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五金配件码放装置,包括方体,方体内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部设有稳定板,所述方体外壁一侧贯穿有按压块,所述按压块与方体滑动连接,所述按压块贯穿于稳定板内部,所述按压块与稳定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按压块和第一凹槽之间设置弹簧,弹簧的加入,使按压块可以回归原来位置,固定板的加入,使滑套可以摆动运动,滑杆和滑套的加入,使稳定板可以带动第一活动杆运动,滑块的截面形状设置为圆形,使滑块与滑槽的摩擦阻力大大降低,支撑板的加入,增加了第三活动杆的稳定性,条形槽的加入,限制了挡板的运动轨迹,卡合块和卡合槽的加入,增加了挡板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五金配件码放装置
本技术涉及五金配件码放
,具体涉及一种五金配件码放装置。
技术介绍
五金,传统的五金制品,也称“小五金”。指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经人工加工可以制成刀、剑等艺术品或金属器件。现代社会的五金更为广泛,例如五金工具、五金零部件、日用五金、建筑五金以及安防用品等。小五金产品大都不是最终消费品。如今的五金常用为金属或铜铁等制品的统称。金属的进一步应用,对人类文明社会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金属制品,出现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以及军事活动的各个角落。五金行业发展速度非常快,传统五金行业国内最集中的几块市场主要集中在机械五金,建筑五金、装饰五金、日用五金这几大版块。五金行业产业集中的趋势也很明显,传统的五金生产企业逐步实现前向和后向整合。原本只生产五金备件的厂家也涉足大型机械设备的制造。通常一个地区的企业,也实现了从原材料加工到备件供应到成品制造的企业间战略整合。五金制造企业也更重视产品的研发和科技创新,科技研发也促进了五金企业的产业升级,而五金配件码放装置是五金码放重要工具之一,目前,市面上在五金配件太多时,五金配件码放装置无法变化长度,使五金配件码放起来费时费力。因此,专利技术一种五金配件码放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五金配件码放装置,通过在按压块和第一凹槽之间设置弹簧,使按压块可以回归原来位置,在第一凹槽内部设置固定板,使滑套可以摆动运动,在滑杆一端设置滑套,使稳定板可以带动第一活动杆运动,在第二凹槽一侧设置条形槽,使挡板的运动轨迹得到限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五金配件码放装置,包括方体,方体内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部设有稳定板,所述方体外壁一侧贯穿有按压块,所述按压块与方体滑动连接,所述按压块贯穿于稳定板内部,所述按压块与稳定板固定连接,所述按压块一端与第一凹槽内壁之间设有弹簧,所述稳定板外壁一侧铰接有滑杆,所述滑杆远离稳定板一端滑动连接有滑套,所述第一凹槽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外壁一侧与滑套外壁铰接,所述滑套远离滑杆一端铰接有第一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远离滑套一端铰接有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二活动杆外壁一侧与固定板外壁铰接,所述第二活动杆远离第一活动杆一端铰接有第三活动杆,所述第三活动杆外壁一侧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外壁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支撑板一端与第一凹槽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外壁一侧与第三活动杆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活动杆远离第二活动杆一端铰接有连接杆,所述第一凹槽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连接杆贯穿于第二凹槽内部,所述连接杆与方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凹槽远离第一凹槽一侧开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与第二凹槽连通,所述条形槽内部和贯穿有挡板,所述条形槽与挡板滑动连接,所述挡板与方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凹槽内部设有卡合块,所述连接杆一端与卡合块固定连接,所述挡板外壁一侧开设有卡合槽,所述卡合槽与卡合块相卡合。进一步地,所述方体远离按压块一侧设有固定块,所述挡板一端贯穿于固定块内部,所述挡板与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方体外壁开设有第一连接槽,所述固定块外壁开设有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与第二连接槽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滑杆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滑杆对称分布于稳定板外壁两侧。进一步地,所述弹簧一端与按压块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另一端与第一凹槽内壁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凹槽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凹槽对称分布于第一凹槽一侧。进一步地,所述滑槽的截面形状设置为方形,所述滑块的截面形状设置为圆形。进一步地,所述条形槽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条形槽对称分布于第一连接槽两侧。进一步地,所述卡合块与卡合槽相匹配,所述卡合槽的截面形状设置为圆形。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在按压块和第一凹槽之间设置弹簧,弹簧的加入,使按压块可以回归原来位置,固定板的加入,使滑套可以摆动运动,滑杆和滑套的加入,使稳定板可以带动第一活动杆运动,滑块的截面形状设置为圆形,使滑块与滑槽的摩擦阻力大大降低,支撑板的加入,增加了第三活动杆的稳定性,条形槽的加入,限制了挡板的运动轨迹,卡合块和卡合槽的加入,增加了挡板的稳定性,该装置可以在五金配件太多时,变换自身的长度,进行更多的五金配件码放。