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宏东专利>正文

新型交流稳压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3074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用可控硅控制调压器抽头的交流稳压电源,其特征是把调压绕组分成几组,每组抽出多个抽头,每组抽头间匝数是上一组抽头间匝数与个数的乘积,因而只用十几个抽头和可控硅,就可获得在70到450V之间输入时,输出误差±1V的稳定电压,另外在负载=0时,自动切断主变压器回路,降低空载损耗。 本调压器有近似无级调压的优点,又有响应迅速,波形好,无机械磨损,无火花干扰等优点。(*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Novel AC stabilized voltage power supply

A new type of controllable silicon controlled AC regulated power supply transformer tap, the utility model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regulating winding is divided into several groups, each taking a plurality of taps, each tap between turns is the product of a tap between turns and number, and only about a dozen taps and silicon can be obtained between 70 and 450V when the input voltage output error 1V, in addition to the load = 0, automatically cut off the main circuit transformer, reduce no-load loss. The regulator has the advantages of approximate stepless voltage regulation, fast response, good waveform, no mechanical wear, no spark interference, et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交流稳压电源领域。电子行业对电源要求较严,随着精密仪器的发展,对电源的要求更为苛刻。纵观现行交流稳压方式,各有长处和不足。如较流行的方式之一,就是用电机带动调压器的碳刷,通过电子电路控制,实现稳压。缺点是响映迟纯,碳刷磨损快。其余磁饱和式,波形不好。继电器式,干拢大。还有一种用可控硅控制调压器抽头,用电子技术控制可控硅通断的稳压方式,能较好地克服上述缺点,但有以下不足(1)每个可控硅只能控制一个抽头,因而抽头间电压较大,换挡时有明显波动,如果市电正好在临界换挡状态,波动过大的跳步电压更影响稳压效果,而过多增加抽头和可控硅又要增加工艺难度和成本。本技术的目的就是克服上述缺点而设计的,它有下述特点能够有较大调压范围,如在110-300V之间,又有足够多的档次以提高稳压精度,例如每挡之间<1V,同时抽头和可控硅控制在20个以内。专利技术原理本技术交流稳压器核心就是一个自耦调压器B,详见附图,在它的初级或者次级的一端或两端设置二至十组调压绕组,每组内均匀抽出二至二十个抽头,每个抽头接双向可控硅阳极,每组的可控硅阴极连接在一起与上一组线圈相连,每组抽头间的匝数是上组抽头个数与匝数的乘积,而最上一组的圈数,即每挡需要调节的电压数,乘以该调压器的每V匝数,由具体的铁芯截面决定。在自耦调压器初次级共用侧,串入电流检测变压器B2的初级,B2的次级与取样变压器B3的次级相串联,接在输出电压调节电位器R1两端。R1的动臂取出的电压即包括了市电波动又包括了负载变化,经检波滤波后通过取样保持电路A后,送入A/D转换器,该A/D转换器是量程为0-5V的8位(也可用9至12位)A/D集成片。利用它的高三位及低三位经光耦电路去控制多路转换器K1及K3(本例为8选1电路)中间两位控制K2(4选1电路),K1K2K3的开关分别控制三组可控硅的门级,在调压范围内,每组都有一个对应的可控硅导通,三个可控硅串联起来,共同决定调压线圈的接入数量。而L1L2L3及与其相连的电路为通常的触发信号发生电路,其作用是在每个波形开始时提供同步触发信号,经K1K2K3选择后,分别去触发每组可控硅中的一个。在K3的8位输出中,第8位是悬空端或接过压指示电路,在市电超过450V时,8选1电路K3仅有第8位接通,因而实现了超压自保,而在市电降低后,自动恢复供电。本技术能较好地解决控制档次多,可控硅数量也要多的矛盾,比如一个要求在60V至420V之间,稳压精度达到1V的交流稳压器,传统技术就需要用近二百个可控硅和抽头,这在成本和重量体积上都是不实用的,而本技术用十几个可控硅即可实现,调压线圈可设在稳压电源主调压器的初级一端或二端,可设在次级一端或二端,也可设在初级和次级一端或二端,附图即本技术的电原理图,也是实施方案,本方案把调压线圈设置在初级和次级,T1-T18为4A600V双向可控硅,随市电波动每组相应可控硅导通,使次级输出端Vo保持不变,本方案所用8位A/D转换器原理可参考上海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大规模数字集成电路的原理和应用及相关参考书,原理简述如下B3次级L反映了市电电压的高低经取样保持电路A送入A/D的IN端,经A/D转换后,在它的8位输出端用各位电位的高低表示本位的0和1,即外电压可用8位二进制的大小来表示。3个2进制数(高三位)可代表8个数即8种状态,8选1电路选出一个状态去导通相应的可控硅。所谓相应就是市电压高或低时,这一组导通的可控硅使接入的这一组调压线圈也就多或少,在本例中,B1可用500W调压器抽头间电压数如附图所示,B,的初级圈数与B1的质量有关,一般情况下在30-80T,功率取5W,初次级匝数比在调试时决定,以调整到负载变动,Vo不动为准,B3为5W电源变压器,L1L2L3取15V。电阻均为1/2W,未标的电解电容均为100uF/25V,二级管均为1N4004,其余元件无特殊要求。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的可控硅交流稳压电源,其特征是把调压器调压线圈抽头分成二至二十组,每组设二至二十个抽头,每个抽头间的匝数是前一组抽头与匝数的乘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稳压电源,其特征是它的主调压器的调压线圈可设置在初级的一端或二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稳压电源,其特征是它的主调压器的调压线圈可设置在次级的一端或二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稳压电源,其特征是它的主调压器的调压线圈可设置在初级或次级的一端或二端。专利摘要一种新型用可控硅控制调压器抽头的交流稳压电源,其特征是把调压绕组分成几组,每组抽出多个抽头,每组抽头间匝数是上一组抽头间匝数与个数的乘积,因而只用十几个抽头和可控硅,就可获得在70到450V之间输入时,输出误差±1V的稳定电压,另外在负载=0时,自动切断主变压器回路,降低空载损耗。本调压器有近似无级调压的优点,又有响应迅速,波形好,无机械磨损,无火花干扰等优点。文档编号G05F1/10GK2182423SQ9324329公开日1994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1993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1993年11月1日专利技术者吕宏东 申请人:吕宏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的可控硅交流稳压电源,其特征是把调压器调压线圈抽头分成二至二十组,每组设二至二十个抽头,每个抽头间的匝数是前一组抽头与匝数的乘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宏东
申请(专利权)人:吕宏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