒸气蒸发经由空气带走;还包括冷媒换热件,该冷媒换热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加湿件所处的风道中,该冷媒换热件沿空气方向设置有换热翅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湿装置,包括风道,以及设置在风道中的第一加湿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湿件有供空气通过的空隙,该空隙周边为含湿纤维,所述含湿纤维的水蒸气蒸发经由空气带走;还包括冷媒换热件,该冷媒换热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加湿件所处的风道中,该冷媒换热件沿空气方向设置有换热翅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加湿件有设置在集水槽中的底部,所述纤维具有吸湿性,把水槽中的水沿纤维延伸的方向,向上输送水分,从而使上部的纤维成为含湿纤维;或包含水泵,该水泵运行把所述集水槽中的水输送到所述第一加湿件上部,淋水到所述纤维成为含湿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媒换热件包括冷媒管路,该冷媒管路的一端连接压缩机的排气口,所述换热翅片涨套在所述冷媒管路外侧;所述水泵运行把集水槽中的水输送到所述换热翅片上部,部分所述水经过所述换热翅片后,流入所述集水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媒换热件包括冷媒管路,该冷媒管路的一端连接压缩机的吸气口,所述换热翅片涨套在所述冷媒管路外侧;所述冷媒换热件蒸发降温后,在所述换热翅片上形成冷凝水,该冷凝水流入所述集水槽。


5.一种天花式空调器,包括安装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增湿装置,其在所述安装板上设置集水槽,所述冷媒换热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的天花式空调器包括第一工作状态,在第一工作状态情况下,水泵运行把集水槽中的水输送到所述换热翅片上部,所述换热翅片加热所述翅片上的水,对空气进行加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花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嘉祥刘浩特吴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筑梦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