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超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护坡的生态护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3511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水利工程护坡的生态护坡结构,包括主体,支架,插槽和载物箱;所述主体为矩形板结构,且主体的侧面设有开槽;所述支架的底部设有固定座,且支架顶部的导向杆的顶端与主体的底部相连接,并且支架的侧端通过转轴安装在主体的底部;所述插槽的侧面设有凹槽,且插槽设在主体的侧面;所述载物箱的内部种植有植物,且载物箱设在主体的内部底端,在水利工程的斜坡上首先把支架埋到地面内,支架底部的固定座可以使支架更加稳固的固定在地面上,固定好支架后通过支架侧端的转轴转动主体,使主体底部的导向杆插在支架顶部的内槽内,支架侧面的卡块的内端插在导向杆侧面的卡槽内,来固定住导向杆,使主体贴合地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护坡的生态护坡结构
本技术属于水利工程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水利工程护坡的生态护坡结构。
技术介绍
生态护坡,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形成由植物或工程和植物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的护坡技术,开挖边坡形成以后,通过种植植物,利用植物与岩、土体的相互作用对边坡表层进行防护、加固,使之既能满足对边坡表层稳定的要求,又能恢复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护坡方式,是一种有效的护坡、固坡手段,生态护坡结构主要通过植被根系的力学效应和水文效应来固土、防止水土流失,在满足生态环境需要的同时,还可以进行景观造景。基于现有技术中发现,现有的生态护坡结构在使用的时候,在水利工程的斜坡上安装生态护坡结构,生态护坡结构角度固定好的不能根据斜坡的角度进行实时的调节,不方便进行施工,后期随着土壤变硬下落,水利工程的斜面角度发生轻微变化,地面与生态护坡结构之间产生空隙,如果检查不及时,不能够发现地面和生态护坡结构之间的空隙,在下雨的时后有雨水流淌造成水土流失。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水利工程护坡的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支架(2),插槽(3)和载物箱(4);所述主体(1)为矩形板结构,且主体(1)的侧面设有开槽;所述支架(2)的底部设有固定座,且支架(2)顶部的导向杆(202)的顶端与主体(1)的底部相连接,并且支架(2)的侧端通过转轴安装在主体(1)的底部;所述插槽(3)的侧面设有凹槽,且插槽(3)设在主体(1)的侧面;所述载物箱(4)的内部种植有植物,且载物箱(4)设在主体(1)的内部底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利工程护坡的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支架(2),插槽(3)和载物箱(4);所述主体(1)为矩形板结构,且主体(1)的侧面设有开槽;所述支架(2)的底部设有固定座,且支架(2)顶部的导向杆(202)的顶端与主体(1)的底部相连接,并且支架(2)的侧端通过转轴安装在主体(1)的底部;所述插槽(3)的侧面设有凹槽,且插槽(3)设在主体(1)的侧面;所述载物箱(4)的内部种植有植物,且载物箱(4)设在主体(1)的内部底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水利工程护坡的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包括有转槽(101),挡板(102);所述转槽(101)为矩形结构,且转槽(101)设在主体(1)的内侧;所述挡板(102)的底端为弧形结构,且挡板(102)的侧端通过转轴设在转槽(101)的侧面,并且挡板(102)的内侧通过弹簧与转槽(101)的侧面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水利工程护坡的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包括有内槽(201),导向杆(202),卡槽(203),卡块(204);所述内槽(201)为矩形结构,且内槽(201)设在支架(2)的顶部;所述导向杆(202)为矩形结构,且导向杆(202)安装在内槽(201)的内部;所述卡槽(203)设在导向杆(202)的侧面,且卡槽(203)的内部安装有卡块(20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于磊张宏涵刘国飞王明生
申请(专利权)人:李超于磊张宏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