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视镜方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3301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后视镜加工领域,具体涉及汽车后视镜方片,沿纵向,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区域、第一区域、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第一区域的曲率半径大于第二区域的曲率半径;第三区域的曲率半径大于第四区域的曲率半径。通过本方片的设置,实现在一块玻璃片中可以切割双排、多个后视镜片,有效提升了单块玻璃块的有效利用面积,减少废料的提升,节约成本,提升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后视镜方片
本技术涉及汽车后视镜加工领域,具体涉及汽车后视镜方片的结构

技术介绍
后视镜是驾驶员坐在驾驶室座位上直接获取汽车后方、侧方和下方等外部信息的工具。后视镜需要为驾驶室座位上的驾驶员提供一定的视野范围,因此,通常会将后视镜设置为具有一定曲率的凸面镜,以实现后视镜的“宽视角”的效果。在汽车后车镜加工或其他加工行业中,需要对平面玻璃片进行烤弯成型成具有一定曲率的玻璃片,以实现后视镜的“宽视角”的效果;通常通过对玻璃片进行高温烘烤,使其变形并形成曲片形状,再对曲片进行切割出相应尺寸的后视镜片。而目前,由于受成型模具及成型工艺的限制,大部分的后视镜片的制备为在一块成型后的玻璃片上,切割出单个或单排后视镜片,而由于切割规格尺寸的不同,需要设置足够的切割预留区域,因此不可避免的会导致,切割后的废料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汽车后视镜方片,实现在一块玻璃片中可以切割双排、多个后视镜片,有效提升了单块玻璃块的有效利用面积,减少废料的提升,节约成本,提升经济效益。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汽车后视镜方片,沿纵向,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区域、第一区域、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第一区域的曲率半径大于第二区域的曲率半径;第三区域的曲率半径大于第四区域的曲率半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区域与第三区域镜像对称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区域为变曲率区域,沿远离所述第一区域的方向,第二区域的曲率半径逐渐减小。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区域的曲率半径为600-2000mm。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三区域均为单曲率区域。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区域与第四区域镜像对称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能达到以下有益效果之一:1、通过本方片的设置,实现在一块玻璃片中可以切割双排、多个后视镜片,有效提升了单块玻璃块的有效利用面积,减少废料的提升,节约成本,提升经济效益。2、设置曲率相同的中心区域,便于镜片的加工成型作业。3、设置变曲区域,可以提升所切割处后视镜片的最大视角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再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20-后视镜方片;201-第一区域;202-第二区域;203-第三区域;204-第四区域;205-后视镜片;箭头指示方向为纵向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图3所示,汽车后视镜方片,沿纵向,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区域202、第一区域201、第三区域203和第四区域204;第一区域201的曲率半径大于第二区域202的曲率半径;第三区域203的曲率半径大于第四区域204的曲率半径。如图1中所示,在成型后的后视镜方片20(球面镜)中的第一区域201和第二区域202内沿横向方向切割多个后视镜片205;同样的,在第三区域203和第四区域204内沿横向方向切割多个后视镜片205,在单块玻璃块上尽可能多的切割后视镜片,以尽量减少必要切割预留区的面积,从而减少废料的产生,节约成本,提升了经济效益。且在单块后视镜方片20上可以实现两种规格(不同视角范围)后视镜片205的制备,提升了使用场景范围。实施例2:如图1-图3所示,对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优化了方片结构。本汽车后视镜方片中第一区域201与第三区域203镜像对称设置。第一区域201与第三区域203沿两者的连接线镜像对称设置,此时第一区域201和第三区域203内的曲率半径相同,便于后视镜方片20的成型(相应的,成型模具的此区域为其中心区域,设置为相同的曲率,便于成型模具的加工,也便于玻璃在此区域内的热弯成形,减少连接区的不平滑而导致此区域处玻璃成型质量的不可控因素)。实施例3:如图1-图3所示,对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优化了方片结构。本汽车后视镜方片中第二区域202为变曲率区域,沿远离第一区域201的方向,第二区域202的曲率半径逐渐减小。第二区域202为变曲率区域(即区域内非单一的曲率半径),将单曲区域(第一区域201)与变曲区域(202)相结合,可以提升后视镜片205的可视范围;且,可以根据所切割尺寸的大小(第二区域202的面积)来控制所制备的后视镜片205的最大视角范围。实施例4:如图1-图3所示,对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优化了方片的结构。本汽车后视镜方片中第一区域201的曲率半径为600-2000mm。第一区域201典型但非限制性的曲率半径例如为:600mm、800mm、1000mm、1200mm、1400mm、1600mm、1800mm或2000mm。实施例5:如图1-图3所示,对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优化了方片结构。本汽车后视镜方片中第一区域201和第三区域203均为单曲率区域。单曲率区域(即此区域内的曲率半径均相同),便于成型模具的加工,且便于烤弯成型过程中此区域内气流的排放,减少在中心区域内(中心区域内容易形成气泡/凹凸起/不平滑部)形成气泡,而影响后视镜片的质量。实施例6:如图1-图3所示,对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优化了方片结构。本汽车后视镜方片中第二区域202与第四区域204镜像对称设置。第二区域202与第四区域204以第一区域201与第三区域203的连接线镜像对称设置,便于成型模具的加工,同时可以提升单块后视镜方片20在烤弯成型过程中的整体质量,便于加工,提升成品质量。尽管这里参照本技术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汽车后视镜方片,其特征在于:沿纵向,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区域(202)、第一区域(201)、第三区域(203)和第四区域(204);第一区域(201)的曲率半径大于第二区域(202)的曲率半径;第三区域(203)的曲率半径大于第四区域(204)的曲率半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后视镜方片,其特征在于:沿纵向,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区域(202)、第一区域(201)、第三区域(203)和第四区域(204);第一区域(201)的曲率半径大于第二区域(202)的曲率半径;第三区域(203)的曲率半径大于第四区域(204)的曲率半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视镜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201)与第三区域(203)镜像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视镜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2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明奎崔原豪崔乘豪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金瑜隆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