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箭形止回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9604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箭形止回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箭形止回阀,包括阀体、顶杆、阀芯和定位件,阀体内具有容纳腔,阀芯和定位件位于容纳腔内,顶杆从阀体的顶壁伸入容纳腔内,顶杆的底端与阀芯的顶端抵接;定位件套设在顶杆外侧,以使顶杆沿阀体的轴向延伸,且顶杆和阀芯可沿顶杆的轴向同步移动,以使阀芯打开或封闭容纳腔内形成的液体流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箭形止回阀的对位准确,工作性能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箭形止回阀
本技术涉及油气钻井内防喷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箭形止回阀。
技术介绍
箭形止回阀是油田在钻井过程中必备的一种钻杆内防喷工具之一,它的结构形式很多,国内外产品一般有碟式、浮球式和筒式几种。使用时将其安装在井口钻具上,当起钻时,如果发生井涌(溢流),箭形止回阀可以阻止高压油气、泥浆等从钻具内喷出或钻井液从井底回流,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紧急情况下,箭形止回阀可应急抢装在钻具上。用于抢装作业的箭形止回阀,包括阀体和顶开装置,顶开装置上设有顶开杆,顶开装置安装在阀体上,且顶开杆预先顶开阀体内的阀芯。使用时,将带顶开装置的箭形止回阀安装在井口钻具上,将阀体下部与钻具连接紧固,将顶开杆上的定位螺丝拧松;当发生井涌等回流现象时,在井内压力作用下,阀芯压紧阀座,液体不能通过箭形止回阀向上流,以截断钻具内通道,起到钻具内防喷的目的。但是,由于顶开装置在顶开阀芯时,经常出现顶开杆偏心不能和阀芯对中的现象,顶开杆下压错位与阀芯卡死,导致箭形止回阀不能正常工作,无法保障钻井现场井控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箭形止回阀,箭形止回阀的对位准确,工作性能较好。本技术提供一种箭形止回阀,该箭形止回阀包括阀体、顶杆、阀芯和定位件,阀体内具有容纳腔,阀芯和定位件位于容纳腔内,顶杆从阀体的顶壁伸入容纳腔内,顶杆的底端与阀芯的顶端抵接;定位件套设在顶杆外侧,以使顶杆沿阀体的轴向延伸,且顶杆和阀芯可沿顶杆的轴向同步移动,以使阀芯打开或封闭容纳腔内形成的液体流道。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阀体的顶壁开设有与阀芯同轴的安装孔,定位件上设有定位孔,定位孔与安装孔同轴。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阀体包括上阀体和下阀体,上阀体的下端和下阀体的上端连接共同形成容纳腔;顶杆连接在上阀体上,阀芯位于下阀体内。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定位件连接于上阀体的下端。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定位件包括连接部和安装部,连接部与上阀体的内壁连接,安装部连接在连接部的背离上阀体的一侧。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安装部的横截面积小于连接部的横截面积。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顶杆上具有止挡部,止挡部位于阀体的顶壁和定位件之间,且止挡部的横截面积大于安装孔和定位孔的横截面积。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下阀体内还设置有阀座,阀芯安装在阀座上,阀座上开设有通孔,阀芯穿过通孔与顶杆抵接。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阀座具有开口朝向下阀体的底部的容纳槽,阀芯包括阀杆和连接在阀杆上的封堵部,阀杆的上端穿设于通孔内,阀杆轴向移动带动封堵部靠近或远离容纳槽的开口。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下阀体内还设置有支承座,支承座位于阀座下方,阀杆的下端伸入支承座内,封堵部与支承座之间的阀杆的外壁套设有弹性件。本技术提供的箭形止回阀,通过在阀体的容纳腔内设置定位件,定位件套在顶杆外侧,通过定文件和阀体顶壁的共同作用,可对顶杆进行限位,使顶杆保持沿阀体的轴向延伸;在顶杆沿阀体的轴向上下移动的过程中,由于定位件的限位作用,顶杆保持始终沿阀体的轴向移动,不会出现偏斜、错位现象,顶杆始终能够对正其下方的阀芯,阀芯与顶杆沿阀体的轴向同步移动;这样不会由于顶杆的偏心而与阀芯错位,不会产生顶杆卡死阀芯的现象,以此保证顶杆能够正常顶开阀芯,阀芯也能正常复位,从而保证箭形止回阀工作时的可靠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箭形止回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箭形止回阀在打开状态时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箭形止回阀在关闭状态时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定位件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定位件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箭形止回阀;11-阀体;111-上阀体;1111-安装孔;1112-螺纹孔;1113-进液孔;1114-台阶面;112-下阀体;113-容纳腔;12-顶杆;121-止挡部;13-阀芯;131-阀杆;132-封堵部;133-弹性件;14-定位件;141-连接部;142-安装部;143-定位孔;15-阀座;151-通孔;152-容纳槽;16-支承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箭形止回阀是钻井过程中的一种重要防喷工具,能防止井下溢流从钻具内喷出,防止井喷事故,减少泥浆的损失和保持钻台的清洁。