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立铭专利>正文

窗帘拉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401 阅读:1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设置于窗帘上轨座一端的窗帘拉线装置,其具有第一拉线和第二拉线,该第一拉线的一端连接有一中空本体,该中空本体为管状,其内部设有穿孔,于该穿孔中穿置第二拉线,该第二拉线与第一拉线为纵轴向相对并列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达到迅速识别拉线、便于窗帘收展操作且可避免拉线相互缠绕的有益效果,适用于各式窗帘。(*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窗帘构件,特别是关于一种窗帘拉线装置。技术背景现今市面上见及有各种不同样式的窗帘,例如罗马窗帘、百叶窗帘、 百折窗帘等。 一般窗帘的配置如图l所示,窗帘A的拉线装置包括有两条拉绳A21,通过该两拉绳A21可拉动窗帘叶片组A2向上巻收或下降展开, 从而达到收展窗帘A以遮蔽阳光或起装饰作用。两条拉绳A21均下垂置于 上轨座A1的一端,在实际使用时会产生有以下许多问题该窗帘A欲巻 收或展开时, 一时较难迅速分辨该选用哪一条拉绳A21,经常会分别试拉 两条拉绳A21后才能作出决定,以致增加了操作的麻烦,此外不用时两条 拉绳A21极易发生纠结、缠绕的情况(如图2所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窗帘拉线装置操作麻烦、易于缠绕的缺陷,提供一种窗帘拉线装置,其可迅速识别不同拉线,同时不会产生纠缠的情况。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窗帘拉线装置,设置于窗帘上轨座的一端,其具有第一拉线和第二拉线,该第一拉线的一端连接有一中空本体,该中空本体的内部贯穿设置该第二拉线。本技术所述的窗帘拉线装置,其第一拉线连接于中空本体的顶部 之上,该中空本体为管状,其内部设有穿孔,于该穿孔中穿置第二拉线, 该第二拉线与第一拉线为纵轴向相对并列设置与现有窗帘拉线装置相比较,本技术将一具有穿孔的中空本体连 接于一根窗帘拉线上,而另一拉线穿置于中空本体的穿孔中,从而使操作 者能很快识别作用不同的拉线,便于窗帘收展操作,同时两拉线还不易发 生纠结和缠绕。附图说明图l为公知窗帘的示意图。图2为公知窗帘拉线装置的两条拉绳产生纠结缠绕的状态图。图3为本技术的外观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巻收过程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展开过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先请参阅图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窗帘拉线装置10设置于窗帘20 上轨座21的一端,其设有第一拉线12和第二拉线13,在图示的较佳实施 例中,本技术所述窗帘拉线装置10的第一拉线12的一端121连接有 --管状中空本体11,该中空本体11的顶部111连接着第一拉线12的端部 121,该第一拉线12可由一体成型的中空本体11顶部111向上延伸形成。 所述中空本体11为一塑料管状结构物或以细线编织而成的管状结构物,其 内部设有穿孔113,于穿孔113中穿置有与第一拉线12纵轴向相对并列的 第二拉线13,该第二拉线13的一端131自中空本体11的顶部111穿入, 由中空本体11的底部112穿出。如图4及图5所示,本技术所述窗帘拉线装置10可应用于罗马窗 帘、百叶窗帘、百折窗帘等各式窗帘20上。该窗帘20主要包括有上轨座 21、窗帘叶片组22及下轨座23等构件,该上轨座21 —侧延伸连接具有第一、第二拉线12和13的窗帘拉线装置10。组装时可预先准备一中空本体 11,该中空本体11具有一相对且接近上轨座21的顶部111、 一远离上轨座 21的底部112及一纵向贯穿中空本体11的穿孔113;再将第一拉线12的 一端121与中空本体11的顶部111连接,另将第二拉线13的一端131呈 纵轴方向穿套于中空本体11的穿孔113之中,并伸出于该中空本体11的 底部112之外。藉此,使用者可正确选用与窗帘叶片组22连接的第一拉线 12或第二拉线13,从而迅速且准确地进行巻收或展开窗帘20的操作。由上述对本技术窗帘拉线装置10的结构特征及装设方式的说明得 知,其主要优点在于-1. 组装便利、便于识别和操作该窗帘拉线装置10进行组装时,使用 者仅需事先准备一中空本体ll,再分别于其顶部连接第一拉线12,以及于 其内部穿孔中穿置与第一拉线12纵轴向相对并列的第二拉线13即可。因 此,使用者可有效迅速地识别并选用第一拉线12或第二拉线13,节省了试 拉时间,增加了使用的便利性。2. 实现了拉线的定位该窗帘拉线装置10配置使用后,第一拉线12 和第二拉线13为纵轴向相对并列设置,达到了很好的定位,使其之间不会 相互纠结缠绕。由以上的说明可知,本技术所述的窗帘拉线装置10应用于窗帘20 后,确可达到迅速识别、便于操作且可避免拉线缠绕的效果,因此适用于 各式窗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窗帘拉线装置,设置于窗帘(20)上轨座(21)的一端,其特征在于:该拉线装置(10)具有第一拉线(12)和第二拉线(13),该第一拉线(12)的一端(121)连接有一中空本体(11),该中空本体(11)的内部贯穿设置该第二拉线(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窗帘拉线装置,设置于窗帘(20)上轨座(21)的一端,其特征在于该拉线装置(10)具有第一拉线(12)和第二拉线(13),该第一拉线(12)的一端(121)连接有一中空本体(11),该中空本体(11)的内部贯穿设置该第二拉线(13)。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拉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线(12) 连接于中空本体(11)的顶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立铭
申请(专利权)人:郑立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