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水利工程护坡的生态护坡结构,包括主体,支架,插槽和载物箱;所述主体为矩形板结构,且主体的侧面设有开槽;所述支架的底部设有固定座,且支架顶部的导向杆的顶端与主体的底部相连接,并且支架的侧端通过转轴安装在主体的底部;所述插槽的侧面设有凹槽,且插槽设在主体的侧面;所述载物箱的内部种植有植物,且载物箱设在主体的内部底端,在水利工程的斜坡上首先把支架埋到地面内,支架底部的固定座可以使支架更加稳固的固定在地面上,固定好支架后通过支架侧端的转轴转动主体,使主体底部的导向杆插在支架顶部的内槽内,支架侧面的卡块的内端插在导向杆侧面的卡槽内,来固定住导向杆,使主体贴合地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护坡的生态护坡结构
本技术属于水利工程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水利工程护坡的生态护坡结构。
技术介绍
生态护坡,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形成由植物或工程和植物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的护坡技术,开挖边坡形成以后,通过种植植物,利用植物与岩、土体的相互作用对边坡表层进行防护、加固,使之既能满足对边坡表层稳定的要求,又能恢复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护坡方式,是一种有效的护坡、固坡手段,生态护坡结构主要通过植被根系的力学效应和水文效应来固土、防止水土流失,在满足生态环境需要的同时,还可以进行景观造景。基于现有技术中发现,现有的生态护坡结构在使用的时候,在水利工程的斜坡上安装生态护坡结构,生态护坡结构角度固定好的不能根据斜坡的角度进行实时的调节,不方便进行施工,后期随着土壤变硬下落,水利工程的斜面角度发生轻微变化,地面与生态护坡结构之间产生空隙,如果检查不及时,不能够发现地面和生态护坡结构之间的空隙,在下雨的时后有雨水流淌造成水土流失。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用于水利工程护坡的生态护坡结构,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水利工程护坡的生态护坡结构,以解决现有的生态护坡结构在使用的时候,在水利工程的斜坡上安装生态护坡结构,生态护坡结构角度固定好的不能根据斜坡的角度进行实时的调节,不方便进行施工,后期随着土壤变硬下落,水利工程的斜面角度发生轻微变化,地面与生态护坡结构之间产生空隙,如果检查不及时,不能够发现地面和生态护坡结构之间的空隙,在下雨的时后有雨水流淌造成水土流失的问题。本实用用于水利工程护坡的生态护坡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用于水利工程护坡的生态护坡结构,包括主体,支架,插槽和载物箱;所述主体为矩形板结构,且主体的侧面设有开槽;所述支架的底部设有固定座,且支架顶部的导向杆的顶端与主体的底部相连接,并且支架的侧端通过转轴安装在主体的底部;所述插槽的侧面设有凹槽,且插槽设在主体的侧面;所述载物箱的内部种植有植物,且载物箱设在主体的内部底端。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包括有转槽,挡板;所述转槽为矩形结构,且转槽设在主体的内侧;所述挡板的底端为弧形结构,且挡板的侧端通过转轴设在转槽的侧面,并且挡板的内侧通过弹簧与转槽的侧面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包括有内槽,导向杆,卡槽,卡块;所述内槽为矩形结构,且内槽设在支架的顶部;所述导向杆为矩形结构,且导向杆安装在内槽的内部;所述卡槽设在导向杆的侧面,且卡槽的内部安装有卡块的内端;所述卡块为T字形结构,且卡块的内端为倾斜面结构,并且卡块的内侧通过弹簧镶嵌在支架的侧面。进一步的,所述插槽包括有连接杆,横杆,压板,插板;所述连接杆的侧端设有凸块,且连接杆的内侧通过转轴安装在插槽的内部;所述横杆的侧端设有凹槽,且横杆侧端的凹槽内部通过弹簧与连接杆侧端的凸块相连接;所述压板的内端为锥形结构,且压板的内端通过弹簧安装在横杆的侧端内部;所述插板的侧面通过弹簧安装在横杆的内侧,且插板的外端插在插槽侧面的凹槽内部,并且插板的内端安装在压板内端的侧面。