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浆砌石生态护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3551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浆砌石生态护岸,其特征在于,包括浆砌石挡土墙;所述浆砌石挡土墙包括墙身(1),以及设置在墙身(1)下方的基础(2);所述墙身(1)包括本体(10)、面坡(11)、背坡(12)和墙顶(13);所述面坡(11)为干砌石层;所述干砌石层表面分布有植被(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浆砌石生态护岸,完美的利用不漏浆的部分经过河水冲刷和淤泥堆积,长出植被,既达到了保护生态的作用,又能防洪、抗冲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浆砌石生态护岸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特别是一种浆砌石生态护岸。
技术介绍
我国对的水利工程已经发展到了要还自然于河道的一个阶段,对河岸生态技术的研究从水利工程开始逐渐发展到生态水利学、生态工程学,护岸的生态化建设正在逐渐兴起,对于大型河道,植被与工程材料结合使用,就可以充分发挥生态护岸的优势;但是对于农村小型河道,想要施工方便而又起到保护河道,还自然于河道的作用,传统的浆砌石护岸不能满足要求。现用于农村河道的墙式护岸大都为传统浆砌石挡墙、混凝土挡墙,但是传统的浆砌石挡墙上沙泥难停留,比较难生长植被,只能护岸,不够生态环保;混凝土挡墙同样不够环保,并且对地基承载力要求高;而且现用于农村河道的墙式护岸大都不能兼顾便于施工、占地面积小、抗冲刷、保生态等优点,都只能保证其中一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浆砌石生态护岸,通过浆砌石层和干砌石层的结合,干砌石层上有缝隙,能够有泥沙停留,可生长植被,进行生态护岸,而浆砌石层能保证护岸的坚固性,从而实现在保障生态的同时又兼具抗冲刷能力,实现生态护岸。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一种浆砌石生态护岸,包括浆砌石挡土墙;所述浆砌石挡土墙包括墙身,以及设置在墙身下方的基础;所述墙身包括本体、面坡、背坡和墙顶;所述面坡为干砌石层;所述干砌石层表面分布有植被。以上结构,浆砌石挡土墙上设置有可分布植被的干砌石层,干砌石层经过河水冲刷和淤泥堆积,长出植被,从而实现浆砌石挡土墙的生态护岸,并且还能保持抗冲刷作用。进一步的,所述本体和背坡为浆砌石层,浆砌石层和干砌石层构成墙身;所述基础为浆砌石层。以上结构,浆砌石层的石块依靠胶结材料的粘结力、摩擦力和石块本身重量,保持建筑物稳定;同时由于石块间空隙被充塞密实,因而具有更好的整体性、密实性和强度,可以防止渗水漏水,增加抵抗侵蚀的能力;而干砌石层由于石块之间有缝隙,能够使部分泥沙停留,生长出植被,进行生态护岸。进一步的,所述干砌石层为0.2m厚。以上结构,干砌石层是由不漏浆处理得到的,不漏浆处理后的干砌石层,石层之间有缝隙,作为临河面,经过河水冲刷和淤泥堆积,为植被提供生长环境。进一步的,所述面坡采用直墙;所述背坡的坡度为1:0.3。进一步的,所述墙顶为5cm厚的混凝土层;墙顶宽60cm。以上结构,墙顶混凝土层的设置,既能加固浆砌石挡土墙,又能保持墙顶的平整。进一步的,所述墙身上设有至少一个排水管。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管为φ100排水管,排水管之间相距2.5m。进一步的,所述浆砌石挡土墙为M7.5重力式浆砌石挡土墙。进一步的,所述干砌石层的石粒径不小于40cm。以上结构,干砌石层的石粒径不小于40cm,较大粒径的石层可以容纳更多的泥沙停留,供更多植被的生长。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实施在河道两岸靠近乡村、道路或者居民房,占地影响很大的河段以及冲刷破坏特别严重的河段,采用浆砌石生态护岸,完美的利用不漏浆的部分经过河水冲刷和淤泥堆积,长出植被和草,既达到了防洪和保护生态的作用,农村垃圾不会在挡墙上停留,保证了一定的美观。2、本方案在传统的浆砌石挡墙基础上,把临水面坡做成不漏浆的形式,以此达到抗冲刷和保生态的作用;并且挡墙上不容易挂顺流而下的杂物,保证了一定的美观。3、本技术的临水面坡20cm厚不漏浆的浆砌石生态护岸,能够同时满足构造简单便于施工、占地面积小、抗冲刷保生态的需求,使农村河道达到既自然又有序,既生态又防洪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浆砌石生态护岸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面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为墙身,10为本体,11为面坡,12为背坡,13为墙顶,14为排水管,2为基础,3为回填土,4为伸缩缝,5为植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一种浆砌石生态护岸,包括浆砌石挡土墙;所述浆砌石挡土墙包括墙身1,以及设置在墙身1下方的基础2;所述墙身1包括本体10、面坡11、背坡12和墙顶13;所述面坡11为干砌石层;所述干砌石层表面分布有植被5。其中,干砌石层是指比较于浆砌石挡土墙的浆砌石层,经过不漏浆处理,没使用胶结材料的石层;由于没有胶结,不漏浆,干砌石层之间有很多的缝隙,整个面是凹凸的,当经过河水冲刷,淤泥容易堆积在上面,生长出植被,用户生态护岸。在实施例中,整个墙身1是由浆砌石层和干砌石层构成,其中本体10和背坡12为浆砌石层,面坡11为干砌石层;护岸的基础2也是浆砌石层。本技术方案优选在河道两岸靠近乡村、道路或者居民房,占地影响很大的河段以及冲刷破坏特别严重的河段;方案中,干砌石层优选为0.2m厚;所述面坡优先采用直墙;所述背坡的坡度优选为1:0.3;所述墙顶优选为5cm厚的混凝土层;墙顶优选宽60cm。如图2所示,公开了面坡的结构,面坡上开有排水管的出口;墙身上设有至少一个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为φ100排水管,排水管之间相距2.5m;排水管一般倾斜设置,排水管的进出口的高度要根据实际护岸与地面之间的位置来设置;面坡还生长有植被。在实施例中,浆砌石挡土墙为M7.5重力式浆砌石挡土墙,每10米设一伸缩缝4;所述干砌石层的石粒径不小于40cm;在实施中,先根据开挖线挖出基坑,然后在基坑中施工浆砌石挡土墙,施工完后回填土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浆砌石生态护岸,其特征在于,包括浆砌石挡土墙;所述浆砌石挡土墙包括墙身(1),以及设置在墙身(1)下方的基础(2);所述墙身(1)包括本体(10)、面坡(11)、背坡(12)和墙顶(13);所述面坡(11)为干砌石层;所述干砌石层表面分布有植被(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浆砌石生态护岸,其特征在于,包括浆砌石挡土墙;所述浆砌石挡土墙包括墙身(1),以及设置在墙身(1)下方的基础(2);所述墙身(1)包括本体(10)、面坡(11)、背坡(12)和墙顶(13);所述面坡(11)为干砌石层;所述干砌石层表面分布有植被(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浆砌石生态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0)和背坡(12)为浆砌石层,浆砌石层和干砌石层构成墙身(1);所述基础(2)为浆砌石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浆砌石生态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砌石层为0.2m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浆砌石生态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坡(11)采用直墙;所述背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钰菲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润晶工程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