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闸阀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3977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式闸阀结构,包括连接管、支撑座、控制阀以及驱动装置,所述连接管为内部空腔圆柱形结构,且连接管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连接套,所述连接管外表面设有支撑臂,支撑臂呈U型结构,连接管设于支撑臂U型结构内部,且支撑臂通过支撑座与连接管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设于连接管外表面顶部,支撑座顶部两侧分别设有控制阀和驱动装置,控制阀与驱动装置成对立状固定连接于支撑座顶部,控制阀通过固定栓与支撑柱顶部固定连接,控制阀为柱形结构,且固定栓固定连接于控制阀外表面,该可调式闸阀结构,不仅有效的提升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有效的提升了闸阀的使用寿命,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式闸阀结构
本技术涉及闸阀
,具体为一种可调式闸阀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闸阀主要由闸板和阀杆是两个部件组成,并通过螺纹杆使其闸板和阀杆固定连连接,闸板通过螺纹杆实现螺旋运动,通过阀杆实现闸板上下移动,实现管道的开关效果。现有技术中一种可调式闸阀结构所具有的缺点不足:1、传统的闸阀主要连接管固定连接,且闸板、阀杆以及螺纹杆在阀体内直接接触介质,长时间后闸板、阀杆以及螺纹杆容易被腐蚀,阀杆无法推动闸板上下移动,进一步导致无法实现正常的开关功能。2、传统的闸阀主要由闸板以及阀杆组成,阀杆推动闸板上下移动,实现闸阀的开关功能,且通过对闸板上设置过滤网实现对管道内的介质进行过滤,杂质被阻隔在闸板一侧,长时间使用后,过滤网容易被堵塞,工作人员需要不定时对过滤网杂质进行清理,由于阀体是密封,工作人员需要对连接管上端进行关闭,再通过将阀体拆卸,然后对过滤网上的杂质进行清理,操作复杂的,同时,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式闸阀结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阀杆以及螺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式闸阀结构,包括连接管(1)、支撑座(2)、控制阀(4)以及驱动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为内部空腔圆柱形结构,且连接管(1)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连接套,所述连接管(1)外表面设有支撑臂(3),支撑臂(3)呈U型结构,连接管(1)设于支撑臂(3)U型结构内部,且支撑臂(3)通过支撑座(2)与连接管(1)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2)设于连接管(1)外表面顶部,且支撑座(2)顶部两侧分别设有控制阀(4)和驱动装置(6),所述控制阀(4)与驱动装置(6)成对立状固定连接于支撑座(2)顶部,控制阀(4)通过固定栓(5)与支撑柱顶部固定连接,控制阀(4)为柱形结构,且固定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式闸阀结构,包括连接管(1)、支撑座(2)、控制阀(4)以及驱动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为内部空腔圆柱形结构,且连接管(1)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连接套,所述连接管(1)外表面设有支撑臂(3),支撑臂(3)呈U型结构,连接管(1)设于支撑臂(3)U型结构内部,且支撑臂(3)通过支撑座(2)与连接管(1)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2)设于连接管(1)外表面顶部,且支撑座(2)顶部两侧分别设有控制阀(4)和驱动装置(6),所述控制阀(4)与驱动装置(6)成对立状固定连接于支撑座(2)顶部,控制阀(4)通过固定栓(5)与支撑柱顶部固定连接,控制阀(4)为柱形结构,且固定栓(5)固定连接于控制阀(4)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闸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包括第一外壳(7)以及阀门槽(8),所述第一外壳(7)为内部空腔圆柱形结构,且第一外壳(7)一侧开设有通孔,通孔贯穿至第一外壳(7)另一端,所述第一外壳(7)内壁呈凸起状,且阀门槽(8)设于第一外壳(7)内部,并与第一外壳(7)内部凸起部分固定连接,所述阀门槽(8)呈弧形结构,且阀门槽(8)一侧开设有通孔,阀门槽(8)一侧开设有的通孔与第一外壳(7)内部相通,且阀门槽(8)顶部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壁与阀门槽(8)一侧开设有通孔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闸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6)包括第二外壳(9)以及转向装置(10),所述第二外壳(9)为无底状柱形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雪根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诚嵘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