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背板、其制备方法及光伏组件技术

技术编号:2794121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网格背板、其制备方法及光伏组件。该网格背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在第一透明基材层的第一表面涂覆光刻组合物,形成预固化涂层;使与网格区域对应的预固化涂层进行第一次固化,形成网格层;在各网格层之间的间隙中加入反射材料,并进行第二次固化,得到网格背板。采用上述方法制得的网格背板具有成品率高、反光效果好,且工艺简单、成本低,易于工业化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网格背板、其制备方法及光伏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网格背板、其制备方法及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只要有光照就能发生光生伏特效应,从而产生电流发电的绿色清洁能源技术。而太阳光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并不是一直处于最强状态,因此希望对太阳光进行充分利用,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发电效率,比如双面双玻组件就充分利用背面电池片接受光线提高光伏组件发电效率。为了使背面电池片最大程度接受到足够多且强的太阳光线需要在太阳能电池中设置透明背板。目前主流的透明背板仍为玻璃基透明背板,主要考虑因素为在户外使用的可靠性,比如耐候、透明度高和结实,但是此类背板同时也存在重量大和易爆裂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需要提供一种聚合物基透明网格背板来替代网格玻璃背板。除了常规的电气绝缘性和水汽阻隔性,聚合物基透明网格背板对耐候性和透光率要求很高,而且网格区域的反射率要求也要较高才能起到增强组件功率的效果。现在的透明网格背板大多是在现有透明背板的内层涂覆上一层白色反光层,实现网格间隙区域的反射效果。这种方式需要额外提供一种白色反光层的配方,涂覆的工艺匹配性要求较高,而且该白色反光层涂覆在现有透明背板表层,相当于多了一层网格间隙区域,与其它网格区域会形成凹凸不平的微观结构,这极大可能会对后续生产收尾等工艺有影响,从而增大产品瑕疵性的概率。此外,白色反光层一般由反射粉料与有机组合物混合均匀后在涂覆而成,所加入的反射粉料分散在了整个白色反光层中,所得的反射效果将弱化,甚至为了改善这种弱化会多加反射粉料,而这也导致白色反光层的性能较差。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需要提供一种产品瑕疵率低,且反射效果好的网格背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格背板、其制备方法及光伏组件,以解决现有的网格背板中网格层与白色反光层的高度不一致导致产品瑕疵率高,且反光层的反射效果较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网格背板的制备方法,该网格背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在第一透明基材层的第一表面涂覆光刻组合物,形成预固化涂层;使与网格区域对应的预固化涂层进行第一次固化,形成网格层;在各网格层之间的间隙中加入反射材料,并进行第二次固化,得到网格背板。进一步地,以占光刻组合物的重量百分含量计,反射材料的用量为0.001~1%。进一步地,反射材料包括反射颗粒物;优选地,反射颗粒物选自钛白粉和/或玻璃微珠,且钛白粉的粒径为0.1~1μm,玻璃微珠的粒径为1~10μm;更优选地,玻璃微珠选自镀锌玻璃微珠、镀银玻璃微珠和镀铝玻璃微珠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地,制备方法还包括:在喷入反射材料之后,将第一光聚合单体和第一光引发剂喷入各网格层之间的间隙中,或者将反射材料与第一光聚合单体和第一光引发剂混合后再喷入各的网格层之间的间隙中。进一步地,上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在第一透明基材层的另一表面上涂覆光固化涂料或热固化涂料并进行第三次固化,形成空气侧结构层;或上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在第一透明基材层的另一表面上涂覆胶粘剂,形成胶粘剂层;在胶粘剂层的远离第一透明基材层的一侧设置第二透明基材层,以形成空气侧结构层。进一步地,第一透明基材层的厚度为50~300μm,优选为150~280μm;网格层的厚度为5~15μm,空气侧结构层的厚度为10~25μm。进一步地,按重量份计,光刻组合物包括40~70份树脂低聚物、20~50份第二光聚合物单体和0.1~10份第二光引发剂;优选地,以光刻组合物的总重量按100份计,光刻组合物还包括0.1~5份无机填料、0.01~3份紫外助剂、0.01~1份分散剂、0.01~1份流平剂、0.01~1份附着力促进剂。进一步地,在进行第一次固化过程、第二次固化过程或第三次固化过程之前,制备方法还包括先进行烘干处理,且烘干处理的温度选自80~150℃,固化时间选自1~10min。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网格背板,该网格背板采用本申请提供的制备方法制成。本申请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包括网格背板,网格背板包括本申请提供的网格背板。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上述制备方法中,先在第一透明基材层的第一表面涂覆光刻组合物,形成预固化涂层。通过第一固化,仅使与网格区域对应的部分固化,形成网格层;而网格层之间的间隙对应的光刻组合物仍处于未固化状态。