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轨节平面度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0174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链轨节平面度检测装置,涉及链轨节检测领域,包括检测支架、支撑块、固定顶块、安装支架、活动顶杆、第一弹簧和驱动组件,检测支架包括检测平台和固定于检测平台下方的支撑组件,驱动组件包括踏杆、踏板、连接杆和第二弹簧,支撑块和安装支架分别设置于检测平台两侧,固定顶块设置于安装支架上,活动顶杆贯穿检测平台,固定顶块位于活动顶杆正上方,活动顶杆上部套设有第一弹簧,活动顶杆底端与连接杆一端铰接,连接杆另一端与踏杆铰接,踏杆一端铰接于支撑组件上,踏杆另一端设置有踏板,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检测平台底面和踏杆连接,且第二弹簧位于连接杆与踏板之间。该装置操作简便,提高了检测效率,利于工作现场抽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链轨节平面度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链轨节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链轨节平面度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链轨节平面度为了保证链轨节装配后不会产生干涉。平面度检测是现场抽检,之前使用方箱进行检测,使用方法:把链轨节轴孔下平面为基准夹持到方箱上使用高度尺定出高度(方箱高度减链轨节轴孔平面与套孔平面间隙)测量套孔面起点,使之平面与高度尺画针平面平行,如起点位置高,需要塞尺垫方箱内侧,使链轨节套孔平面升高,调节完毕后,使用高度尺夹持百分表,找到测量起点位置对0,绕套孔转动一圈测量平面度。此方法操作繁琐用时长,检测效率低(测量1次用时5分钟),不利于工作现场抽检。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链轨节平面度检测装置,操作简便,提高了检测效率,利于工作现场抽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链轨节平面度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支架、支撑块、固定顶块、安装支架、活动顶杆、第一弹簧和驱动组件,所述检测支架包括检测平台和固定于所述检测平台下方的支撑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踏杆、踏板、连接杆和第二弹簧,所述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链轨节平面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支架、支撑块、固定顶块、安装支架、活动顶杆、第一弹簧和驱动组件,所述检测支架包括检测平台和固定于所述检测平台下方的支撑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踏杆、踏板、连接杆和第二弹簧,所述支撑块和所述安装支架分别设置于所述检测平台两侧,所述固定顶块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活动顶杆贯穿所述检测平台,所述固定顶块位于所述活动顶杆正上方,所述活动顶杆上部套设有所述第一弹簧,所述活动顶杆底端与所述连接杆一端铰接,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与所述踏杆一侧铰接,所述踏杆一端铰接于所述支撑组件上,所述踏杆另一端设置有所述踏板,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检测平台底面和所述踏杆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链轨节平面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支架、支撑块、固定顶块、安装支架、活动顶杆、第一弹簧和驱动组件,所述检测支架包括检测平台和固定于所述检测平台下方的支撑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踏杆、踏板、连接杆和第二弹簧,所述支撑块和所述安装支架分别设置于所述检测平台两侧,所述固定顶块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活动顶杆贯穿所述检测平台,所述固定顶块位于所述活动顶杆正上方,所述活动顶杆上部套设有所述第一弹簧,所述活动顶杆底端与所述连接杆一端铰接,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与所述踏杆一侧铰接,所述踏杆一端铰接于所述支撑组件上,所述踏杆另一端设置有所述踏板,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检测平台底面和所述踏杆连接,且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踏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轨节平面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包括长方体块和设置于所述长方体上方的三角形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轨节平面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立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耀张蕴龙杨正义姜小栋
申请(专利权)人:莱州市莱索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