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钮换挡器的换挡力感机构及旋钮换挡器
本技术涉及换挡器
,特别涉及一种旋钮换挡器换挡力感机构,同时,本技术也涉及具有以上换挡力感机构的旋钮换挡器。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电子换挡器主要为挡杆式,其操纵方式和传统的机械式换挡器相近,因而在舒适性、操纵感等方面正变得难以满足所有用户的使用需求,基于此,旋钮式换挡器因其换挡方式新颖、科技感强,逐渐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目前,旋钮换挡器提供挡位感的机构,仍多为借鉴挡杆式换挡器,且一般采用配合安装在芯杆孔内的挡位芯杆与弹簧,在换挡时芯杆一端在挡位块上滑动从而产生换挡感。不过对于挡位较多的多稳态旋钮换挡器,由于其尺寸相较挡杆式换挡器更为小巧,为避免挡位芯杆和旋转部件等晃动,在设计时公差和装配精度等就需严格控制,因而会造成生产成本较高。此外,针对于挡位芯杆与弹簧的配合机构,弹簧和挡位芯杆在较小的芯杆孔内配合间隙小,在每次运动过程中,由于压缩弹簧与衬套和换挡杆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微小的间隙晃动也会引起噪音,再加上要有过量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钮换挡器的换挡力感机构,设于换挡器壳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器壳体包括顶部构造有安装柱筒(101)的底壳,以及连接于所述底壳顶部的压装盖(3),并对应于所述安装柱筒(101),于所述压装盖(3)上开设有通孔(301),且所述换挡力感机构包括:/n换挡力感应圈(4),转动套设于所述安装柱筒(101)上,所述换挡力感应圈(4)具有夹设于所述压装盖(3)和所述底壳之间的感应环(402),以及由所述通孔(301)穿出的操纵端(404),相对于所述操纵端(404),于所述换挡力感应圈(4)的另一端形成有操纵力传动部,且所述感应环(402)的面向所述底壳的一侧端面被构造为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钮换挡器的换挡力感机构,设于换挡器壳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器壳体包括顶部构造有安装柱筒(101)的底壳,以及连接于所述底壳顶部的压装盖(3),并对应于所述安装柱筒(101),于所述压装盖(3)上开设有通孔(301),且所述换挡力感机构包括:
换挡力感应圈(4),转动套设于所述安装柱筒(101)上,所述换挡力感应圈(4)具有夹设于所述压装盖(3)和所述底壳之间的感应环(402),以及由所述通孔(301)穿出的操纵端(404),相对于所述操纵端(404),于所述换挡力感应圈(4)的另一端形成有操纵力传动部,且所述感应环(402)的面向所述底壳的一侧端面被构造为呈波浪形的感应面(405);
换挡力触发组件,设于形成在所述底壳上的安装孔(105)内,所述安装孔(105)为盲孔结构,并正对于所述感应面(405)设置,且所述换挡力触发组件具有设于所述安装孔(105)内的弹簧(6),以及由所述弹簧(6)顶推而滑动设于所述安装孔(105)中的子弹头(5),所述子弹头(5)的一端为与所述感应面(405)抵接的球头端(502),所述子弹头(5)的另一端供所述弹簧(6)嵌入,并构造有呈环状间隔均布的多个弹片(501),所述子弹头(5)经各所述弹片(501)与所述安装孔(105)的内壁滑动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换挡器的换挡力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盖(3)的底面上具有对应于所述感应环(402)设置的压接面(306),且所述压接面(306)上构造有呈环状间隔分布的多个凸起(307),所述凸起(307)与所述感应环(402)相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换挡器的换挡力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力传动部为构造于所述换挡力感应圈(4)上的齿轮结构(4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换挡器的换挡力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力触发组件为环所述换挡力感应圈(4)的周向间隔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守谦,王金龙,王乐乐,娄明园,蔡静,
申请(专利权)人:曼德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