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管道运输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输料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均匀且平行设置有多根托辊,所述支架上靠近进料端设置有驱动辊,所述驱动辊与托辊平行且齐平,所述驱动辊一端连接有电机一;所述支架上进料端和出料端均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与驱动辊的轴向相平行且升降板在竖直方向内上下移动,所述升降板位于最低点时升降板上表面低于驱动辊下表面,所述升降板上端沿驱动辊轴向设置有输送斜面,两个所述输送斜面倾斜方向一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径向移动、输送方便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料架
本技术涉及管道运输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输料架。
技术介绍
目前,塑料复合管以其耐腐蚀、重量轻、抗氧化等特点逐渐取代传统的钢管,广泛应用于供水、矿山等领域。塑料复合管通常采用挤塑成型的方式生产,现有的塑料复合管由挤出机挤出后直接导入V形槽内,然后再由人工或吊车吊装至加工平台上进行后续的加工操作。现有公告号为CN208249096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管子轴向输送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设置第一传动辊、第二传动辊和第三传动辊,每个传动辊上都焊接有两个V型条形板,每个传动辊的两端都设有转动轴,每个转动轴两端都连接轴承座;支架的安装板上设有第二轴承座和电动机,第二转动轴的一端穿过第二轴承座连接电动机,第二转动轴上设有第二链轮,第一转动轴上设有第一链轮,第三转动轴上设有第三链轮,所述第一链轮与所述第二链轮用链条实现同步转动,所述第三链轮与所述第四链轮用链条实现同步转动。该技术方案的原理是管子放置在V型条形板上,电动机带动第二传动辊转动,第二传动辊通过链条分别带动第一传动辊和二传动辊同步转动,进而带动管子在支架上轴向运动。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实际生产应用中,有时候需要对管子进行轴向移动,有时候需要对管子进行径向移动,但是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管子只能沿着支架上传动管轴向运动,无法实现管子径向移动,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输料架,具有径向移动、输送方便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输料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均匀且平行设置有多根托辊,所述支架上靠近进料端设置有驱动辊,所述驱动辊与托辊平行且齐平,所述驱动辊一端连接有电机一;所述支架上进料端和出料端均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与驱动辊的轴向相平行且升降板在竖直方向内上下移动,所述升降板位于最低点时升降板上表面低于驱动辊下表面,所述升降板上端沿驱动辊轴向设置有输送斜面,两个所述输送斜面倾斜方向一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一带动驱动辊转动,驱动辊带动管子沿驱动辊径向移动,待管子两端移动到两个升降板上时,升降板在竖直平面内向上移动,使管子离开驱动辊和托辊表面,管子与升降板上部的输送斜面接触,输送斜面倾斜设置,管子在重力的作用下,沿输送斜面向支架外移动,实现管子在支架输送架上的多方向移动,操作简单,输送便捷。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架上靠近进料端和出料端均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内开设有安装升降板的通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安装块用于安装升降板,升降板在通槽内沿驱动辊径向移动,通槽对升降板起导向作用,避免升降板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偏移,进而导致管子沿驱动辊轴向运动时发生偏移,不利于后期管子收集和运输。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升降板沿驱动辊轴向方向两端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竖向设置,所述安装块内设置有与齿条啮合的齿轮,所述齿轮连接驱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组件带动齿轮转动,齿条与齿轮啮合,齿条在齿轮的作用下沿着驱动辊径向方向移动,即齿条带着升降板在竖直平面内升降,在输送斜面的作用下使管子沿驱动辊轴向运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安装块内且与齿轮固定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穿过安装块侧壁设置有链轮,两个所述链轮通过链条连接,任意所述转轴上连接有电机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连接任意一个转轴,转动带动链轮转动,链轮通过链条带动另一个链轮同步转动,进而使两个齿轮同步转动,结构简单,易操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块上与驱动辊径向平行设置有导向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导向槽,便于对进入支架上的管子进行导向,避免管子在轴向移动过程中偏离移动方向,从而移出支架。