进一步的,所述载物箱包括有导水孔,水槽,底槽;所述导水孔为矩形结构,且导水孔设在载物箱的底部;所述水槽的底部设有单向阀,且水槽设在载物箱的侧面底端;所述底槽的内部填充有海绵,且底槽的顶部与载物箱的底部相连接,并且底槽的侧面设在水槽的侧面底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本装置中,设置了支架,在安装生态护坡结构的时候通过支架进行调节角度来贴合地面,在主体的底部安装有导向杆,支架的底部设有固定座,在水利工程的斜坡上首先把支架埋到地面内,支架底部的固定座可以使支架更加稳固的固定在地面上,固定好支架后通过支架侧端的转轴转动主体,使主体底部的导向杆插在支架顶部的内槽内,支架侧面的卡块的内端插在导向杆侧面的卡槽内,来固定住导向杆,使主体贴合地面,抽出支架侧面的卡块就可以拔出导向杆,卡块的内侧安装有弹簧可以保证卡块不受外力的情况下不会导致导向杆脱落,在以后的使用中,土壤变硬下落,主体内栽有的植被就可以压动导向杆移动,不会在主体与地面之间形成空隙,从而解决了现有的生态护坡结构在使用的时候,在水利工程的斜坡上安装生态护坡结构,生态护坡结构角度固定好的不能根据斜坡的角度进行实时的调节,不方便进行施工,后期随着土壤变硬下落,水利工程的斜面角度发生轻微变化,地面与生态护坡结构之间产生空隙,如果检查不及时,不能够发现地面和生态护坡结构之间的空隙,在下雨的时后有雨水流淌造成水土流失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由图1引出的A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导向杆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连接杆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载物箱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主体;101、转槽;102、挡板;2、支架;201、内槽;202、导向杆;203、卡槽;204、卡块;3、插槽;301、连接杆;302、横杆;303、压板;304、插板;4、载物箱;401、导水孔;402、水槽;403、底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水利工程护坡的生态护坡结构,包括主体1,支架2,插槽3和载物箱4;主体1为矩形板结构,且主体1的侧面设有开槽;支架2的底部设有固定座,且支架2顶部的导向杆202的顶端与主体1的底部相连接,并且支架2的侧端通过转轴安装在主体1的底部;插槽3的侧面设有凹槽,且插槽3设在主体1的侧面;载物箱4的内部种植有植物,且载物箱4设在主体1的内部底端,挡板102的两端通过转轴安装在转槽101的内侧,挡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水利工程护坡的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支架(2),插槽(3)和载物箱(4);所述主体(1)为矩形板结构,且主体(1)的侧面设有开槽;所述支架(2)的底部设有固定座,且支架(2)顶部的导向杆(202)的顶端与主体(1)的底部相连接,并且支架(2)的侧端通过转轴安装在主体(1)的底部;所述插槽(3)的侧面设有凹槽,且插槽(3)设在主体(1)的侧面;所述载物箱(4)的内部种植有植物,且载物箱(4)设在主体(1)的内部底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利工程护坡的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支架(2),插槽(3)和载物箱(4);所述主体(1)为矩形板结构,且主体(1)的侧面设有开槽;所述支架(2)的底部设有固定座,且支架(2)顶部的导向杆(202)的顶端与主体(1)的底部相连接,并且支架(2)的侧端通过转轴安装在主体(1)的底部;所述插槽(3)的侧面设有凹槽,且插槽(3)设在主体(1)的侧面;所述载物箱(4)的内部种植有植物,且载物箱(4)设在主体(1)的内部底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水利工程护坡的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包括有转槽(101),挡板(102);所述转槽(101)为矩形结构,且转槽(101)设在主体(1)的内侧;所述挡板(102)的底端为弧形结构,且挡板(102)的侧端通过转轴设在转槽(101)的侧面,并且挡板(102)的内侧通过弹簧与转槽(101)的侧面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水利工程护坡的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包括有内槽(201),导向杆(202),卡槽(203),卡块(204);所述内槽(201)为矩形结构,且内槽(201)设在支架(2)的顶部;所述导向杆(202)为矩形结构,且导向杆(202)安装在内槽(201)的内部;所述卡槽(203)设在导向杆(202)的侧面,且卡槽(203)的内部安装有卡块(20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于磊,张宏涵,刘国飞,王明生,
申请(专利权)人:李超,于磊,张宏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