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厨余垃圾处理装置的加热组件及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7225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厨余垃圾处理装置的加热组件及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加热组件包括加热体,在加热体外有绝缘保护层,加热体为带状、线状或者片状中的一种,且多个电连接的带状或者线状的加热体间隔设置并通过绝缘保护层铺设在厨余垃圾处理装置的待加热面,或片状的加热体通过绝缘保护层铺设在厨余垃圾处理装置的待加热面,还包括保温层,保温层贴敷在绝缘保护层以外并包裹加热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加热组件,用于对厨余垃圾处理装置的待加热面进行加热,使厨余垃圾处理装置的内胆内的温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在该温度范围内,生物分解材料的活性最高,分解厨余垃圾的速度更快,可以高效彻底的分解厨余垃圾处理装置的内胆内的厨余垃圾。置的内胆内的厨余垃圾。置的内胆内的厨余垃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厨余垃圾处理装置的加热组件及厨余垃圾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厨余垃圾处理
,具体地,涉及一种加热组件及厨余垃圾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的排放量日益增加,大量的生活垃圾被堆放,占用大量土地的同时还污染地下水资源,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及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影响。我国的居民习惯将日常的厨余垃圾直接混入生活垃圾当中,成为生活垃圾中的湿垃圾,造成我国生活垃圾成分复杂,而且厨余垃圾由于含水量较高,易腐烂变质,在实际收运过程中造成异味、污水等环境卫生问题。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就是为了解决厨余垃圾问题而研发的一种设备,常用的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内胆,内胆内设有容置腔,容置腔内用于存放厨余垃圾和生物分解材料,在内胆内,生物分解材料将厨余垃圾分解,可以减少垃圾的产生,但是生物分解材料通常是采用一些生物酶或细菌来分解厨余垃圾,生物酶或细菌的活性对温度有一定的要求,温度较低时,生物酶或细菌活性低,因为在厨余垃圾处置装置对厨余垃圾进行处理室,需要对内胆加热,以使内胆内的温度保持在生物酶或细菌活性最大的范围内,但是现有的厨余垃圾处理装置,通常直接向内胆通热风来保持内胆内的温度,但是这样的加热方式,加热不均匀,容易影响生物分解材料的分解效果及分解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组件及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其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4]一种用于厨余垃圾处理装置的加热组件,用于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加热体,在加热体外有绝缘保护层,绝缘保护层用于贴敷厨余垃圾处理装置的待加热面,加热体为带状、线状或者片状中的一种,且多个电连接的带状或者线状的加热体间隔设置并通过绝缘保护层铺设在厨余垃圾处理装置的待加热面,或片状的加热体通过绝缘保护层铺设在厨余垃圾处理装置的待加热面,还包括保温层,保温层贴敷在绝缘保护层以外并包裹加热体,以减少加热体的热耗散。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加热体为带状的扁平导电膜,基膜贴敷在厨余垃圾处理装置的待加热面,加热体的两侧分别设有基膜和覆盖膜,基膜贴敷在厨余垃圾处理装置的待加热面,导电膜印刷于基膜上,加热体设有让位部,让位部贯穿基膜和覆盖膜,基膜围绕让位部设置并覆盖让位部的内壁,在让位部周边存在仅有覆盖膜覆盖基膜且两者封闭连接的边。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加热体为线状的电热丝,加热体的两侧分别设有基膜和覆盖膜,基膜贴敷在厨余垃圾处理装置的待加热面,电热丝间隔排布于基膜和覆盖膜之间,加热体设有让位部,让位部贯穿基膜和覆盖膜,基膜围绕让位部设置并覆盖让位部的内
壁,在让位部周边存在仅有覆盖膜覆盖基膜且两者封闭连接的边。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加热体为片状的石墨烯发热层,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高分子薄膜、发热膜载流电极、电极连接头、石墨烯发热层和PET膜,所述发热膜载流电极和电极连接头设置在石墨烯发热层两侧,发热膜载流电极通过电极连接头连接供电线,加热体的两侧分别设有基膜和覆盖膜,基膜贴敷在厨余垃圾处理装置的待加热面,石墨烯发热层设于基膜和覆盖膜之间,加热体设有让位部,让位部贯穿基膜和覆盖膜,基膜围绕让位部设置并覆盖让位部的内壁,在让位部周边存在仅有覆盖膜覆盖基膜且两者封闭连接的边。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还包括温度检测装置,温度检测装置设置在绝缘保护层与保温层之间;或者在绝缘保护层与厨余垃圾处理装置的待加热面之间,用于检测加热体的温度,温度检测装置为温度检测头、温度保护开关或保险丝中的至少一个或者多个的组合。
[0009]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包括上述的加热组件,还包括内胆,内胆设有容置腔,容置腔用于容置厨余处理材料、厨余垃圾及生物分解材料,加热组件设于内胆的外壁面,在内胆内设置有可转动的搅拌组件,搅拌组件转动连接于内胆内,用于被驱动并搅拌内胆的容置腔内的厨余处理材料、厨余垃圾及生物分解材料的混合物,内胆连通有排气口,排气口用于排出气体。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内胆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内胆的下部,温度传感器有导热面,导热面伸入内胆与生物分解材料接触。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在内胆下壁面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连接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导热体,温度传感器具有导热面,导热体与导热面之间的介质为金属材质,导热体与温度传感器可拆卸连接。