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岸河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6313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河道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护岸河堤,从河岸到河水的方向依次设置植被层、排水沟和护岸层,所述排水沟和护岸层由透水混凝土浇筑拼接构成,所述护岸层与河水相接触,所述护岸层上设置有若干种植孔,所述种植孔内种植有沉水植物;所述种植孔梯形设置,所述种植孔朝向河水方向的直径小于朝向河岸方向的直径。目的在于通过该护岸河堤的排水沟和护岸层由透水混凝土浇筑拼接构成,在护岸层上还设置了供植物生长的种植孔,从而保证河底植物生长的同时,避免了水土流失,也满足了河堤抗洪水冲刷能力。河堤抗洪水冲刷能力。河堤抗洪水冲刷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护岸河堤


[0001]本技术属于河道治理
,具体涉及一种护岸河堤。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国家民生水利工程的重视逐渐加强,各类水利防护、河道整治加固工程有以功能性为主,逐渐改变为在保证既有功能的前提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实现自然生态化。现有河道堤防建设基本大多为混凝土或浆砌石河堤,完全阻断河道内外生物的联接,破坏原有河道生物多样性,且目前用的多的还是生态格宾挡墙,但在流量大、流速快的天然河道,生态格宾挡墙的抗冲刷能力较大,容易发生破坏,且景观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解决混凝土河堤会阻断河道内外生物的联接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护岸河堤,该护岸河堤的排水沟和护岸层均由透水混凝土浇筑拼接构成,在护岸层上还设置了供植物生长的种植孔,从而保证河底植物生长的同时,避免了水土流失,满足河堤抗洪水冲刷能力,透水性可以过滤及植物生长的需求,做成河道堤防还可以达到维持河道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效果,增加城市建设的美观。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护岸河堤,从河岸到河水的方向依次设置植被层、排水沟和护岸层,所述排水沟和护岸层由透水混凝土浇筑拼接构成,所述护岸层与河水相接触,所述护岸层上设置有若干种植孔,所述种植孔内种植有沉水植物;所述种植孔梯形设置,所述种植孔朝向河水方向的直径小于朝向河岸方向的直径。
[0005]优选的,所述排水沟的上边沿倾斜设置;所述排水沟靠近河水一侧的上边沿,低于靠近河岸一侧的上边沿。
[0006]优选的,所述排水沟靠近河水侧壁的高度低于靠近河岸侧壁的高度,所述排水沟靠近河水的侧壁与护岸层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排水沟的底部两侧设置有排水凹槽,所述排水凹槽沿排水沟的长度方向布置。
[0008]优选的,所述排水沟的底部上设置有阻挡结构,所述阻挡结构突出于排水沟的底部表面,所述阻挡结构阻挡排水沟内的泥沙和杂物向下游方向流动。
[0009]优选的,所述阻挡结构为半圆体,若干所述半圆体交错布置在排水沟的底部上。
[0010]优选的,所述阻挡结构为柱体,若干所述柱体均布在排水沟的底部上,所述柱体的长度与排水沟的底部宽度相当;所述柱体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梯形或方形。
[0011]优选的,所述阻挡结构为楞体,若干所述楞体均布在排水沟的底部上,所述楞体多次弯折后的总长度与排水沟的底部宽度相当;所述楞体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梯形或方形。
[0012]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本技术通过将排水沟和护岸层均由透水混凝土浇筑拼接构成,加强了河道内外生物的联接,通过在护岸层上的种植孔内种植沉水植物,可
以避免水土流失,也丰富了河道内的生态多样性;护岸层上的种植孔采用梯形设置,且种植孔朝向河水方向的直径小于朝向河岸方向的直径,一方面增强了植被与泥土的接触面积,加强了植物的根深,另一方面也避免了河水对泥土产生较大的影响,避免了泥土随着水流的方向被冲刷流走。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阻挡结构的一种实施例;
[0015]图3为阻挡结构的第二种实施例;
[0016]图4为阻挡结构的第三种实施例。
[0017]图中:1

