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能包覆药柱卧式整形及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能材料机械加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含能包覆药柱卧式整形及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包覆药柱作为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动力源,是一种易燃易爆产品,对其转运、加工有较高的安全要求。目前药柱整形制造工序,主要包括原料药柱的装夹、整形、检测、称重等步骤,基本处于人工操作状态,存在自动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安全度低,产品质量一致性较差等一系列弊端。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具有高自动化水平及极高的本质安全度的含能包覆药柱卧式整形及检测装置解决上述问题,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时极大提高生产效率,并保证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含能包覆药柱卧式整形及检测装置,具备人机隔离、加工精度高、安全性高的特点,配合框架机械手可实现全程远程控制流水化作业,以解决包覆药柱在制造和检测过程中自动化程度低、效率低、危险性高、产品质量一致性差、整形精度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的方案是:一种含能包覆药柱卧式整形及检测装置,包括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能包覆药柱卧式整形及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直角坐标机构(2)、药屑收集组件(3)、废药段收集组件(4)、导向槽(5)、药段收集箱(6)、药柱装夹组件(7)、药柱定位组件(8)、称重组件(9),/n直角坐标机构(2)的Z轴移动单元上设置有药柱整形检测组件(15),与药柱装夹组件(7)的药柱整形位置相邻对应,以实现药柱整形检测组件(15)相应功能;/n药屑收集组件(3)位于药柱装夹组件整形位置的下方,收集托盘固定在机架(1)内部,呈漏斗形,用软管连接至箱式防爆真空机组(11);/n药柱装夹组件(7)、药柱定位组件(8)和称重组件(9)水平装配于机架(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能包覆药柱卧式整形及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直角坐标机构(2)、药屑收集组件(3)、废药段收集组件(4)、导向槽(5)、药段收集箱(6)、药柱装夹组件(7)、药柱定位组件(8)、称重组件(9),
直角坐标机构(2)的Z轴移动单元上设置有药柱整形检测组件(15),与药柱装夹组件(7)的药柱整形位置相邻对应,以实现药柱整形检测组件(15)相应功能;
药屑收集组件(3)位于药柱装夹组件整形位置的下方,收集托盘固定在机架(1)内部,呈漏斗形,用软管连接至箱式防爆真空机组(11);
药柱装夹组件(7)、药柱定位组件(8)和称重组件(9)水平装配于机架(1)上的同一轴线上;
废药段收集组件(4)的废药段夹手设置在药柱装夹组件(7)侧方,导向槽(5)安装于机架(1)侧壁,药段收集箱(6)置于导向槽(5)出口下方,废药段通过导向槽(5)滑落至药段收集箱(6)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能包覆药柱卧式整形及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直角坐标机构(2)包含X轴移动单元(12)、Y轴移动单元(13)、Z轴移动单元(14)和药柱整形检测组件(15),动力均采用经过隔爆处理的伺服电机进行精密驱动,由导轨、丝杠的组合垂向布置进行导向及传动,限位采用防爆限位开关和机械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能包覆药柱卧式整形及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柱整形检测组件(15)的安装板上设置有打磨器(16)、钻头(17)、红外温度传感器(18)、吹吸嘴(19)、银丝识别相机(20)、磁滞尺位移传感器(21)、同轴光远心相机(22)和车刀组件(23),
所述车刀组件(23)为具有切断与端面车削两种功能的车刀,完成药柱长度与端面整形;
所述银丝识别相机(20)用于完成端面银丝位置的识别及上传;
所述钻头(17)用于含能包覆药柱银丝对位盲孔成型;
吹吸嘴(19)用于药柱盲孔成型后的孔内残留药屑清理;
打磨器(16)用于含能包覆药柱被切断后的端面打磨;
磁滞尺位移传感器(21)测端面位置功能完成孔深测量,由定位挡块及空心主轴及车刀位置的安装位置关系,完成药柱长度的间接精确测量;
红外温度传感器(18)用于适时监控钻孔加工药柱时钻头的温度;
同轴远心相机(22)用于对盲孔内部多余物残留情况进行检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能包覆药柱卧式整形及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药柱装夹组件(7)为空心主轴的气动旋转卡盘,可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渝,刘洋,王鸿宇,代颖军,蔡振宇,赵军,罗智勇,周岳松,江屈强,程欢,袁潇,刘爱琴,袁睿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航天化工应用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