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铝棒传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3021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热铝棒传输装置,包括基座,基座的上料端与切割机的出料端相连,基座的下料端与挤出机的进料端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铝棒承载块,铝棒承载块的上表面设置有铝棒配合槽;基座上设置有驱动铝棒承载块在上料端与下料端之间做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上述加热铝棒传输装置结构合理,有效避免了铝棒传输不顺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热铝棒传输装置
本技术涉及铝合金加工生产
,尤其是涉及一种加热铝棒传输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铝型材加工成型工段较为分散,工段与工段之间相互独立,工段之间的衔接需要人力去操作;尤其是切割机与挤出机之间,人力操作较为频繁。现实生产中,切割机出料端的工位较高,挤出机入料端的工位较低,切割机出料端与挤出机入料端通过斜坡连接,理想状态下切割后的铝棒通过斜坡自动滚入挤出机,然而,现实情况是,铝棒滚落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偏离倾斜,从而卡在半路,无法顺利滚入挤出机中,如要人工手动调整方位。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加热铝棒传输装置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加热铝棒传输装置,避免了铝棒传输不顺的现象。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加热铝棒传输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上料端与切割机的出料端相连,所述基座的下料端与挤出机的进料端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铝棒承载块,所述铝棒承载块的上表面设置有铝棒配合槽;所述基座上设置有驱动所述铝棒承载块在所述上料端与所述下料端之间做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优选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导向件,所述上料端以及下料端位于所述导向件的两端之间,所述铝棒承载块与所述导向件滑动配合。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链条,所述主动链轮与所述电机的电机轴连接,所述链条与所述主动链轮以及从动链轮相啮合,所述链条套设于所述主动链轮以及从动链轮上;所述主动链轮以及从动链轮均位于所述导向件的一侧;所述铝棒承载块与所述链条固定连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主动链轮以及从动链轮分设于所述基座的两端,所述从动链轮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导向件为导轨,所述导轨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所述导轨的一端位于所述上料端,所述导轨的另一端位于所述下料端;所述铝棒承载块设置有与所述导轨相配合的凹槽。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铝棒承载块包括底座以及翻转块,所述底座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翻转块与所述底座通过销轴销接,所述销轴与所述基座的下料端相邻;所述底座与所述翻转块之间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与所述基座的上料端相邻。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气缸,所述气缸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气缸的另一端与所述翻转块转动连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铝棒配合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铝棒承载块的运动方向相垂直设置。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铝棒承载块为耐高温材质。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加热铝棒传输装置结构合理,通过在切割机与挤出机之间设置铝棒输送装置,避免了铝棒在人工传输过程中出现不顺、卡住的情况,提高了铝棒的传输效率,从而提升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加热铝棒传输装置实施例1中驱动机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加热铝棒传输装置实施例1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加热铝棒传输装置实施例2的升降组件示意图;图中:1、切割机;2、挤出机;3、基座;31、上料端;32、下料端;4、铝棒承载块;41、铝棒配合槽;42、底座;43、翻转块;51、电机;52、链条;53、导轨;54、从动链轮;6、气缸;7、转向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上表面”以铝棒承载块正常输送状态为参考,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作用为驱动铝棒承载块在切割机与挤出机之间做往复运动,将铝棒平稳的从切割机运输到挤出机;作为等效替换,驱动机构也可以是驱动气缸,铝棒承载块与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则铝棒承载块即可做往复直线运动。升降组件升降组件的作用为使铝棒承载块绕其一端做小于90度的翻转运动,将铝棒承载块上的铝棒滚入挤出机中;作为等效替换,升降组件也可以是电机,电机轴驱动铝棒承载块转动,实现铝棒承载块的翻转。导向件导向件可以为表面光滑的任意杆体,使底座可以和导向件做滑动运动。实施例1如图1-2所示,实施例1的加热铝棒传输装置,包括基座3,基座3的上料端31与切割机1的出料端相连,基座3的下料端32与挤出机2的进料端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铝棒承载块4,铝棒承载块4的上表面设置有铝棒配合槽41;基座3上设置有驱动铝棒承载块4在上料端31与下料端32之间做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铝棒配合槽41的长度方向与铝棒承载块4的运动方向相垂直设置。还包括导轨53,导轨53与基座3固定连接,导轨53的一端位于上料端31,导轨53的另一端位于下料端32;铝棒承载块4设置有与导轨53相配合的凹槽。驱动机构包括电机51、主动链轮、从动链轮54和链条52,主动链轮通过转向箱7与电机51的电机51轴连接,链条52与主动链轮以及从动链轮54相啮合,链条52套设于主动链轮以及从动链轮54上;主动链轮以及从动链轮54均位于导向件的一侧;铝棒承载块4与链条52固定连接。还包括导杆,导杆与链条52相邻设置,导杆的轴向与导轨53的轴向相平行设置,铝棒承载块4与导杆滑动配合。主动链轮以及从动链轮54分设于基座3的两端,从动链轮54与基座3转动连接。实施例1使用时,加热后的铝棒从切割机1上切下,落入待运输平台,操作人员控制驱动机构将铝棒承载块4遥控到待运输平台,操作人员通过工具手动将铝棒拨到铝棒承载块4上,限位于铝棒配合槽41中;随后操作人员控制驱动机构将装有铝棒的铝棒承载块4遥控到挤出机2旁,手动将铝棒拨入挤出机2的进料处,即可进行挤出作业程序。实施例1的使用,即可避免了人工将铝棒从切割机1运输到挤出机2,避免了运输过程中铝棒倾斜不下滑,需要人工通过工具手动拨动的情况,提高了铝棒的传输效率。实施例2如图3所示,实施例2基于实施例1,区别在于,铝棒承载块4包括底座42以及翻转块43,底座42与驱动机构连接;翻转块43与底座42通过销轴销接,销轴与基座3的下料端32相邻;底座42与翻转块43之间设置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与基座3的上料端31相邻。升降组件包括气缸6,气缸6的一端与底座42转动连接,气缸6的另一端与翻转块43转动连接。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使用区别在于,当实施例2的铝棒输送装置运输到挤出机2旁后,操作人员控制气缸6,将翻转块43的一端顶起,另一端则转动,当翻转块43的一端升起足够高度后,铝棒即可自动从翻转块43上滚入到挤出机2中。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比,避免了人工将铝棒从铝棒承载块4上拨入挤出机2中的操作,提高了传输效率。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热铝棒传输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上料端与切割机的出料端相连,所述基座的下料端与挤出机的进料端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铝棒承载块,所述铝棒承载块的上表面设置有铝棒配合槽;所述基座上设置有驱动所述铝棒承载块在所述上料端与所述下料端之间做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铝棒传输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上料端与切割机的出料端相连,所述基座的下料端与挤出机的进料端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铝棒承载块,所述铝棒承载块的上表面设置有铝棒配合槽;所述基座上设置有驱动所述铝棒承载块在所述上料端与所述下料端之间做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铝棒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件,所述基座的上料端以及下料端位于所述导向件的两端之间,所述铝棒承载块与所述导向件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铝棒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链条,所述主动链轮与所述电机的电机轴连接,所述链条与所述主动链轮以及从动链轮相啮合,所述链条套设于所述主动链轮以及从动链轮上;所述主动链轮以及从动链轮均位于所述导向件的一侧;所述铝棒承载块与所述链条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铝棒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链轮以及从动链轮分设于所述基座的两端,所述从动链轮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刚周立国朱浩凯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东铝铝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