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轨节平面度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0174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链轨节平面度检测装置,涉及链轨节检测领域,包括检测支架、支撑块、固定顶块、安装支架、活动顶杆、第一弹簧和驱动组件,检测支架包括检测平台和固定于检测平台下方的支撑组件,驱动组件包括踏杆、踏板、连接杆和第二弹簧,支撑块和安装支架分别设置于检测平台两侧,固定顶块设置于安装支架上,活动顶杆贯穿检测平台,固定顶块位于活动顶杆正上方,活动顶杆上部套设有第一弹簧,活动顶杆底端与连接杆一端铰接,连接杆另一端与踏杆铰接,踏杆一端铰接于支撑组件上,踏杆另一端设置有踏板,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检测平台底面和踏杆连接,且第二弹簧位于连接杆与踏板之间。该装置操作简便,提高了检测效率,利于工作现场抽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链轨节平面度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链轨节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链轨节平面度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链轨节平面度为了保证链轨节装配后不会产生干涉。平面度检测是现场抽检,之前使用方箱进行检测,使用方法:把链轨节轴孔下平面为基准夹持到方箱上使用高度尺定出高度(方箱高度减链轨节轴孔平面与套孔平面间隙)测量套孔面起点,使之平面与高度尺画针平面平行,如起点位置高,需要塞尺垫方箱内侧,使链轨节套孔平面升高,调节完毕后,使用高度尺夹持百分表,找到测量起点位置对0,绕套孔转动一圈测量平面度。此方法操作繁琐用时长,检测效率低(测量1次用时5分钟),不利于工作现场抽检。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链轨节平面度检测装置,操作简便,提高了检测效率,利于工作现场抽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链轨节平面度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支架、支撑块、固定顶块、安装支架、活动顶杆、第一弹簧和驱动组件,所述检测支架包括检测平台和固定于所述检测平台下方的支撑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踏杆、踏板、连接杆和第二弹簧,所述支撑块和所述安装支架分别设置于所述检测平台两侧,所述固定顶块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活动顶杆贯穿所述检测平台,所述固定顶块位于所述活动顶杆正上方,所述活动顶杆上部套设有所述第一弹簧,所述活动顶杆底端与所述连接杆一端铰接,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与所述踏杆一侧铰接,所述踏杆一端铰接于所述支撑组件上,所述踏杆另一端设置有所述踏板,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检测平台底面和所述踏杆连接,且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踏板之间。优选地,所述支撑块包括长方体块和设置于所述长方体块上方的三角形块。优选地,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立柱和设置于立柱上方的横板,所述立柱固定于所述检测平台上,所述固定顶块固定于所述横板的下表面。优选地,所述固定顶块包括圆柱块和设置于所述圆柱块下方的倒锥形块,所述圆柱块固定于所述横板的下表面。优选地,所述活动顶杆包括圆柱杆和设置于所述圆柱杆上方的锥形块,所述锥形块与所述倒锥形块位置相对应。优选地,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所述圆柱杆上,且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所述锥形块和所述检测平台之间,所述圆柱杆底端与所述连接杆一端铰接。优选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安装板和四个支腿,四个所述支腿设置于所述检测平台下表面的四个边角上,所述安装板设置于所述检测平台下表面的中部,所述踏杆远离所述踏板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安装板上。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的链轨节平面度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支架、支撑块、固定顶块、安装支架、活动顶杆、第一弹簧和驱动组件,检测支架包括检测平台和固定于检测平台下方的支撑组件,驱动组件包括踏杆、踏板、连接杆和第二弹簧。使用时,首先把链轨节轴孔下平面放到支撑块上,然后踩下踏板使活动顶杆下移,把链轨节套孔下平面放到活动顶杆上后松开踏板,活动顶杆在弹簧力作用下上移,使链轨节套孔上平面与固定顶块接触,活动顶杆和固定顶块对该端进行夹紧,放置工作完成,用时10s内,检测时使用百分表测量套孔上平面的平面度,测量用时在1分钟之内。