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景博专利>正文

交流稳压调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3640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交流稳压调压器属于交流电压调控装置,用于交流电压的稳压和调压,它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机在手既能交流调压又能交流稳压,单作调压器用时,能使输出的电压稳定,容易达到低电压大电流;单作稳压器用时,能做到多电压值或任意电压值的稳压;且能根本消除自耦变压式装置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技术特征是:输入、输出绕组相互隔离,且输入、输出绕组上均装有可无级变换其有效使用匝数的相应电刷滑动机构。(*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交流电压调控装置。详言之,当属具有稳压和调压双重功能的一种交流电压调控装置;也可称之为一种具有稳压功能的交流调压器或一种具有调压功能的交流稳压器。目前,一般交流电压调控装置,包括交流调压器和交流稳压器两类;流行的多为无级调控,均属自耦变压器式结构。从安全性讲,显然自耦变压器式结构有其致命缺欠由于输入、输出绕组属同一线圈,不相隔离,一是无法采取输入、输出绕组的屏蔽,二是输出绕组存在带有输入绕组高压电的不安全因素。从用途讲,目前的交流调压器不能稳压,交流稳压器不能调压,功能单调;在既需调压又需稳压的场合,须同时置备这两类设备,不但占地大、使用不便,且投资大、不经济。从目前交流调压器所能提供的电流讲,由于输入电压V1一定(如市电220V),电流I的值只取决于交流调压器的额定功率P,(即I=P/V1),在P较小的情况下,根本无法达到低电压而大电流;要想达到低电压大电流的输出,必须采用大功率交流调压器,这是很不经济的。从目前交流稳压器的功能来讲,无论自耦抽头变压器式还是自耦无级(滑动)变压器式,都只具有单一电压值(如市电220V)的稳压功能,不能单独作为多电压值或任意电压值的交流稳压器使用。本技术的任务,就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具有稳压和调压双重功能的交流电压调控装置,实现一机在手就能达到既可交流稳压又可交流调压的目的,不但占地小、使用方便,且投资少而经济;使它在单作调压器使用时,能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在低电压时容易达到大电流;使它在单作稳压器使用时,能做到多电压值或任意电压值(在可调电压范围内)的稳压;同时,使它可从根本上消除自耦变压器式装置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本技术的上述任务,可通过实施以下新技术方案来完成这一新技术方案与目前流行的交流电压调控装置一交流(无级)稳压器和交流(无级)调压器相比,其根本特点是变传统的自耦变压式结构为隔离变压器式结构,即把输入绕组与输出绕组相互隔离;在这一前提下,在输入绕组和输出绕组上均装有相应的可无级变换其有效使用匝数的电刷滑动机构。输入绕组上装有的电刷滑动机构,用来稳压,而稳压须自动进行,因此同现有技术一样,可设计或选用适当的控制电路来控制伺服电机的正反转,通过一定的传动系统使电刷(触头)在输入绕组表面平滑移动,从而及时随输入端电压V1的高低变化而无级变换输入绕组的有效使用匝数N1的多少,使V1/N1保持一常数。在输出绕组上装的电刷滑动机构,用来调压,手动调节即可,因此可凭指示电压表V的指针读数来决定手动的方向和程度,直到该读数正好是所需输出电压V2的值时为止,这时输出绕组的有效使用匝数也是一个具体的值N2。因V1/N1=V2/N2=常数,只要不再调节有效使用匝数N2,输出电压V2则恒定不变。所谓电刷滑动机构,均属现有技术或其简单组合,可适当选用或具体设计。分析本技术的技术特点,其优点或积极效果是不难看出的(1)、由于输入与输出绕组相互隔离,自然可从相本上消除原自耦变压器式装置所固有的不安全因素。(2)、由于在相互隔离的输入和输出绕组上分别装有可自动稳压和手动调压的相应电刷滑动机构,故一机在手就能实现既可交流稳压又可交流调压的目的,做到占地小、使用方便,投资少而经济。