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板。该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可以转动手柄,带动转杆转动,而在轴杆的配合下使同步带移动,带动防护网延伸运动,这样防护网覆盖在连接板上方,进行雨水缓冲,而通过防护网滴落入安装架内的雨水,会浸入到土坯内,并最终通过出水孔进入到托板上,然后运动至导板上,而留存在连接板上的雨水会流动到底板上,并通过漏水孔进入到导板上汇流,最终一起回流到河流内,在河水冲到底板上时,部分在防护网的作用下少量通过,进入到土坯内,一部分通过漏水孔与经过出水孔的水汇流重新回流,达到了保护效果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水利工程需要修建坝、堤、溢洪道、水闸、进水口、渠道、渡漕、筏道和鱼道等不同类型的水工建筑物,以实现其目标。目前水利工程植被都是种植在蜂窝状的护坡支撑结构内,并且种植的位置位于表面,很容易被河水或雨水浸满、冲刷,造成土壤松动并流失,从而使植被脱离护坡保护支撑结构,随河水飘走,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具备保护效果好等优点,解决了目前水利工程植被都是种植在蜂窝状的护坡支撑结构内,并且种植的位置位于表面,很容易被河水或雨水浸满、冲刷,造成土壤松动并流失,从而使植被脱离护坡保护支撑结构,随河水飘走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保护效果好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顶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托板,所述托板与连接板之间固定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多个隔板,相邻两个所述隔板之间填充有土坯,所述安装架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孔,所述托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导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依次贯穿底板和导板的固定柱,所述连接板和托板之间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侧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轴杆,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开设有固定孔,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导水槽,所述底板的顶部开设有漏水孔,所述顶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与两个轴杆之间均传动连接有同步带,所述转杆的外侧壁套设有一端与两个同步带固定连接的防护网,所述固定架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手柄,所述手柄与转杆之间传动连接有履带。优选的,所述托板和导板位于连接板和底板下方且托板和导板分别与连接板和底板平行。优选的,所述隔板的数量不少于十个,且隔板呈网格状横纵交错,所述土坯和出水孔的数量均不少于十个,且土坯和出水孔与隔板相对应。优选的,两个所述侧板位于连接板和托板前后两侧,且侧板延伸至底板和导板前后两侧。优选的,所述固定孔的数量不少于十个,且固定孔与隔板相对应。优选的,所述导水槽的横截面呈倒梯形,所述导水槽的两斜边与固定孔衔接。(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通过设置连接板,在出现大雨天河面水位上涨的情况时,可以转动手柄,在履带的辅助下带动转杆转动,而转杆在轴杆的配合下使同步带移动,带动防护网沿着转杆向前延伸致使运动至轴杆附近,这样防护网覆盖在连接板上方,进行雨水缓冲,而通过防护网滴落入固定孔对应的安装架内的雨水,会浸入到土坯内,并最终通过出水孔进入到托板上,然后沿着托板运动至导板上,而留存在连接板上的雨水会沿着导水槽流动到底板上,并通过漏水孔进入到导板上汇流,最终一起回流到河流内,在河水冲到底板上时,部分在防护网的作用下少量通过,进入到土坯内,一部分通过漏水孔与经过出水孔的水汇流重新回流,通过这样的方式,达到了保护效果好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连接板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A处结构放大图。图中:1顶板、2连接板、3底板、4托板、5安装架、6隔板、7土坯、8出水孔、9导板、10固定柱、11侧板、12轴杆、13固定孔、14导水槽、15漏水孔、16固定架、17转杆、18同步带、19防护网、20手柄、21履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包括顶板1,顶板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板2,连接板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底板3,顶板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托板4,托板4与连接板2之间固定安装有安装架5,安装架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多个隔板6,相邻两个隔板6之间填充有土坯7,安装架5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孔8,隔板6的数量不少于十个,且隔板6呈网格状横纵交错,土坯7和出水孔8的数量均不少于十个,且土坯7和出水孔8与隔板6相对应,托板4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导板9,托板4和导板9位于连接板2和底板3下方且托板4和导板9分别与连接板2和底板3平行,底板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依次贯穿底板3和导板9的固定柱10,连接板2和托板4之间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侧板11,两个侧板11位于连接板2和托板4前后两侧,且侧板11延伸至底板3和导板9前后两侧,底板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轴杆12,连接板2的顶部开设有固