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纸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3093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9
本申请涉及卷纸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卷纸下料装置,其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转动支撑有用于带动分卷纸转动的气涨轴,所述机架的一侧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位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支撑组件用于支撑气涨轴的一端,所述支撑组件位于第二状态时,所述支撑组件与气涨轴的端部具有供分卷纸通过的间隙,所述气涨轴靠近支撑组件的一侧设置有可穿设于分卷纸的下料筒,所述下料筒的中心轴线与气涨轴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本申请具有能缩短分卷纸在气涨轴上的下料时间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卷纸下料装置
本申请涉及卷纸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卷纸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标签是用于标明物品的品名、重量、体积、用途等信息的简要标牌,在人们的日常生产当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标签的制造工艺中,一般是先将标签纸加工成大卷的卷纸,再将大的卷纸经卷纸设备分卷成一筒筒的分卷纸,其中,卷纸设备上设置有气涨轴,在气涨轴套上卷筒,将标签纸的引出端固定在卷筒上,转动气涨轴并带动卷筒转动进行卷纸。由于在气涨轴上分卷完成后,需要及时分配多名工作人员共同将分卷纸抬走后,气涨轴上才能进行一下筒分卷纸的卷纸作业,期间导致卷纸设备需要暂停作业较长时间以供工作人员对分卷纸进行下料。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缩短分卷纸在气涨轴上的下料时间,本申请提供一种卷纸下料装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卷纸下料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卷纸下料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转动支撑有用于带动分卷纸转动的气涨轴,所述机架的一侧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位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支撑组件用于支撑气涨轴的一端,所述支撑组件位于第二状态时,所述支撑组件与气涨轴的端部具有供分卷纸通过的间隙,所述气涨轴靠近支撑组件的一侧设置有可穿设于分卷纸的下料筒,所述下料筒的中心轴线与气涨轴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分卷纸套设在气涨轴上,从而带动分卷纸进行卷绕形成一筒筒的分卷纸,当需要将气涨轴上的分卷纸进行下料时,先将支撑组件调至第二状态,使支撑组件与气涨轴之间具有间隙,此时,分卷纸沿着气涨轴的中心轴线向下料筒的方向移动,从而将分卷纸转移至下料筒,即可完成分卷纸在气涨轴上的下料,无需及时分配多名工作人员将分卷纸从气涨轴上取下,能大大缩短分卷纸在气涨轴上的下料时间。优选的,所述下料筒远离气涨轴的一端设置有支杆,所述下料筒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杆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通过转动下料筒,将下料筒的中心轴线调整至与气涨轴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的位置上,能为工作人员提供便利,节省劳动力;当不需要下料时,通过转动下料筒可以将下料筒转移至别的位置,为车间提供更多的通行空间,对下料筒的摆放更加灵活。优选的,所述下料筒靠近气涨轴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靠近气涨轴的一面用于与气涨轴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下料时,利用限位板与气涨轴的抵接,能更好地控制下料筒的中心轴线与气涨轴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提供便利。优选的,所述限位板设置为形状与气涨轴的侧面相适配的弧形板,所述限位板的内弧面用于与气涨轴的侧面相贴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在下料筒转动至限位板与气涨轴抵接时,弧形板不会影响下料筒与气涨轴的位置对准;另一方面,弧形板的内弧面能与气涨轴的侧面相贴合,使得下料筒转动的终点位置更准确。优选的,所述下料筒远离气涨轴的一端侧面上卷绕有一层用于与分卷纸端面接触的防护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分卷纸转移至下料筒上时,让分卷纸背离气涨轴的端面与防护层想接触,能对分卷纸的端面进行防护,避免分卷纸与支杆直接抵接而压坏分卷纸。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可相对机架转动的支撑板以及驱动支撑板转动的驱动件,所述支撑板的一端与机架铰接,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用于与气涨轴的端部抵接,所述驱动件安装于机架,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支撑板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驱动件的驱动下,使支撑板处于第一状态时,即分卷纸在气涨轴上进行转动卷纸时,能对气涨轴进行支撑,提高气涨轴的稳定性;驱动件驱动支撑板位于第二状态时,即需要对分卷纸进行下料时,支撑板转动至与气涨轴端部具有可以供分卷纸通过的间隙,从而分卷纸能移出气涨轴,转移至下料筒上。优选的,所述驱动件设置为气缸。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驱动件设置为气缸,其擅长作往复直线运动,可靠性高,且操作简单。