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向槽设置为V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V型能够减少管子侧壁与导向槽侧壁的接触面积,避免导向槽侧壁擦伤管子外壁。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向槽内侧壁上设置有滚珠。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滚珠用于减少导向槽内侧壁与管子侧壁之间的摩擦力。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输送斜面上铺设有橡胶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橡胶垫用于管子在沿着输送斜面向下移动时,避免输送斜面擦伤管子外壁。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本技术中设置有支架,支架上设置有驱动辊和托辊,驱动辊在电机一的作用下使管子沿其径向移动,支架进料端和出料端均安装有升降板,升降板在竖直平面内向上移动,使管子离开驱动辊和托辊表面,管子与升降板上部的输送斜面接触,输送斜面倾斜设置,管子在重力的作用下,沿输送斜面向支架外移动,实现管子在支架输送架上的多方向移动,操作简单,输送便捷。2.本技术中设置有安装块,安装块上沿驱动辊径向开设有导向槽,管子从挤出机出来后经导向槽导入到支架上,避免管子在轴向移动过程中偏离移动方向,从而移出支架;导向槽设置为V型,且导向槽内侧壁上铺设有橡胶垫,在管子沿驱动辊径向移动过程中,橡胶垫能够避免导向槽侧壁擦伤管子侧壁,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安装块部分剖视图。图中,1、支架;3、托辊;4、驱动辊;6、电机一;7、安装块;8、通槽;9、升降板;10、齿条;11、转轴;12、齿轮;14、电机二;15、链轮;16、导向槽;17、滚珠。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输料架,参照图1、图2,包括支架1,支架1包括两排相对应的立杆,两排立杆上均安装有横杆,两个横杆之间均匀且平行安装有托辊3,两个横杆上靠近进料端对应安装有轴承,两个轴承之间穿装有驱动辊4,驱动辊4与托辊3平行且齐平,驱动辊4一端延伸至支架外侧且连接有电机一6。参照图1、图2,支架1上位于进料端和出料端均安装有安装块7,安装块7内开设有通槽8,通槽8内安装有升降板9,升降板9与驱动辊4轴向平行,升降板9沿驱动辊4轴向两端均固接有齿条10,安装块内对应齿条10安装有转轴11,转轴11上安装有齿轮12,齿轮12与齿条啮合,转轴11穿过安装块侧壁11安装有链轮15,两个链轮15之间通过链条连接,两个转轴11上任意一个连接有电机二14,电机二14驱动转轴11转动,转轴11带动其上的链轮转动,进而带动另一转轴11和另一链轮15转动,进而驱动两个齿轮12同步转动,齿条10在齿轮12的驱动下在竖直面内上下移动,进而带动升降板9在竖直面内上下移动,在管子沿驱动辊4径向移动时,升降板9上表面低于驱动辊4下表面。参照图1、图2,为使管子沿驱动辊4轴向移动,升降板9上端面沿驱动辊4轴向向下倾斜有输送斜面,两个升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料架,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均匀且平行设置有多根托辊(3),所述支架(1)上靠近进料端设置有驱动辊(4),所述驱动辊(4)与托辊(3)平行且齐平,所述驱动辊(4)一端连接有电机一(6);所述支架(1)上进料端和出料端均设置有升降板(9),所述升降板(9)与驱动辊(4)的轴向相平行且升降板(9)在竖直方向内上下移动,所述升降板(9)位于最低点时升降板(9)上表面低于驱动辊(4)下表面,所述升降板(9)上端沿驱动辊(4)轴向设置有输送斜面,两个所述输送斜面倾斜方向一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料架,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均匀且平行设置有多根托辊(3),所述支架(1)上靠近进料端设置有驱动辊(4),所述驱动辊(4)与托辊(3)平行且齐平,所述驱动辊(4)一端连接有电机一(6);所述支架(1)上进料端和出料端均设置有升降板(9),所述升降板(9)与驱动辊(4)的轴向相平行且升降板(9)在竖直方向内上下移动,所述升降板(9)位于最低点时升降板(9)上表面低于驱动辊(4)下表面,所述升降板(9)上端沿驱动辊(4)轴向设置有输送斜面,两个所述输送斜面倾斜方向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靠近进料端和出料端均设置有安装块(7),所述安装块(7)内开设有安装升降板(9)的通槽(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输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9)沿驱动辊(4)轴向方向两端设置有齿条(10),所述齿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丞,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飞天管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