箭形止回阀用以安装在钻杆和钻头之间防止钻井液从井底回流。该工具同其他结构形式的回压阀相比,具有强度高、耐压高、安全可靠等优点。箭形止回阀的本体是一个转换接头,其它零件安装在接头内空中。箭形止回阀可以在即将发生溢流、井涌或正循环停止等紧急情况下,应急抢装在钻具上。箭形止回阀在备用状态下,接头上安装的顶开装置会预先顶开箭形阀芯,并且可以用定位螺钉等紧固件固定顶开杆,使顶开杆保持在顶开箭形阀芯的位置,此时,钻井液可以无压降的通过箭形止回阀。当将箭形止回阀安装到井口钻具上时,将箭形止回阀与钻具连接固定,保证箭形止回阀的稳定性。例如,箭形止回阀和钻具通过螺纹连接,将箭形止回阀下部与钻具之间连接通过螺纹连接紧固。之后将顶开杆上的定位螺钉拧松。当发生回流时,在井压作用下,箭形阀芯紧压阀座,液体不能通过箭形止回阀向上流;而当钻井液正常循环时,箭形阀芯下落,箭形阀芯和阀座之间具有间隙,钻井液可无压降的通过箭形止回阀。目前,在钻井现场,箭形止回阀的顶开装置在顶开箭形阀芯时,经常出现由于顶开杆偏心不能和箭形阀芯对中的情况,顶杆在下压箭形阀芯的过程中错位,导致顶杆和箭形阀芯卡死,进而导致箭形止回阀不能正常工作,出现顶杆无法顶开阀芯或阀芯不能正常复位紧压阀座的现象。在钻井过程中,箭形止回阀的上述故障,会给井控安全埋下极大的隐患。为了防止顶开装置的顶杆在与箭形阀芯对中时出现偏心、错位的现象,保证顶杆能够顺利顶开阀芯,阀芯能够正常复位压紧阀座,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箭形止回阀,以提高箭形止回阀的工作可靠性。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箭形止回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箭形止回阀在打开状态时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箭形止回阀在关闭状态时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定位件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定位件的俯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箭形止回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顶杆、阀芯和定位件,所述阀体内具有容纳腔,所述阀芯和所述定位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顶杆从所述阀体的顶壁伸入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顶杆的底端与所述阀芯的顶端抵接;/n所述定位件套设在所述顶杆外侧,以使所述顶杆沿所述阀体的轴向延伸,且所述顶杆和所述阀芯可沿所述顶杆的轴向同步移动,以使所述阀芯打开或封闭所述容纳腔内形成的液体流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箭形止回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顶杆、阀芯和定位件,所述阀体内具有容纳腔,所述阀芯和所述定位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顶杆从所述阀体的顶壁伸入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顶杆的底端与所述阀芯的顶端抵接;
所述定位件套设在所述顶杆外侧,以使所述顶杆沿所述阀体的轴向延伸,且所述顶杆和所述阀芯可沿所述顶杆的轴向同步移动,以使所述阀芯打开或封闭所述容纳腔内形成的液体流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箭形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的顶壁开设有与所述阀芯同轴的安装孔,所述定位件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安装孔同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箭形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包括上阀体和下阀体,所述上阀体的下端和所述下阀体的上端连接共同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顶杆连接在所述上阀体上,所述阀芯位于所述下阀体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箭形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连接于所述上阀体的下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箭形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包括连接部和安装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上阀体的内壁连接,所述安装部连接在所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喜伟卢俊安何勇石希天史永哲阳君奇王延民迟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