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河道治理用水草清理装置,涉及河道治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清理船,清理船的船头设有清理机构,清理机构包括限位框,限位框顶端固定有侧板,侧板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转动配合有转动方向相反驱动轴和从动轴;驱动轴和从动轴的一端分别转动配合有驱动杆和从动杆,驱动杆和从动杆的底端均伸出清理船并转动转动配合一个刀架,两个刀架之间通过圆柱连接;清理船的下表面固定有滤框,清理船内底部设有与滤框连通的打捞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转动方向相反的驱动轴和从动轴带动驱动杆和从动杆的转动,使得驱动杆和从动杆底端的刀架互相配合剪切,避免水草缠绕粉碎刀头,影响水草清理装置的后续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治理用水草清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河道治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河道治理用水草清理装置。
技术介绍
河道治理主要包括有河床及河堤等河道结构方面的整治和河道水域内部环境的治理。河道的治理直接影响着一个河流生态系统的良好运行的质量。对于河流内部的治理,主要体现在各种水生物主要是各类水草藻类植物以及繁殖能力破话生态系统平衡能力较强的动植物等,针对河道内部水草等藻类植物的治理,现有的治理手段而言,藻类浮萍等微生物主要是以人工打捞为主,对于水草类植物主要有药物治理以及人工处理两种方式,就针对水草的治理而言,药物治理会破坏河流生态环境的稳定性,甚至会造成水污染;而人工处理劳动量大,人工成本高。传统的水草多直接采用水草打捞机对水草进行打捞,其水草打捞上船后,多占用较大存储空间,缺乏有效的水草收纳装置,且水草一般在清洗后,可直接当做动物青饲料使用,水草丢弃处理造成资源浪费,而传统的水草粉碎装置,在水草清理过程中,容易因为水草较长,导致水草在粉碎收纳时,出现水草缠绕粉碎刀头的情况,影响水草清理装置的工作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治理用水草清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所提出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河道治理用水草清理装置,包括清理船,所述清理船的船头内设有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限位框,所述限位框底端面与船头内底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框顶端面的一侧固定有侧板,所述侧板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转动配合有驱动轴和从动轴,所述驱动轴和从动轴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驱动轴和从动轴的一端分别转动配合有驱动杆和从动杆,所述驱动杆和从动杆的底端均伸出清理船并转动转动配合一个刀架,两个刀架之间通过圆柱连接;所述清理船的下表面固定有滤框,所述清理船内底部设有与滤框连通的打捞框;通过清理机构内的驱动轴和从动轴分别带动驱动杆和从动杆的运动,通过驱动杆和从动杆控制两个刀架的互相转动,实现水草的剪切清理,防止水草缠绕刀架内的带头,保证水草清理装置的基本工作性能;所述驱动轴与从动轴均为曲柄结构。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框的设有侧板的一侧面固定有托板,所述托板上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子与驱动轴固定连接;通过电机提供水草剪切的动力。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轴和从动轴的另一端分别固定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通过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带动驱动轴与从动轴的相互转动,实现刀架的互相旋转,实现水草的剪切。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框的内壁开有两个对称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配合有一个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分别套设在驱动杆与从动杆上;通过限位块控制驱动杆与从动杆的运动轨迹,避免驱动杆与从动杆倾斜。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杆和从动杆的底端均开有圆孔,两个所述刀架的相对外侧面均固定有连杆,两个所述连杆的相对外侧面均固定有圆台,所述圆台周侧面与圆孔内壁转动配合。进一步地,所述清理船的底部且位于滤框设有开口的一侧面固定有导向滤条;通过导向滤条进行剪切后片状水草的导向与过滤,减小清理船的行驶阻力。进一步地,所述清理船的船尾处嵌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清理船的船尾内底部的控制箱和嵌设在清理船的船尾底部的涡轮驱动机。进一步地,所述刀架包括刀头和固定在刀头周侧面且间隔分布的刀片。