植被层;2

排水沟;3

护岸层;4

河水;5

种植孔;6

半圆体;7

柱体;8

楞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9]透水混凝土通过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提高水泥浆体的粘聚力和水泥浆体与骨料的粘附力,使水泥浆体不会因坍落而堵塞混凝土下部结构的空隙,确保空隙在透水混凝土整体结构中有效形成、强固和均匀排布。透水混凝土是选用骨料碎石、透水料、胶结料、水泥、水等按必定份额经过均匀拌和,再进行摊铺;透水混凝土有面层和垫层两部分构成,浇筑后待表面混凝土成型干燥后在3天左右,涂刷透明封闭剂,增强耐久性和美观性,防止时间过会使透水混凝土孔隙受污而堵塞孔隙。
[0020]实施例一
[0021]如图1

2所示,一种护岸河堤,从河岸到河水4的方向依次设置植被层1、排水沟2和护岸层3,植被层1上种植有植物,所述排水沟2和护岸层3由透水混凝土浇筑拼接构成,所述护岸层3与河水4相接触,所述护岸层3上设置有若干种植孔5,所述种植孔5内种植有沉水植物;所述种植孔5梯形设置,所述种植孔5朝向河水4方向的直径小于朝向河岸方向的直径,沉水植物生长在种植孔5中,由于种植孔5朝向河水4方向的直径小于朝向河岸方向的直径,因此可以减少河水对种植孔5中泥土的冲刷,避免泥土随着河水被冲走。
[0022]所述排水沟2的上边沿倾斜设置;所述排水沟2靠近河水4一侧的上边沿,低于靠近河岸一侧的上边沿。当下雨时,由于地势高低,雨水会沿着河岸流入到排水沟2中,若雨水较大,使得排水沟2无法达到快速排水的效果,雨水会从排水沟2的侧壁处向河水4方向溢出,从而流入到河水4中。
[0023]所述排水沟2靠近河水4侧壁的高度低于靠近河岸侧壁的高度,所述排水沟2靠近河水4的侧壁与护岸层3连接。排水沟2的两侧侧壁高度不同,可以使得溢出的雨水快速向河水4的方向流动,避免河岸附近发生雨水聚集。
[0024]所述排水沟2的底部两侧设置有排水凹槽9,所述排水凹槽9沿排水沟2的长度方向布置。若排水沟2中有杂物,排水沟2中的水可以沿着排水凹槽9继续流动,而不会由于杂物
的阻挡导致排水不畅的问题。
[0025]所述排水沟2的底部上设置有阻挡结构,所述阻挡结构突出于排水沟2的底部表面,所述阻挡结构阻挡排水沟2内的泥沙和杂物向下游方向流动。阻挡结构的设置可以将从河岸方向上流下来杂物或者泥沙大部分进行阻挡,当排水沟2中的水不断向下游流动时,杂物或者泥沙会由于阻挡结构,而聚集在阻挡结构处,对排水沟2中的水进行初步过滤。
[0026]阻挡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为半圆体6,若干所述半圆体6交错布置在排水沟2的底部上,从而形成对水流中杂物或泥沙的初步阻挡。
[0027]实施例二
[0028]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所示,所述阻挡结构为柱体7,柱体7为一字形,若干所述柱体7均布在排水沟2的底部上,所述柱体7的长度与排水沟2的底部宽度相当;所述柱体7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梯形或方形,通过每一级柱体7的阻挡,可以对排水沟2中流动的水进行初步阻挡过滤。
[0029]实施例三
[0030]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所述阻挡结构为楞体8,若干所述楞体8均布在排水沟2的底部上,所述楞体8多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岸河堤,其特征在于:从河岸到河水(4)的方向依次设置植被层(1)、排水沟(2)和护岸层(3),所述排水沟(2)和护岸层(3)由透水混凝土浇筑拼接构成,所述护岸层(3)与河水(4)相接触,所述护岸层(3)上设置有若干种植孔(5),所述种植孔(5)内种植有沉水植物;所述种植孔(5)梯形设置,所述种植孔(5)朝向河水(4)方向的直径小于朝向河岸方向的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岸河堤,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2)的上边沿倾斜设置;所述排水沟(2)靠近河水(4)一侧的上边沿,低于靠近河岸一侧的上边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岸河堤,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2)靠近河水(4)侧壁的高度低于靠近河岸侧壁的高度,所述排水沟(2)靠近河水(4)的侧壁与护岸层(3)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护岸河堤,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2)的底部两侧设置有排水凹槽(9),所述排水凹槽(9)沿排水沟(2)的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宝治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润晶工程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