优选的,所述支撑板靠近气涨轴的侧面上成型有弧形的搭接槽,所述搭接槽用于插置气涨轴的端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搭接槽与气涨轴侧面的配合,能避免气涨轴相对支撑板滑移而脱离支撑板。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当需要将气涨轴上的分卷纸进行下料时,分卷纸可沿着气涨轴的中心轴线向下料筒的方向移动,将分卷纸转移至下料筒,即可完成分卷纸在气涨轴上的下料,无需及时分配多名工作人员将分卷纸从气涨轴上取下,能大大缩短分卷纸在气涨轴上的下料时间;2.工作人员通过转动下料筒,将下料筒的中心轴线调整至与气涨轴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的位置上,能为工作人员提供便利,节省劳动力;当不需要下料时,通过转动下料筒可以将下料筒转移至别的位置,对下料筒的摆放更加灵活;3.利用限位板与气涨轴的抵接,能更好地控制下料筒的中心轴线与气涨轴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提供便利。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气涨轴下料状态的工作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气涨轴卷纸状态的工作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2、气涨轴;3、下料筒;4、支杆;5、垫片;6、转动座;7、限位板;8、防护层;9、间隙;10、支撑组件;11、支撑板;12、驱动件;13、搭接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卷纸下料装置。参照图1,卷纸下料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上转动支撑有气涨轴2,分卷纸套设在气涨轴2上,气涨轴2带动分卷纸转动进行卷纸作业。参照图1和图2,为了缩短分卷纸在气涨轴2上的下料时间,在气涨轴2的一端设置有下料筒3,下料筒3远离气涨轴2的一端竖直设置有支杆4,支杆4上固定设置有垫片5,支杆4上转动套设有转动座6,转动座6位于垫片5顶部,下料筒3远离气涨轴2的一端与转动座6固定连接,从而下料筒3可相对支杆4转动。转动下料筒3至下料筒3的中心轴线与气涨轴2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时,可将气涨轴2上的分卷纸沿着气涨轴2的长度方向移动至下料筒3上,分卷纸穿套于下料筒3,此时,完成分卷纸在气涨轴2上的下料,无需及时分配多名工作人员将分卷纸从气涨轴2上取下,能大大缩短分卷纸在气涨轴2上的下料时间。此外,参照图3,为了更好地控制下料筒3的中心轴线与气涨轴2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在下料筒3靠近气涨轴2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板7,限位板7设置为弧度与气涨轴2的侧面弧度相适配的弧形板,限位板7的内弧面用于与气涨轴2背离机架1的一侧相贴合,以提高气涨轴2与限位板7的贴合程度,使得下料筒3转动的终点位置更准确。参照图1和图2,当分卷纸移动至下料筒3上时,为了避免分卷纸靠近支杆4的端面与支杆4直接抵压而损坏分卷纸,因而在下料筒3远离气涨轴2的一端侧面上卷绕有一层防护层8,防护层8靠近气涨轴2的端面用于与分卷纸端面柔性接触,防护层8具体可以为布料、橡胶、棉层等具有缓冲作用的材料。参照图1和图2,当分卷纸需要从气涨轴2上转移至下料筒3上时,气涨轴2的一端需要为分卷纸提供间隙9以供分卷纸通过气涨轴2对应的端部,因而气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卷纸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转动支撑有用于带动分卷纸转动的气涨轴(2),所述机架(1)的一侧设置有支撑组件(10),所述支撑组件(10)位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支撑组件(10)用于支撑气涨轴(2)的一端,所述支撑组件(10)位于第二状态时,所述支撑组件(10)与气涨轴(2)的端部具有供分卷纸通过的间隙(9),所述气涨轴(2)靠近支撑组件(10)的一侧设置有可穿设于分卷纸的下料筒(3),所述下料筒(3)的中心轴线与气涨轴(2)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纸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转动支撑有用于带动分卷纸转动的气涨轴(2),所述机架(1)的一侧设置有支撑组件(10),所述支撑组件(10)位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支撑组件(10)用于支撑气涨轴(2)的一端,所述支撑组件(10)位于第二状态时,所述支撑组件(10)与气涨轴(2)的端部具有供分卷纸通过的间隙(9),所述气涨轴(2)靠近支撑组件(10)的一侧设置有可穿设于分卷纸的下料筒(3),所述下料筒(3)的中心轴线与气涨轴(2)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纸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筒(3)远离气涨轴(2)的一端设置有支杆(4),所述下料筒(3)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杆(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卷纸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筒(3)靠近气涨轴(2)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板(7),所述限位板(7)靠近气涨轴(2)的一面用于与气涨轴(2)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卷纸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官富邓文发罗家兴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中冠标签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