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有清理机构,通过清理机构内的驱动轴与从动轴的旋转方向相反,使得两个刀架互相转动,实现两个刀架对水草的剪切、粉碎,保证水草不会缠绕刀头,从而影响刀架的使用情况,保证清理机构的工作性能;2、本技术通过设置有清理机构和滤框,通过清理机构进行水草的剪切粉碎,将长条状的水草剪切成片状,便于后期水草的收集、收纳;通过设有打捞框,方便水草清理的工作人员观察滤框内的水草蓄积情况,避免水草堆积过多影响清理船的行驶过程。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河道治理用水草清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剖面图;图3为限位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的剖面图;图5为刀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清理船,2-限位框,3-侧板,4-驱动轴,5-从动轴,6-驱动杆,7-从动杆,8-刀架,9-滤框,10-打捞框,11-电机,12-驱动齿轮,13-从动齿轮,14-滑槽,15-限位块,16-连杆,17-导向滤条,18-驱动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所示,本技术为一种河道治理用水草清理装置,包括清理船1,清理船1的船头内设有清理机构,清理机构包括限位框2,限位框2的底端面与清理船1的船头内底面固定且连通,限位框2顶端面的一侧固定有侧板3,侧板3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转动配合有驱动轴4和从动轴5,驱动轴4和从动轴5的转动方向相反;驱动轴4和从动轴5的一端分别转动配合有驱动杆6和从动杆7,驱动杆6和从动杆7的底端均伸出清理船1并转动转动配合一个刀架8,两个刀架8之间通过圆柱连接;清理船1的下表面固定有滤框9,清理船1内底部设有与滤框9连通的打捞框10;打捞框10与限位框2顶端均伸出船沿;驱动轴4与从动轴5均为曲柄结构。通过清理机构内的驱动轴4和从动轴5分别带动驱动杆6和从动杆7的运动,通过驱动杆6和从动杆7控制两个刀架8的互相转动,实现水草的剪切清理,防止水草缠绕刀架8内的带头,保证水草清理装置的基本工作性能。其中,限位框2的设有侧板3的一侧面固定有托板,托板上固定有电机11,电机11的转子与驱动轴4固定连接;通过电机11提供水草剪切的动力。其中,驱动轴4和从动轴5的另一端分别固定驱动齿轮12和从动齿轮13,驱动齿轮12与从动齿轮13啮合;通过驱动齿轮12与从动齿轮13带动驱动轴4与从动轴5的相互转动,实现刀架8的互相旋转,实现水草的剪切。其中,限位框2的内壁开有两个对称的滑槽14,滑槽14内滑动配合有一个限位块15,两个限位块15分别套设在驱动杆6与从动杆7上;通过限位块15控制驱动杆6与从动杆7的运动轨迹,避免驱动杆6与从动杆7倾斜。其中,驱动杆6和从动杆7的底端均开有圆孔,两个刀架8的相对外侧面均固定有连杆16,两个连杆16的相对外侧面均固定有圆台,圆台周侧面与圆孔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道治理用水草清理装置,包括清理船(1),所述清理船(1)的船头内设有清理机构,其特征在于:/n所述清理机构包括限位框(2),所述限位框(2)顶端面的一侧固定有侧板(3),所述侧板(3)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转动配合有驱动轴(4)和从动轴(5);/n所述驱动轴(4)和从动轴(5)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驱动轴(4)和从动轴(5)的一端分别转动配合有驱动杆(6)和从动杆(7),所述驱动杆(6)和从动杆(7)的底端均伸出清理船(1)并转动配合一个刀架(8),两个刀架(8)之间通过圆柱连接;/n所述清理船(1)的下表面固定有滤框(9),所述清理船(1)内底部设有与滤框(9)连通的打捞框(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治理用水草清理装置,包括清理船(1),所述清理船(1)的船头内设有清理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理机构包括限位框(2),所述限位框(2)顶端面的一侧固定有侧板(3),所述侧板(3)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转动配合有驱动轴(4)和从动轴(5);
所述驱动轴(4)和从动轴(5)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驱动轴(4)和从动轴(5)的一端分别转动配合有驱动杆(6)和从动杆(7),所述驱动杆(6)和从动杆(7)的底端均伸出清理船(1)并转动配合一个刀架(8),两个刀架(8)之间通过圆柱连接;
所述清理船(1)的下表面固定有滤框(9),所述清理船(1)内底部设有与滤框(9)连通的打捞框(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治理用水草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框(2)的设有侧板(3)的一侧面固定有托板,所述托板上固定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的转子与驱动轴(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治理用水草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林兵,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晨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