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明显示面板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41013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透明显示面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透明显示面板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玻璃基板,玻璃基板的一侧面上依次层叠设有金属栅极层、栅极绝缘层、有源层、蚀刻阻挡层、金属源漏极层、缓冲层、遮光层、平坦层和电极层,缓冲层与平坦层之间设有两个以上的纳米材料颗粒,两个以上的纳米材料颗粒围绕在遮光层周围,纳米材料颗粒与上下叠层形成光的折射面可改变侧边照射进器件的光线方向角度,使OLED发光器件发出的光不会照射在有源层上,稳定了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的电子迁移率,使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均匀供给电流和电压,并且随着纳米材料颗粒的加入,可减小遮光层的面积,增加透明区域的面积,从而提高了显示屏整体的透明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明显示面板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透明显示面板
,特别涉及一种透明显示面板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有机发光二极管(英文全称为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缩写为OLED)显示器具备低功耗,宽视角,响应速度快,超轻期薄,抗震性好等特点,使用温度范围宽,可实现柔性显示与大面积全色显示等诸多优点,被业界公认为是最有发展潜力的显示装置;在随着市场的需求和人们视觉感官效果的提高,透明OLED显示器作为可以显示画面后方背景的显示技术,满足虚拟显示和真实环境之间交互的需求,催生了透明显示的发展;透明OLED显示器是由OLED发光器件和TFT薄膜晶体管组成,OLED器件包含阳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有机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与阴极;OLED器件发光机理是通过电子和空穴这两种载流子注入有机发光层并在有机发光层内复合发光;透明显示真正的难点不仅要把器件的材料换成高透率的基材,而且需要将数百万个微小的像素变的足够透明,当然常用的方法是在原有的红绿蓝白四像素上引入透明子像素,当无数这样的透明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明显示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基板,所述玻璃基板的一侧面上依次层叠设有金属栅极层、栅极绝缘层、有源层、蚀刻阻挡层、金属源漏极层、缓冲层、遮光层、平坦层和电极层;/n所述蚀刻阻挡层上开设有第一过孔,在所述透明显示面板结构的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一过孔对应有源层的位置设置,所述第一过孔中填充有金属源漏极层,所述第一过孔中填充的金属源漏极层与有源层接触;/n所述缓存层中开设有第二过孔,在所述透明显示面板结构的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二过孔对应金属源漏极层的位置设置;/n所述平坦层中开设有第三过孔,所述第三过孔与第二过孔相对设置且相通,所述第三过孔和第二过孔中均填充有电极层,所述第二过孔中填充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明显示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基板,所述玻璃基板的一侧面上依次层叠设有金属栅极层、栅极绝缘层、有源层、蚀刻阻挡层、金属源漏极层、缓冲层、遮光层、平坦层和电极层;
所述蚀刻阻挡层上开设有第一过孔,在所述透明显示面板结构的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一过孔对应有源层的位置设置,所述第一过孔中填充有金属源漏极层,所述第一过孔中填充的金属源漏极层与有源层接触;
所述缓存层中开设有第二过孔,在所述透明显示面板结构的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二过孔对应金属源漏极层的位置设置;
所述平坦层中开设有第三过孔,所述第三过孔与第二过孔相对设置且相通,所述第三过孔和第二过孔中均填充有电极层,所述第二过孔中填充的电极层与金属源漏极层接触,所述缓冲层与平坦层之间还设有两个以上的纳米材料颗粒,两个以上的所述纳米材料颗粒围绕在遮光层周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显示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材料颗粒的形状为圆形,所述纳米材料颗粒的直径范围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显示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孔的数量为两个,在所述透明显示面板结构的水平方向上,两个所述第一过孔对称设置在有源层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显示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层的厚度范围为0.1μm-0.3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显示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层的厚度范围为0.03μm-0.06μm。


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显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质康乔小平苏智昱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