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还包括支撑架组件,支撑架组件包括底盘和两支撑支架,两支撑支架相互平行且竖直设置于底盘的两侧,两支撑支架上设有用于内胆的安装部和用于转动连接搅拌组件的轴承部,搅拌组件的两端分别穿过内胆转动连接轴承部。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还包括驱动组件,驱动组件设于底盘上,用于驱动搅拌组件转动。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加热组件,在被应用到厨余垃圾处理装置上时,对厨余垃圾处理装置的待加热面进行加热,使厨余垃圾处理装置的内胆内的温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在该温度范围内,生物分解材料的活性最高,生物分解材料分解厨余垃圾的速度更快,使生物分解材料可以高效彻底的分解厨余垃圾处理装置的内胆内的厨余垃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加热组件的爆炸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加热体为石墨烯发热膜时的爆炸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加热体为石墨烯发热膜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带有加热组件的厨余垃圾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带有加热组件的厨余垃圾处理装置的爆炸图;
[0020]图6为带有加热组件的厨余垃圾处理装置的剖面图;
[0021]图7为图6中A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8为图6中B的局部放大图;
[0023]图9为带有加热组件的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另一位置的剖面图;
[0024]图10为图9中C的局部放大图;
[0025]图中:1.加热体、11.让位部、12.温度检测装置、13.金属接头、14.高分子薄膜、15.发热膜载流电极、16.电极连接头、17.石墨烯发热层、18.PET膜、2.保温层、3.内胆、31.排气口、32.温度传感器、321.导热面、33.通孔、34.搭接边、35.中间段、36.立壁、37.增氧风道、38.风道盖板、4.搅拌组件、5.连接组件、51.导热体、52.O型圈、53.螺母、6.支撑架组件、61.底盘、62.支撑支架、621.安装部、63.轴承部、631.轴承、632.轴承盖、64.机械密封、641.油封、642.密封盖、643.密封圈、7.驱动组件、71.驱动电机、72.主动轮、73.从动轮、74.链条、8.壳体、81.开孔、9.新风机、10.加热件
[0026]本专利技术功能的实现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专利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厨余垃圾处理装置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体(1),在所述加热体(1)外有绝缘保护层,所述绝缘保护层用于贴敷厨余垃圾处理装置的待加热面,所述加热体(1)为带状、线状或者片状中的一种,多个电连接的带状或者线状的所述加热体(1)间隔设置并通过所述绝缘保护层铺设在所述厨余垃圾处理装置的待加热面,或片状的所述加热体(1)通过所述绝缘保护层铺设在所述厨余垃圾处理装置的待加热面,还包括保温层(2),所述保温层(2)贴敷在所述绝缘保护层以外并包裹所述加热体(1),以减少所述加热体(1)的热耗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厨余垃圾处理装置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体(1)为带状的扁平导电膜,所述基膜贴敷在厨余垃圾处理装置的待加热面,所述加热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基膜和覆盖膜,所述基膜贴敷在厨余垃圾处理装置的待加热面,所述导电膜印刷于所述基膜上,所述加热体(1)设有让位部(11),所述让位部(11)贯穿所述基膜和所述覆盖膜,所述基膜围绕所述让位部(11)设置并覆盖所述让位部(11)的内壁,在所述让位部(11)周边存在仅有所述覆盖膜覆盖所述基膜且两者封闭连接的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厨余垃圾处理装置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体(1)为线状的电热丝,所述加热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基膜和覆盖膜,所述基膜贴敷在厨余垃圾处理装置的待加热面,所述电热丝间隔排布于所述基膜和覆盖膜之间,所述加热体(1)设有让位部(11),所述让位部(11)贯穿所述基膜和所述覆盖膜,所述基膜围绕所述让位部(11)设置并覆盖所述让位部(11)的内壁,在所述让位部(11)周边存在仅有所述覆盖膜覆盖所述基膜且两者封闭连接的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厨余垃圾处理装置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体(1)为片状的石墨烯发热层,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高分子薄膜(14)、发热膜载流电极(15)、电极连接头(16)、石墨烯发热层(17)和PET膜(18),所述发热膜载流电极(15)和电极连接头(16)设置在石墨烯发热层(17)两侧,所述发热膜载流电极(15)通过电极连接头(16)连接供电线,所述加热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基膜和覆盖膜,所述基膜贴敷在厨余垃圾处理装置的待加热面,所述石墨烯发热层设于所述基膜和覆盖膜之间,所述加热体(1)设有让位部(11),所述让位部(11)贯穿所述基膜和所述覆盖膜,所述基膜围绕所述让位部(11)设置并覆盖所述让位部(11)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嘉祥周宙陈晓波陈伟峰吴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筑梦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