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岩土工程中的路基边坡防护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利用河湖清淤底泥原位制作护岸堤面结构的装置。该装置呈现为与外部的路基施工机械设备可拆卸相连的框架模具形式,并且该框架模具包括由多个侧面夹板围成的框架结构、设置于该框架结构上部的水平压板、设置于水平压板下表面的造孔元件以及设置于水平压板上表面的安装支架。该装置将护岸堤面结构制作与铺砌合并为一个步骤,不仅省去了淤泥外运填埋处置的步骤,并且相对于传统的护岸砌块制作装置,大大节省了运输成本和土地资源,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河湖清淤底泥原位制作护岸堤面结构的装置
本技术属于岩土工程中的路基边坡防护施工装置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利用河湖清淤底泥原位制作护岸堤面结构的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同时环保意识的提高,水环境整治工程中产生的大量河湖清淤底泥脱水后再外运填埋的方式难以持续,这是因为现有河湖清淤底泥外运填埋处置存在如下缺点:1、需要占用大量土地;2、对一些有污染的淤泥填埋时需要严格做好防渗措施,处置不当有污染地下水等环保隐患;3、淤泥填埋场建设投资大,需要防止出现溃坝危险;4、淤泥填埋场对周边土地价值有影响,容易引起环保问题群体事件。需要开辟河湖清淤底泥资源化利用途径。伴随河湖整治需要大量护岸铺砌,给清淤底泥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出路。传统方法采用河湖清淤底泥制作护岸砌块需要将河湖清淤底泥运送至砖块制作工厂,先在工厂利用其模具生产成砌块,然后将生产的砌块再运送河湖护岸铺砌。然而,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类现有处置方案仍具备以下的突出不足:一方面,不能在河湖现场原位完成底泥到护岸的制作,需要浪费大量的运输成本;另一方面,现有方法即便提出了采用模具制作护岸堤面结构比如护岸砌块,然而该方法在模具内制作完成护岸堤面结构后还要在工厂内进行长达数周时间的养护,养护完毕后还要再运回至护岸堤面进行铺砌,生产周期很长,效率很低,浪费大量的土地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或改进需求,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河湖清淤底泥原位制作护岸堤面结构的装置,其结合原位制作护岸堤面结构的特定和需求,对制作护岸堤面结构的模具结构组成及其设置方式进行重新设计,同时对该模具的动力装置进行针对性改进设置,相应地提出了一种能够在河湖岸堤坡面高效进行现场原位制作护岸堤面结构的装置,使用该装置不仅可直接在河湖岸堤坡面原位高效制作护岸堤面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制作装置节省了大量的运输成本和土地资源,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而且还具备结构紧凑、便于操控和后期维护等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河湖清淤底泥原位制作护岸堤面结构的装置,其呈现为与外部的路基施工机械设备可拆卸相连的框架模具形式,并且该框架模具包括由多个侧面夹板围成的框架结构、设置于该框架结构上部的水平压板、设置于所述水平压板下表面的造孔元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水平压板上表面的安装支架,其中:所述框架结构的内侧各自固定安装有沿着竖直方向延伸的多根导轨,并且在各根导轨的上、下端部分别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水平压板的各个侧边分别对应安装有与所述导轨相配合的连接杆,这些连接杆的外侧各自卡扣在所述导轨内,由此实现与所述框架结构之间的上下滑动配合连接;所述造孔元件由多个同样沿着竖直方向布置的卡杆共同组成,并且这些卡杆可拆卸地安装于彼此均匀间隔的卡杆槽内;所述安装支架的下端直接固定于所述压板的上表面,它的上端可安装在外部的路基施工机械设备的液压杆上,并通过该液压杆联接至路基施工机械设备的长臂;以此方式,外部的路基施工机械设备自身的动力装置经由所述长臂、液压杆和安装支架将驱动力传递给所述水平压板,并使得该水平压板在所述框架结构的定位导向作用下,对铺设于河湖坡面的河湖清淤底泥材料施加垂直于坡面的向下压力;而所述造孔元件在该向下压力的作用下,对实现预压后的所述河湖清淤底泥材料进行所需的造孔。优选地,所述导轨为内侧带有开口的圆柱形空心导轨,所述连接杆为焊接杆。优选地,所述安装支架由三根支架杆共同组成,各支架杆的下端以等边三角形的方式通过螺栓与所述水平压板的上表面实现刚性连接,各支架杆的上端通过螺栓共同汇接到所述液压杆的下端。优选地,所述水平压板为高锰耐磨钢材、含镍防锈钢材或含铬不锈钢材材质,其厚度不低于10毫米。优选地,所述卡杆为合金耐磨钢材材质。优选地,所述路基施工机械设备为挖掘机。优选地,所述动力装置为提供压力、振动或其组合功能的液压装置或电力装置通过以上构思,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利用河湖清淤底泥在河湖坡面原位制作护岸堤面结构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框架模具,而且该模具装载于现有的路基施工机械设备中,利用该设备固有的动力装置为该模具提供垂直于坡面向下的压力,在铺设好的待制作护岸堤面结构的河湖淤泥材料表面压制护岸堤面结构。