定孔13,固定孔13的数量不少于十个,且固定孔13与隔板6相对应,连接板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导水槽14,导水槽14的横截面呈倒梯形,导水槽14的两斜边与固定孔13衔接,底板3的顶部开设有漏水孔15,顶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架16,固定架16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转杆17,转杆17与两个轴杆12之间均传动连接有同步带18,转杆17的外侧壁套设有一端与两个同步带18固定连接的防护网19,固定架16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手柄20,手柄20与转杆17之间传动连接有履带21,通过设置连接板2,在出现大雨天河面水位上涨的情况时,可以转动手柄20,在履带21的辅助下带动转杆17转动,而转杆17在轴杆12的配合下使同步带18移动,带动防护网19沿着转杆17向前延伸致使运动至轴杆12附近,这样防护网19覆盖在连接板2上方,进行雨水缓冲,而通过防护网19滴落入固定孔13对应的安装架5内的雨水,会浸入到土坯7内,并最终通过出水孔8进入到托板4上,然后沿着托板4运动至导板9上,而留存在连接板2上的雨水会沿着导水槽14流动到底板3上,并通过漏水孔15进入到导板9上汇流,最终一起回流到河流内,在河水冲到底板3上时,部分在防护网19的作用下少量通过,进入到土坯7内,一部分通过漏水孔15与经过出水孔8的水汇流重新回流,通过这样的方式,达到了保护效果好的目的。综上所述,该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通过设置连接板2,在出现大雨天河面水位上涨的情况时,可以转动手柄20,在履带21的辅助下带动转杆17转动,而转杆17在轴杆12的配合下使同步带18移动,带动防护网19沿着转杆17向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包括顶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底板(3),所述顶板(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托板(4),所述托板(4)与连接板(2)之间固定安装有安装架(5),所述安装架(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多个隔板(6),相邻两个所述隔板(6)之间填充有土坯(7),所述安装架(5)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孔(8),所述托板(4)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导板(9),所述底板(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依次贯穿底板(3)和导板(9)的固定柱(10),所述连接板(2)和托板(4)之间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侧板(11),所述底板(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轴杆(12),所述连接板(2)的顶部开设有固定孔(13),所述连接板(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导水槽(14),所述底板(3)的顶部开设有漏水孔(15),所述顶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架(16),所述固定架(16)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转杆(17),所述转杆(17)与两个轴杆(12)之间均传动连接有同步带(18),所述转杆(17)的外侧壁套设有一端与两个同步带(18)固定连接的防护网(19),所述固定架(16)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手柄(20),所述手柄(20)与转杆(17)之间传动连接有履带(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包括顶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底板(3),所述顶板(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托板(4),所述托板(4)与连接板(2)之间固定安装有安装架(5),所述安装架(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多个隔板(6),相邻两个所述隔板(6)之间填充有土坯(7),所述安装架(5)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孔(8),所述托板(4)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导板(9),所述底板(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依次贯穿底板(3)和导板(9)的固定柱(10),所述连接板(2)和托板(4)之间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侧板(11),所述底板(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轴杆(12),所述连接板(2)的顶部开设有固定孔(13),所述连接板(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导水槽(14),所述底板(3)的顶部开设有漏水孔(15),所述顶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架(16),所述固定架(16)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转杆(17),所述转杆(17)与两个轴杆(12)之间均传动连接有同步带(18),所述转杆(17)的外侧壁套设有一端与两个同步带(18)固定连接的防护网(19),所述固定架(16)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手柄(20),所述手柄(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智,
申请(专利权)人:中泰星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