向上述未固化的光刻组合物中加入反射材料,在未固化的光刻组合物的自流平性作用下,网格层间隙中的光刻组合物和反射材料经过第二次固化后,能够形成与网格层相同的高度。因而采用上述方法制得的网格背板具有较低的瑕疵率。同时上述制备过程中,仅需要在网格区域的间隙中加入反射材料,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其用量,从而有利于提高网格背板的反光效果。同时,上述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能够实现工业化生产,因而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综上所述,采用上述方法制得的网格背板具有瑕疵率低、反光效果好,且工艺简单、成本低,易于工业化等优点。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典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网格背板的俯视图;以及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典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网格背板的正视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第一透明基材层;20、预固化涂层;21、网格区域;22、间隙区。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正如
技术介绍
所描述的,现有的网格背板中网格层与白色反光层的高度不一致导致产品瑕疵率高,且反光层的反射效果较差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网格背板的制备方法,该网格背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在第一透明基材层的第一表面涂覆光刻组合物,形成预固化涂层;使与网格区域对应的预固化涂层进行第一次固化,同时形成网格层;在各网格层之间的间隙中加入反射材料,并进行第二次固化,得到网格背板。上述制备方法中,先在第一透明基材层的第一表面涂覆光刻组合物,形成预固化涂层。通过第一固化,仅使与网格区域对应的部分固化,形成网格层;而网格层之间的间隙对应的光刻组合物仍处于未固化状态。向上述未固化的光刻组合物中加入反射材料,在未固化的光刻组合物的自流平性作用下,网格层间隙中的光刻组合物和反射材料经过第二次固化后,能够形成与网格层相同的高度。因而采用上述方法制得的网格背板具有较低的瑕疵率。同时上述制备过程中,仅需要在网格层的间隙中加入反射材料,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其用量,从而有利于提高网格背板的反光效果。同时,上述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能够实现工业化生产,因而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综上所述,采用上述方法制得的网格背板具有瑕疵率低、反光效果好,且工艺简单、成本低,易于工业化等优点。结合图1和2,一种优选的网格背板的制备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网格背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背板的制备方法包括:/n在第一透明基材层的第一表面涂覆光刻组合物,形成预固化涂层;/n使与网格区域对应的所述预固化涂层进行第一次固化,形成网格层;/n在各所述网格层之间的间隙中加入反射材料,并进行第二次固化,得到所述网格背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格背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背板的制备方法包括:
在第一透明基材层的第一表面涂覆光刻组合物,形成预固化涂层;
使与网格区域对应的所述预固化涂层进行第一次固化,形成网格层;
在各所述网格层之间的间隙中加入反射材料,并进行第二次固化,得到所述网格背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格背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占所述光刻组合物的重量百分含量计,所述反射材料的用量为0.00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格背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材料包括反射颗粒物;
优选地,所述反射颗粒物选自钛白粉和/或玻璃微珠,且所述钛白粉的粒径为0.1~1μm,所述玻璃微珠的粒径为1~10μm;
更优选地,所述玻璃微珠选自镀锌玻璃微珠、镀银玻璃微珠和镀铝玻璃微珠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网格背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在喷入所述反射材料之后,将第一光聚合单体和第一光引发剂喷入各所述网格层之间的间隙中,或者将反射材料与第一光聚合单体和第一光引发剂混合后再喷入各所述的网格层之间的间隙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格背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透明基材层的另一表面上涂覆光固化涂料或热固化涂料并进行第三次固化,形成空气侧结构层;或
所述制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志英李伟杰周光大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福斯特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