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护坡,包括坡后座,所述坡后座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斜坡,所述斜坡的上表面附着一层土壤层,所述斜坡的前端设有人行道,所述斜坡内部底端设有储水箱,所述斜坡的下端设有混凝土底座,所述坡后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护栏,所述斜坡表面的中部设有台阶,所述坡后座的上表面开有下水井。通过设置储水箱,由于暴雨天气的雨水充沛,可以将其收集起来再循环利用,减轻水资源匮乏的窘境,配合下水井,收集起来的雨水储存在储水箱内,多余的雨水排往河渠或者浇灌花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护坡
本技术属于水利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水利工程护坡。
技术介绍
这种建筑物通常又称为护岸。护岸的形式有直接防护和间接防护。直接防护是对河岸边坡直接进行加固,以抵抗水流的冲刷和淘刷。常用抛石、干砌片石、浆砌片石、石笼及梢捆等修筑。间接防护适用于河床较宽或防护长度较大的河段,可修筑丁坝、顺坝和格坝等,将水流挑离河岸。依护坡的功能可将其概分为两种:(A)仅为抗风化及抗冲刷的坡面保护工,该保护工并不承受侧向土压力,如喷凝土护坡,格框植生护坡,植生护坡等均属此类,仅适用于平缓且稳定无滑动之虞的边坡上。(B)提供抗滑力之挡土护坡,大致可区分为:(a)刚性自重式挡土墙(如:砌石挡土墙,重力式挡土墙,倚壁式挡土墙,悬壁式挡土墙,扶壁式挡土墙),(b)柔性自重式挡土墙(如:蛇笼挡土墙,框条式挡土墙,加劲式挡土墙),(c)锚拉式挡土墙(如:锚拉式格梁挡土墙,锚拉式排桩挡土墙)。传统的护坡结构简单,仅具备防护功能,对于雨水回流,草地灌溉等方面有所欠缺。为此,我们提出来一种水利工程护坡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护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护坡,包括坡后座,所述坡后座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斜坡,所述斜坡和坡后座的夹角为六十度,所述斜坡的上表面附着一层土壤层,所述斜坡的前端设有人行道,所述斜坡和人行道均由混凝土填充,所述斜坡内部底端设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采用长方体结构,所述储水箱由不锈钢304制成,所述斜坡的下端设有混凝土底座,所述坡后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护栏,所述斜坡表面的中部设有台阶,所述坡后座的上表面开有下水井。优选地,所述土壤层的表面设有铁丝网,所述铁丝网的上下端固定连接在坡后座和人行道上。优选地,所述土壤层的上表面设有喷头,所述喷头包括喷头底座、喷嘴连接块、喷嘴,所述喷头底座固定在土壤表层,所述喷嘴连接块固定连接喷头底座,所述喷嘴固定连接喷嘴连接块。优选地,所述储水箱的外表面设有防水垫,所述储水箱的后表面穿孔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储水箱的前表面穿孔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坡底。优选地,所述下水井的上端内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下水井的上端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有盖板。优选地,所述下水井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穿孔连接储水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储水箱,由于暴雨天气的雨水充沛,可以将其收集起来再循环利用,减轻水资源匮乏的窘境,配合下水井,收集起来的雨水储存在储水箱内,多余的雨水排往河渠或者浇灌花草。2、通过设置铁丝网,由于斜坡的表面附着的土壤层,防止土壤结块掉落误伤行人,其次通过铁丝网对土壤内的草本植物提供固定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护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护坡的侧面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护坡的喷头示意图。图中:1坡后座、2斜坡、3土壤层3、4人行道、5储水箱、6混凝土底座、7护栏、8台阶、9下水井、10铁丝网、11喷头、111喷头底座、112喷嘴连接块、113喷嘴、12防水垫、13进水管、14出水管、15限位块、16连接件、17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4,一种水利工程护坡,包括坡后座1,坡后座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斜坡2,斜坡2和坡后座1的夹角为六十度,斜坡2的上表面附着一层土壤层3,土壤层3的表面设有铁丝网10,铁丝网10的上下端固定连接在坡后座1和人行道4上,土壤层3的上表面设有喷头11,喷头11包括喷头底座111、喷嘴连接块112、喷嘴113,喷头底座111固定在土壤表层,喷嘴连接块112固定连接喷头底座111,喷嘴113固定连接喷嘴连接块112,喷头11的型号为PJ-400,喷头11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斜坡2的前端设有人行道4,斜坡2和人行道4均由混凝土填充,斜坡内部底端设有储水箱5,储水箱5采用长方体结构,储水箱5由不锈钢304制成,储水箱5的外表面设有防水垫12,储水箱5的后表面穿孔连接有进水管13,储水箱5的前表面穿孔连接有出水管14,出水管14的另一端延伸至坡底。斜坡2的下端设有混凝土底座6,坡后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护栏7,斜坡2表面的中部设有台阶8,坡后座的上表面开有下水井9,下水井9的上端内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5,下水井的上端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件16,连接件固定连接有盖板17,连接件16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下水井9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3,进水管13的另一端穿孔连接储水箱5。现对本技术的操作原理做如下描述:本技术中,该装置整体为有一定坡度的建筑体,用以对河岸的防护。本装置坡后座1的表面设有下水井9,下水井9的作用是用以疏导雨水天气的雨水,其中,下水井9的上端设有连接件16和盖板17,用以封住下水井9,目的是防止有大物件或者行人踩空掉入,其次,盖板17的下端在下水井9的内壁上设有限位块15,用于对盖板17的限位作用,斜坡2与坡后座1成60°夹角,且斜坡表面设有台阶8,台阶8的两侧设有土壤层3,土壤层3的表面设有固定作用的铁丝网,喷头11的作用是抽取储水箱5内的水浇灌花草,下水井9内的水经过进水管流入储水箱5,经储水箱5后通过出水管14排入河渠,其中,储水箱5的外层设有防水垫12,防止储水箱5破裂对斜坡2造成滑坡等安全隐患。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护坡,包括坡后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坡后座(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斜坡(2),所述斜坡(2)的上表面附着一层土壤层(3),所述斜坡(2)的前端设有人行道(4),所述斜坡内部底端设有储水箱(5),所述斜坡(2)的下端设有混凝土底座(6),所述坡后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护栏(7),所述斜坡(2)表面的中部设有台阶(8),所述坡后座的上表面开有下水井(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护坡,包括坡后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坡后座(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斜坡(2),所述斜坡(2)的上表面附着一层土壤层(3),所述斜坡(2)的前端设有人行道(4),所述斜坡内部底端设有储水箱(5),所述斜坡(2)的下端设有混凝土底座(6),所述坡后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护栏(7),所述斜坡(2)表面的中部设有台阶(8),所述坡后座的上表面开有下水井(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层(3)的表面设有铁丝网(10),所述铁丝网(10)的上下端固定连接在坡后座(1)和人行道(4)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层(3)的上表面设有喷头(11),所述喷头(11)包括喷头底座(111)、喷嘴连接块(112)、喷嘴(113),所述喷头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彦德,
申请(专利权)人:黄彦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