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服装折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3410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服装折边装置,包括矩形筒,矩形筒两侧中下部向内折弯形成三角状折弯部,矩形筒上部形成导向部;矩形筒顶部成形有长槽孔;矩形筒外侧固定有安装片,安装片上成形有长孔;导向部上固定有蛇形导布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现了布料两侧的向下自动折弯,且通过压布齿轮实现了布料的自动推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服装折边装置
:本技术属于缝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服装折边装置。
技术介绍
:服装制作过程中有一道暗缝滚边工艺,是用布条双折之包边后,使其表面不漏线迹的工艺。为了提高折边效率,专利201710772860.0公开了一种服装折边套筒,采用V形的折筒使得布条两端对折。但是其存在的问题在于,由于受到重力影响,布条贴着折筒下表面进入,使得自动布条两边自动折弯时,折弯方向总是朝上。但是很多类型的缝纫机时要求向下折弯,其不能适应布条向下折弯的要求。此外,布条进入时,需要人工用镊子夹取推送布条,浪费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服装折边装置,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现了布料两侧的向下自动折弯,且通过压布齿轮实现了布料的自动推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服装折边装置,包括矩形筒,矩形筒两侧中下部向内折弯形成三角状折弯部,矩形筒上部形成导向部;矩形筒顶部成形有长槽孔;矩形筒外侧固定有安装片,安装片上成形有长孔;导向部上固定有蛇形导布片。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长槽孔两侧固定有竖向板,竖向板上轴接有转轴,转轴上固定有压布齿轮,压布齿轮处于长槽孔。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压布齿轮连接有旋转装置。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旋转装置为电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三角状折弯部底部内侧成形有侧开口。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侧开口的上下侧为圆角设置。本技术的优点:实现了布料两侧的向下自动折弯,且通过压布齿轮实现了布料的自动推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2所示的一种服装折边装置,包括矩形筒1,矩形筒1两侧中下部向内折弯形成三角状折弯部2,矩形筒1上部形成导向部3;矩形筒1顶部成形有长槽孔4;矩形筒1外侧固定有安装片5,安装片5上成形有长孔6;导向部3上固定有蛇形导布片7。长槽孔4两侧固定有竖向板8,竖向板8上轴接有转轴9,转轴9上固定有压布齿轮10,压布齿轮10处于长槽孔4。压布齿轮10连接有旋转装置11。旋转装置11为电机。三角状折弯部2底部内侧成形有侧开口12。侧开口12的上下侧为圆角13设置。本技术使用方法如下:将布条穿过蛇形导布片7,然后进入矩形筒1的导向部3,布料被压布齿轮10挤压并向矩形筒1的出口处推送,布条两端进入三角状折弯部2内向下折弯,然后自矩形筒1的出口出来。侧开口12的设置,可以防止折边的边缘内卷。上述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任何对其进行的简单改进和替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服装折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筒(1),矩形筒(1)两侧中下部向内折弯形成三角状折弯部(2),矩形筒(1)上部形成导向部(3);矩形筒(1)顶部成形有长槽孔(4);矩形筒(1)外侧固定有安装片(5),安装片(5)上成形有长孔(6);导向部(3)上固定有蛇形导布片(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服装折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筒(1),矩形筒(1)两侧中下部向内折弯形成三角状折弯部(2),矩形筒(1)上部形成导向部(3);矩形筒(1)顶部成形有长槽孔(4);矩形筒(1)外侧固定有安装片(5),安装片(5)上成形有长孔(6);导向部(3)上固定有蛇形导布片(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服装折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槽孔(4)两侧固定有竖向板(8),竖向板(8)上轴接有转轴(9),转轴(9)上固定有压布齿轮(10),压布齿轮(10)处于长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艳南夏健金郭敏
申请(专利权)人:岳阳隆兴实业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