(3)、与(2)同理,在单作调压器用时,能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在单作稳压器用时,能做到多电压值或任意电压值(在可调电压范围内)的稳压。(4)、自耦变压器装置,由于输入、输出绕组属同一线圈,输出的最大电流I=P/V1;而本技术由于输入、输出绕组相互隔离,输出的最大电流I′=P/V2,作为调压器使用时,输出电压V2可以调到很小,即V2可远远小于V1,则I′可远远大于I,故低电压时容易达到大电流,不必换大功率调压器,故比原来经济得多。以下结合附图及最佳实施例的说明,把本技术方案进一步具体化附图说明图1为最佳实施例核心部分的总装俯视示意图。图2为最佳实施例核心部分的总装仰视示意图。图3为最佳实施例的电路原理示意图。图4为最佳实施例带有附加备用特征的电路原理示意图。作为一个最佳实施例,其铁芯4是由若干“E”字形矽钢片对插而成的“日”字形(或“曰”字形)铁芯。其输入绕组1是由串联于C点(绕组1的中分点或中心点)的两部分绕组构成,它们分别缠于铁芯4的左、右两侧。同输入绕组1相隔离的输出绕组2,则缠于铁芯4的中间。输出绕组2上的电刷滑动机构是最简易的手轮—螺杆—滑块—电刷系统。转动手轮12,螺杆13便同步旋转,装于螺杆13上的滑块14,则靠阴阳螺纹的啮合而沿螺杆13移动,装于滑块14下部的电刷15便在输出绕组2的表面滑动。调节手轮12的正反转,可改变电刷15在输出绕组2表面的滑动方向电刷15由④′点向端点④滑动时,输出绕组2的有效使用匝数N2增加,则输出电压V2升高;而由④′点向另一端点③滑动时,N2减少,则V2降低。V2的值可由电压表V显示。输入绕组1上的电刷滑动机构,是最简易的伺服电机—变速齿轮—螺杆—滑块—电刷系统,伺服电机5通过一对减速齿轮6使螺杆7旋转,装于螺杆7上的滑块8则沿螺杆7移动,通过连杆(或连臂)9接于滑块8左右的电刷10和电刷11便同步在输入绕组1的左右两部分的表面滑动。控制电路自动控制伺服电机5的正反转来改变电刷10和电刷11的滑动方向,并与输入电压V1的高低变化相匹配V1升高时,伺服电机5的转动使电刷10和电刷11分别向输入绕组1的端点①和②滑动,此时输入绕组1的有效使用匝数N1增加;V1降低时,伺服电机5的转动使电刷10和电刷11向输入绕组1中心点C方向滑动,此时N1减少。以此自动保持V1/N1为一常数。伺服电机5动作的控制电路原理如下控制绕组3输出的交流电压经整流桥D整流后变为正向直流电压,再经三端稳压集成器件wy1稳压而输出稳定的正向直流电压;经整流桥D整流后输出的负向直流电压再经三端稳压集成器件wy2稳压而输出稳定的负向直流电压。电容C1、C2对wy1起滤波作用,电容C3、C4对wy2起滤波作用。电阻R1将wy1输出的正电压降压。经稳压二极管wy3进一步稳压后。再经分流电阻R2和R3分别供给集成运放器IC1和IC2(在本电路中做比较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a和a′做基准参考电压。IC1和IC2的正向输入端b和b′,接受V1变化的取样电压V3。当V1等于某一规定电压值时(如市电220V),调节电位器W1抽头位置于B点,使B到零电位点O的取样电压V3等于a到O的电压V4或a′到O的电压V3,即V3=V4=V5,此时IC1和IC2无输出,三极管BG1和BG2均不导通,伺服电机(M)5不转动。电阻R4、R6和电阻R5、R7,分别起调整BG1和BG2工作点的作用。当V1升高时,V3>V4,V3>V5(V4=V5),则IC1和IC2输出正电压,BG1导通而BG2截止,伺服电机(M)5(正向)转动,带动电刷10和电刷11分别向①和②端滑动,直到V3=V4=V5时,伺服电机(M)5停转。当V1降低时,V3<V4,V3<V5,则IC1和IC2输出负电压,BG1截止而BG2导通,伺服电机(M)5(反向)转动,带动电刷10和电刷11向C点滑动,直到V3=V4=V5时,伺服电机(M)5停转。为了节约铜线,输出绕组2的匝数不宜过多,故适合于降压调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交流电压调控装置,它包括缠于铁芯上的绕组和可无级变换绕组有效使用匝数的电刷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绕组中的输入绕组和输出绕组是相互隔离的,且输入绕组和输出绕组上均装有相应的可无级变换其有效使用匝数的电刷滑动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景博郎彼得
申请(专利权)人:丁景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