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主动电磁探测作用距离的陆上测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3280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下主动电磁探测作用距离的陆上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电磁接收传感器放置于待测目标系统的电磁发射天线的一定距离范围内;S2,将目标信号模拟线圈放置于待测目标系统的电磁接收天线的一定距离范围内;S3,启动待测目标系统,电磁接收传感器感应得到待测目标系统的辐射电磁场,并计算得到待测目标系统的辐射磁矩;S4,利用步骤S3中得到的辐射磁矩,建立被探测目标的等效反射电磁场强度与作用距离之间的关系式;S5,利用步骤S4中得到的关系式,进一步建立目标信号模拟线圈的驱动电流与作用距离之间的关系式;S6,找到驱动电流的最小值,并根据步骤S5中得到的关系式计算得到驱动电流最小值所对应的作用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主动电磁探测作用距离的陆上测试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磁探测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水下主动电磁探测作用距离的陆上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水下主动电磁探测技术是利用电磁波在海水中的传播和反射特性,实现对一定距离范围内的铁磁物体进行探测。该技术可应用于军事领域,也可应用于民用领域,如沉船打捞或水下掩埋金属探测等。作用距离是水下主动电磁探测技术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含义是指能够探测到特定目标的最大距离,该指标不仅与主动电磁探测系统的电磁辐射磁矩有关,还与待测铁磁目标的尺度特征有关。由于海水介质所具有的导电性使得电磁波在海水中的传播和反射特性与空气中差异较大。因此,直接在陆上使用铁磁目标进行实际测量,难以获得与海水中一致的测试效果,且陆上测试时所针对的典型目标尺度特征种类十分有限,无法获得较为全面的性能指标测试结果。另外,在海水中测试则实施难度较大,且同样存在待测目标尺度特征种类有限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下主动电磁探测作用距离的陆上测试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主动电磁探测作用距离的陆上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将电磁接收传感器放置于待测目标系统的电磁发射天线的一定距离范围内;/nS2,将目标信号模拟线圈放置于待测目标系统的电磁接收天线的一定距离范围内;/nS3,启动待测目标系统,电磁接收传感器感应得到待测目标系统的辐射电磁场,并计算得到待测目标系统的辐射磁矩;/nS4,利用步骤S3中得到的辐射磁矩,建立被探测目标的等效反射电磁场强度与作用距离之间的关系式;/nS5,利用步骤S4中得到的关系式,进一步建立目标信号模拟线圈的驱动电流与作用距离之间的关系式;/nS6,调整目标信号模拟线圈的驱动电流的大小,找到能够使待测目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主动电磁探测作用距离的陆上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电磁接收传感器放置于待测目标系统的电磁发射天线的一定距离范围内;
S2,将目标信号模拟线圈放置于待测目标系统的电磁接收天线的一定距离范围内;
S3,启动待测目标系统,电磁接收传感器感应得到待测目标系统的辐射电磁场,并计算得到待测目标系统的辐射磁矩;
S4,利用步骤S3中得到的辐射磁矩,建立被探测目标的等效反射电磁场强度与作用距离之间的关系式;
S5,利用步骤S4中得到的关系式,进一步建立目标信号模拟线圈的驱动电流与作用距离之间的关系式;
S6,调整目标信号模拟线圈的驱动电流的大小,找到能够使待测目标系统可靠探测到目标的情况下驱动电流的最小值,并根据步骤S5中得到的关系式计算得到驱动电流最小值所对应的作用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主动电磁探测作用距离的陆上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还获取电磁接收传感器相对于待测目标系统的电磁发射天线的位置参数(z1,r1),该位置参数为以待测目标系统的电磁发射天线的等效中心为圆心,在柱坐标系下的位置参数,并使得电磁接收传感器的轴线与测目标系统的电磁发射天线的轴线之间相互平行或相互垂直;
步骤S2中,还获取待测目标系统的电磁接收天线相对于目标信号模拟线圈的位置参数(z2,r2),该位置参数为以目标信号模拟线圈的等效中心为圆心,在柱坐标系下的位置参数,并使得目标信号模拟线圈的轴线与测目标系统的电磁接收天线的轴线之间相互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主动电磁探测作用距离的陆上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先测量电磁接收传感器的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思炜王鹏张静远唐波张林森陆泽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