该模具在受到压力的条件下对河湖清淤底泥材料进行原位压制造孔成型,得到具有多孔结构的护岸堤面结构,并将该结构与坡面压制成为一个整体。本技术提供的装置能够在该护岸堤面结构在制作完成的同时,也完成了护岸堤面结构的铺砌,将护岸堤面结构的制作与铺砌合并为一个步骤,不仅省去了淤泥外运填埋处置的步骤,并且相对于传统的淤泥外运至工厂制作砌块,然后再运回铺砌的方法和装置,大大节省了运输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实现了真正的护岸堤面结构原位制作通过本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能够原位制作护岸堤面结构的带有框架结构的活动模具,该模具包括由侧面夹板围成的框架结构以及该框架结构上设置的压板,该压板与现有的路基施工机械设备比如挖掘机的挖掘机头对接;该模具的压板与由侧面夹板围成的框架结构滑动配合连接,将该模具置于铺设好的清淤底泥材料表面,利用挖掘机等设备提供的外界液压和电力对压板施加向下的压力,将清淤底泥材料压实,在侧面夹板的定位导向模板作用以及压板下表面间隔设置的卡杆的压制造孔作用下,制作得到具有多孔结构的护岸堤面结构;利用该模具制作护岸堤面结构简单高效,而且还可根据该框架结构的截面形状的不同可以制作得到不同形状的护岸堤面结构;(2)本技术模具与现有的路基施工机械设备采用可拆卸式地安装连接,采用的安装部件便于安装和拆卸,可根据需要将本技术模具装载于路基施工机械设备比如挖掘机的挖机头上进行护岸堤面结构的制作,或者将该模具拆卸下来,以便于挖掘机实施挖掘操作,操作灵活,且可按需配置资源;此外更重要的是,本技术通过将护岸堤面结构制作模具与现有的路基施工机械设备对接,这类设备本身内嵌有液压和电力等动力装置,利用其液压装置控制本技术模具的上下左右以及转向移动,将模具移动至目标位置,利用其电力装置为模具提供高频振动以及向下的压力,对铺设好的河湖清淤底泥材料进行压制造孔,在护岸坡面原位制作护岸堤面结构。本技术选用的模具直接与现有成熟的路基施工设备进行对接,无需重新设计动力和控制装置,大大降低成本;(3)本技术采用与现有路基施工机械设备对接的模具对铺设好的清淤底泥材料进行压制护岸堤面结构,能够在护岸坡面原位制作堤面结构。本技术在护岸堤面结构制作过程中,以压板为上模具,以侧面夹板围成的框架结构为定位导向机构和下模具,以护岸坡面为底部支撑,并且将该模具整合在现有的路基施工机械设备中,利用该设备现成的动力装置为模具提供动力,这种巧妙的设计方式,使得本技术无需将清淤底泥运送至护岸砌块制作地点进行砌块的制作,再运回至坡面进行铺设,而是直接将护岸堤面结构的制作与铺设合并为一个步骤,制作方法简单高效,相对于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河湖清淤底泥原位制作护岸堤面结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呈现为与外部的路基施工机械设备可拆卸相连的框架模具形式,并且该框架模具包括由多个侧面夹板围成的框架结构(1)、设置于该框架结构上部的水平压板(2)、设置于所述水平压板(2)下表面的造孔元件(3)以及设置于所述水平压板上表面的安装支架(4),其中:/n所述框架结构(1)的内侧各自固定安装有沿着竖直方向延伸的多根导轨(11),并且在各根导轨(11)的上、下端部分别设置有限位机构(12);/n所述水平压板(2)的各个侧边分别对应安装有与所述导轨(11)相配合的连接杆(21),这些连接杆(21)的外侧各自卡扣在所述导轨(11)内,由此实现与所述框架结构(1)之间的上下滑动配合连接;/n所述造孔元件(3)由多个同样沿着竖直方向布置的卡杆(31)共同组成,并且这些卡杆(31)可拆卸地安装于彼此均匀间隔的卡杆槽内;/n所述安装支架(4)的下端直接固定于所述压板(2)的上表面,它的上端可安装在外部的路基施工机械设备的液压杆(5)上,并通过该液压杆(5)联接至路基施工机械设备的长臂(6);该长臂(6)通过液压杆(5)和安装支架(4)将路基施工机械设备提供的驱动力传递给所述水平压板(2),并使得该水平压板(2)在所述框架结构(1)的定位导向作用下,对铺设于河湖坡面的河湖清淤底泥材料施加垂直于坡面的向下压力;而所述造孔元件(3)在该向下压力的作用下,对实现预压后的所述河湖清淤底泥材料进行所需的造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河湖清淤底泥原位制作护岸堤面结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呈现为与外部的路基施工机械设备可拆卸相连的框架模具形式,并且该框架模具包括由多个侧面夹板围成的框架结构(1)、设置于该框架结构上部的水平压板(2)、设置于所述水平压板(2)下表面的造孔元件(3)以及设置于所述水平压板上表面的安装支架(4),其中:
所述框架结构(1)的内侧各自固定安装有沿着竖直方向延伸的多根导轨(11),并且在各根导轨(11)的上、下端部分别设置有限位机构(12);
所述水平压板(2)的各个侧边分别对应安装有与所述导轨(11)相配合的连接杆(21),这些连接杆(21)的外侧各自卡扣在所述导轨(11)内,由此实现与所述框架结构(1)之间的上下滑动配合连接;
所述造孔元件(3)由多个同样沿着竖直方向布置的卡杆(31)共同组成,并且这些卡杆(31)可拆卸地安装于彼此均匀间隔的卡杆槽内;
所述安装支架(4)的下端直接固定于所述压板(2)的上表面,它的上端可安装在外部的路基施工机械设备的液压杆(5)上,并通过该液压杆(5)联接至路基施工机械设备的长臂(6);该长臂(6)通过液压杆(5)和安装支架(4)将路基施工机械设备提供的驱动力传递给所述水平压板(2),并使得该水平压板(2)在所述框架结构(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东,
申请(专利权)人:浩华环境科学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