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复合式压裂采气井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3802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复合式压裂采气井口装置,涉及油田开采技术领域,包括油管头,所述油管头顶部依次连接有悬挂器、连接管、法兰盘、第一出油管、开关控制阀、第二出油管、压力调节阀及第三出油管,所述压力调节阀通过回流管与所述第二出油管连通,所述第二出油管外接卸压管,且所述卸压管进油端端处设有卸压阀,所述悬挂器包括壳体、支撑板及壳体与支撑板之间设有的垫片,所述壳体侧端壁上均匀开有缓冲腔,所述缓冲腔内均设有缓冲活塞且均注入有缓冲液,所述垫片对应所述缓冲腔位置均开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均竖直设有缓冲杆,所述通孔内且位于所述缓冲杆外部均套有缓冲弹簧。该装置具有缓冲且恒压供油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复合式压裂采气井口装置
本技术涉及油田开采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复合式压裂采气井口装置。
技术介绍
井口装置组成材料有管头、防喷器组等,作用控制气、液流体压力和方向,包括采油树、采气树。采气井口装置通常布设于油气田现场,现有悬挂器存在一定的缺陷,在压裂作业时悬挂器很可能会对井口造成很大的冲击作用,从而影响采气井口的使用寿命。现有采气井口装置无法实现恒压供油,供油压强过小会使得装置工作效率降低,供油压强过大可能会对装置自身造成破坏。因此,现在需要一种新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复合式压裂采气井口装置,该装置具有很好的缓冲作用,解决了在压裂作业时由于悬挂器存在的一定缺陷,而可能会对井口造成损害,从而影响采气井口的使用寿命的问题,实现恒压供油,在保障装置使用寿命的同时,也保障了装置的工作效率。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复合式压裂采气井口装置,包括油管头,所述油管头顶部连接有悬挂器,所述悬挂器顶部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顶部设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顶部插接有第一出油管,所述第一出油管顶部连接有开关控制阀,所述开关控制阀顶部连接有第二出油管,所述第二出油管顶部连接有压力调节阀,所述压力调节阀出液端外接第三出油管,所述压力调节阀回流端通过回流管与所述第二出油管连通,所述第二出油管外接卸压管,且所述卸压管进油端端处设有卸压阀,所述悬挂器包括壳体、支撑板及壳体与支撑板之间设有的垫片,所述壳体侧端壁上均匀开有缓冲腔,所述缓冲腔内均设有缓冲活塞,所述缓冲腔内均注入有缓冲液,所述垫片对应所述缓冲腔位置均开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均竖直设有缓冲杆,所述通孔内且位于所述缓冲杆外部均套有缓冲弹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缓冲杆均一端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另一端活动伸进所述缓冲腔内,所述缓冲杆伸进端端部与所述缓冲活塞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活塞上均分别均匀密集开有透液孔,所述第三出油管外接有压力表。缓冲杆活动贯穿壳体侧端壁伸进缓冲腔位置处内端壁上均设有密封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缓冲弹簧固定端端部均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对应所述垫片位置另一侧端端壁上且对应所述通孔位置均开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内均拧入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拧入端端部与所述缓冲弹簧伸缩端端部之间均设有牵引绳,所述调节螺栓非拧入端端部均套有手动杆。缓冲弹簧伸缩端端部抵触壳体外端壁且与壳体外端壁之间为非固定连接关系,支撑板上开有穿线孔,穿线孔便于牵引绳的运动。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该装置通过缓冲液及弹簧实现很好的缓冲作用,解决了在压裂作业时由于悬挂器存在的一定缺陷,而可能会对井口造成损害,从而影响采气井口的使用寿命的问题;2、该装置中壳体通过弹簧实现复位,通过缓冲活塞及缓冲液可实现壳体稳定复位;3、该装置中弹簧工作数量可实现手动调控,从而实现壳体所受弹簧力力度的调控;4、通过设有的压力调节阀、回流管可实现恒压供油,在保障装置使用寿命的同时,也保障了装置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复合式压裂采气井口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所述悬挂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列表:1、油管头;2、悬挂器;3、连接管;4、法兰盘;5、第一出油管;6、开关控制阀;7、第二出油管;8、压力调节阀;9、第三出油管;10、回流管;11、卸压管;12、卸压阀;13、壳体;14、支撑板;15、垫片;16、缓冲腔;17、缓冲活塞;18、通孔;19、缓冲杆;20、缓冲弹簧;21、透液孔;22、压力表;23、调节螺栓;24、牵引绳;25、手动杆。