可见,本技术中的装置装夹方便,测量用时短,以支撑块和固定顶块为定位基准,使得链轨节放到此检测装置上时状态为水平,更换工件时不用找水平进行调节,提高了检测效率,减少生产时质量问题的发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链轨节平面度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链轨节平面度检测装置中支撑块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链轨节平面度检测装置中支撑块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链轨节平面度检测装置中支撑块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链轨节平面度检测装置中固定顶块的主视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链轨节平面度检测装置中固定顶块的仰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检测平台;2、支腿;3、安装板;4、链轨节;5、支撑块;51、长方体块;52、三角形块;6、固定顶块;61、圆柱块;62、倒锥形块;7、立柱;8、横板;9、活动顶杆;10、第一弹簧;11、连接杆;12、踏杆;13、踏板;14、第二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链轨节平面度检测装置,操作简便,提高了检测效率,利于工作现场抽检。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链轨节平面度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支架、支撑块5、固定顶块6、安装支架、活动顶杆9、第一弹簧10和驱动组件,检测支架包括检测平台1和固定于检测平台1下方的支撑组件,驱动组件包括踏杆12、踏板13、连接杆11和第二弹簧14,支撑块5和安装支架分别设置于检测平台1两侧,具体地,支撑块5和安装支架均固定于检测平台1上,支撑块5用于支撑链轨节4设置有轴孔的一端。固定顶块6设置于安装支架上,活动顶杆9贯穿检测平台1,活动顶杆9的两端分别由检测平台1的顶面和底面伸出,固定顶块6位于活动顶杆9正上方,固定顶块6和活动顶杆9之间用于夹持链轨节4设置有套孔的一端。活动顶杆9上部套设有第一弹簧10,活动顶杆9底端与连接杆11一端铰接,连接杆11另一端与踏杆12一侧铰接,踏杆12一端铰接于支撑组件上,踏杆12另一端设置有踏板13,第二弹簧14的两端分别与检测平台1底面和踏杆12连接,且第二弹簧14位于连接杆11与踏板13之间。如图2-图4所示,支撑块5包括长方体块51和设置于长方体块51上方的三角形块52,三角形块52的尖端用于与链轨节4设置有轴孔一端的下表面相接触,即支撑块5与链轨节4为面接触,保证工件放置稳定。具体地,安装支架包括立柱7和设置于立柱7上方的横板8,立柱7固定于检测平台1上,固定顶块6固定于横板8的下表面。如图5和图6所示,固定顶块6包括圆柱块61和设置于圆柱块61下方的倒锥形块62,圆柱块61固定于横板8的下表面。具体地,活动顶杆9包括圆柱杆和设置于圆柱杆上方的锥形块,锥形块与倒锥形块62位置相对应。于本具体实施例中,锥形块为圆锥体,圆锥体底面的直径大于圆柱杆的直径。具体地,第一弹簧10套设于圆柱杆上,且第一弹簧10位于锥形块和检测平台1之间,圆柱杆底端与连接杆11一端铰接。具体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链轨节平面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支架、支撑块、固定顶块、安装支架、活动顶杆、第一弹簧和驱动组件,所述检测支架包括检测平台和固定于所述检测平台下方的支撑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踏杆、踏板、连接杆和第二弹簧,所述支撑块和所述安装支架分别设置于所述检测平台两侧,所述固定顶块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活动顶杆贯穿所述检测平台,所述固定顶块位于所述活动顶杆正上方,所述活动顶杆上部套设有所述第一弹簧,所述活动顶杆底端与所述连接杆一端铰接,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与所述踏杆一侧铰接,所述踏杆一端铰接于所述支撑组件上,所述踏杆另一端设置有所述踏板,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检测平台底面和所述踏杆连接,且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踏板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链轨节平面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支架、支撑块、固定顶块、安装支架、活动顶杆、第一弹簧和驱动组件,所述检测支架包括检测平台和固定于所述检测平台下方的支撑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踏杆、踏板、连接杆和第二弹簧,所述支撑块和所述安装支架分别设置于所述检测平台两侧,所述固定顶块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活动顶杆贯穿所述检测平台,所述固定顶块位于所述活动顶杆正上方,所述活动顶杆上部套设有所述第一弹簧,所述活动顶杆底端与所述连接杆一端铰接,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与所述踏杆一侧铰接,所述踏杆一端铰接于所述支撑组件上,所述踏杆另一端设置有所述踏板,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检测平台底面和所述踏杆连接,且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踏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轨节平面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包括长方体块和设置于所述长方体上方的三角形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轨节平面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立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耀张蕴龙杨正义姜小栋
申请(专利权)人:莱州市莱索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