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卡合槽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图1的A部结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图1的B部结构放大图;图中:1方体、2第一凹槽、3稳定板、4按压块、5弹簧、6滑杆、7滑套、8固定板、9第一活动杆、10第二活动杆、11第三活动杆、12支撑板、13滑槽、14滑块、15连接杆、16第二凹槽、17条形槽、18挡板、19卡合块、20卡合槽、21固定块、22第一连接槽、23第二连接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五金配件码放装置,包括方体1,方体1内部开设有第一凹槽2,所述第一凹槽2内部设有稳定板3,所述方体1外壁一侧贯穿有按压块4,所述按压块4与方体1滑动连接,所述按压块4贯穿于稳定板3内部,所述按压块4与稳定板3固定连接,所述按压块4一端与第一凹槽2内壁之间设有弹簧5,所述稳定板3外壁一侧铰接有滑杆6,所述滑杆6远离稳定板3一端滑动连接有滑套7,所述第一凹槽2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8,所述固定板8外壁一侧与滑套7外壁铰接,所述滑套7远离滑杆6一端铰接有第一活动杆9,所述第一活动杆9远离滑套7一端铰接有第二活动杆10,所述第二活动杆10外壁一侧与固定板8外壁铰接,所述第二活动杆10远离第一活动杆9一端铰接有第三活动杆11,所述第三活动杆11外壁一侧设有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外壁一侧开设有滑槽13,所述支撑板12一端与第一凹槽2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槽13内部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五金配件码放装置,包括方体(1),其特征在于:方体(1)内部开设有第一凹槽(2),所述第一凹槽(2)内部设有稳定板(3),所述方体(1)外壁一侧贯穿有按压块(4),所述按压块(4)与方体(1)滑动连接,所述按压块(4)贯穿于稳定板(3)内部,所述按压块(4)与稳定板(3)固定连接,所述按压块(4)一端与第一凹槽(2)内壁之间设有弹簧(5),所述稳定板(3)外壁一侧铰接有滑杆(6),所述滑杆(6)远离稳定板(3)一端滑动连接有滑套(7),所述第一凹槽(2)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8),所述固定板(8)外壁一侧与滑套(7)外壁铰接,所述滑套(7)远离滑杆(6)一端铰接有第一活动杆(9),所述第一活动杆(9)远离滑套(7)一端铰接有第二活动杆(10),所述第二活动杆(10)外壁一侧与固定板(8)外壁铰接,所述第二活动杆(10)远离第一活动杆(9)一端铰接有第三活动杆(11),所述第三活动杆(11)外壁一侧设有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外壁一侧开设有滑槽(13),所述支撑板(12)一端与第一凹槽(2)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槽(13)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14),所述滑块(14)外壁一侧与第三活动杆(11)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活动杆(11)远离第二活动杆(10)一端铰接有连接杆(15),所述第一凹槽(2)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16),所述连接杆(15)贯穿于第二凹槽(16)内部,所述连接杆(15)与方体(1)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凹槽(16)远离第一凹槽(2)一侧开设有条形槽(17),所述条形槽(17)与第二凹槽(16)连通,所述条形槽(17)内部和贯穿有挡板(18),所述条形槽(17)与挡板(18)滑动连接,所述挡板(18)与方体(1)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凹槽(16)内部设有卡合块(19),所述连接杆(15)一端与卡合块(19)固定连接,所述挡板(18)外壁一侧开设有卡合槽(20),所述卡合槽(20)与卡合块(19)相卡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五金配件码放装置,包括方体(1),其特征在于:方体(1)内部开设有第一凹槽(2),所述第一凹槽(2)内部设有稳定板(3),所述方体(1)外壁一侧贯穿有按压块(4),所述按压块(4)与方体(1)滑动连接,所述按压块(4)贯穿于稳定板(3)内部,所述按压块(4)与稳定板(3)固定连接,所述按压块(4)一端与第一凹槽(2)内壁之间设有弹簧(5),所述稳定板(3)外壁一侧铰接有滑杆(6),所述滑杆(6)远离稳定板(3)一端滑动连接有滑套(7),所述第一凹槽(2)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8),所述固定板(8)外壁一侧与滑套(7)外壁铰接,所述滑套(7)远离滑杆(6)一端铰接有第一活动杆(9),所述第一活动杆(9)远离滑套(7)一端铰接有第二活动杆(10),所述第二活动杆(10)外壁一侧与固定板(8)外壁铰接,所述第二活动杆(10)远离第一活动杆(9)一端铰接有第三活动杆(11),所述第三活动杆(11)外壁一侧设有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外壁一侧开设有滑槽(13),所述支撑板(12)一端与第一凹槽(2)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槽(13)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14),所述滑块(14)外壁一侧与第三活动杆(11)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活动杆(11)远离第二活动杆(10)一端铰接有连接杆(15),所述第一凹槽(2)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16),所述连接杆(15)贯穿于第二凹槽(16)内部,所述连接杆(15)与方体(1)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凹槽(16)远离第一凹槽(2)一侧开设有条形槽(17),所述条形槽(17)与第二凹槽(16)连通,所述条形槽(17)内部和贯穿有挡板(18),所述条形槽(17)与挡板(18)滑动连接,所述挡板(18)与方体(1)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凹槽(16)内部设有卡合块(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清,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鑫润拓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