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见图1、图2,现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功能复合式压裂采气井口装置进行说明,包括油管头1,所述油管头1顶部连接有悬挂器2,所述悬挂器2顶部设有连接管3,所述连接管3顶部设有法兰盘4,所述法兰盘4顶部插接有第一出油管5,所述第一出油管5顶部连接有开关控制阀6,所述开关控制阀6顶部连接有第二出油管7,所述第二出油管7顶部连接有压力调节阀8,所述压力调节阀8出液端外接第三出油管9,所述压力调节阀8回流端通过回流管10与所述第二出油管7连通,所述第二出油管7外接卸压管11,且所述卸压管11进油端端处设有卸压阀12,所述悬挂器2包括壳体13、支撑板14及壳体13与支撑板14之间设有的垫片15,所述壳体13侧端壁上均匀开有缓冲腔16,所述缓冲腔16内均设有缓冲活塞17,所述缓冲腔16内均注入有缓冲液,所述垫片15对应所述缓冲腔16位置均开有通孔18,所述通孔18内均竖直设有缓冲杆19,所述通孔18内且位于所述缓冲杆19外部均套有缓冲弹簧20。实施例2:参见图1、图2,现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功能复合式压裂采气井口装置进行说明,所述缓冲杆19均一端与所述支撑板14固定连接、另一端活动伸进所述缓冲腔16内,所述缓冲杆19伸进端端部与所述缓冲活塞17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活塞17上均分别均匀密集开有透液孔21,所述第三出油管9外接有压力表22。实施例3:参见图2,现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功能复合式压裂采气井口装置进行说明,所述缓冲弹簧20固定端端部均与所述支撑板14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4对应所述垫片15位置另一侧端端壁上且对应所述通孔18位置均开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内均拧入有调节螺栓23,所述调节螺栓23拧入端端部与所述缓冲弹簧20伸缩端端部之间均设有牵引绳24,所述调节螺栓23非拧入端端部均套有手动杆25。本技术还可以将实施例2、3所述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个与实施例1组合形成新的实施方式。工作原理:该装置中悬挂器的结构设计可实现很好的缓冲作用。悬挂器在压裂作业时所产生的压力会使得壳体下移,由于缓冲杆为定位设置,壳体下移会使得缓冲活塞沿缓冲腔高度方向上移,缓冲腔内注有缓冲液,缓冲液通过透液孔,可实现很好的缓冲作用。壳体下移会使得缓冲弹簧压缩,缓冲弹簧也可实现很好的缓冲作用。缓冲弹簧向上的推力可实现壳体上移恢复到原位,且此时缓冲活塞在缓冲腔内运动,缓冲液通过透液孔,使得壳体稳定复位。手动转动手动杆可带动调节螺栓转动,调节螺栓转动与螺栓槽配合可实现拧入或拧出。调节螺栓拧出,通过牵引绳可带动缓冲弹簧压缩,缓冲弹簧压缩可使得其不参与缓冲工作;调节螺栓拧入,通过牵引绳可使得缓冲弹簧复位,缓冲弹簧复位使得其参与缓冲工作。调节螺栓的转动,可实现缓冲弹簧压缩程度的调控,实现缓冲弹簧是否处于缓冲工作的调控,从而可以实现壳体所受弹簧力力度的调控。开关控制阀实现第一出油管导油的开启或关闭。压力调节阀用于调控第二出油管出油端处压强,实现第三出油管内导油量的控制,设有的压力表用于测定第三出油管内部油液压强。当第二出油管出油量过多时,会使得第二出油管出油端压强高于压力调节阀的设定值,所多余的油量将通过压力调节阀回流端、回流管导入第二导流管内,实现恒压供油。设有的卸压管、卸压阀实现第二出油管卸压所用,避免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复合式压裂采气井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管头(1),所述油管头(1)顶部连接有悬挂器(2),所述悬挂器(2)顶部设有连接管(3),所述连接管(3)顶部设有法兰盘(4),所述法兰盘(4)顶部插接有第一出油管(5),所述第一出油管(5)顶部连接有开关控制阀(6),所述开关控制阀(6)顶部连接有第二出油管(7),所述第二出油管(7)顶部连接有压力调节阀(8),所述压力调节阀(8)出液端外接第三出油管(9),所述压力调节阀(8)回流端通过回流管(10)与所述第二出油管(7)连通,所述第二出油管(7)外接卸压管(11),且所述卸压管(11)进油端端处设有卸压阀(12),所述悬挂器(2)包括壳体(13)、支撑板(14)及壳体(13)与支撑板(14)之间设有的垫片(15),所述壳体(13)侧端壁上均匀开有缓冲腔(16),所述缓冲腔(16)内均设有缓冲活塞(17),所述缓冲腔(16)内均注入有缓冲液,所述垫片(15)对应所述缓冲腔(16)位置均开有通孔(18),所述通孔(18)内均竖直设有缓冲杆(19),所述通孔(18)内且位于所述缓冲杆(19)外部均套有缓冲弹簧(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复合式压裂采气井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管头(1),所述油管头(1)顶部连接有悬挂器(2),所述悬挂器(2)顶部设有连接管(3),所述连接管(3)顶部设有法兰盘(4),所述法兰盘(4)顶部插接有第一出油管(5),所述第一出油管(5)顶部连接有开关控制阀(6),所述开关控制阀(6)顶部连接有第二出油管(7),所述第二出油管(7)顶部连接有压力调节阀(8),所述压力调节阀(8)出液端外接第三出油管(9),所述压力调节阀(8)回流端通过回流管(10)与所述第二出油管(7)连通,所述第二出油管(7)外接卸压管(11),且所述卸压管(11)进油端端处设有卸压阀(12),所述悬挂器(2)包括壳体(13)、支撑板(14)及壳体(13)与支撑板(14)之间设有的垫片(15),所述壳体(13)侧端壁上均匀开有缓冲腔(16),所述缓冲腔(16)内均设有缓冲活塞(17),所述缓冲腔(16)内均注入有缓冲液,所述垫片(15)对应所述缓冲腔(16)位置均开有通孔(18),所述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启春
申请(专利权)人:建湖县鸿达阀门管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