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全自动智能尾箱滞留存储库,包括: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两组链轮链条传动机构以及连接在两组所述链轮链条传动机构之间,且沿着两组所述链轮链条传动机构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吊箱机构;每个所述吊箱机构均包括一个吊箱、将所述吊箱连接至两侧的所述链轮链条传动机构上的吊杆以及位于在所述吊箱内底部的第一传输架;每个所述吊箱的一侧均设有可开关的箱门,所述存储库的侧壁设有与每个所述吊箱的箱门相对的窗口以及向外延伸的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上设有第二传输架;所述吊杆的两端均套设有轴承,所述存储库内壁设有与所述轴承滑动配合的支撑导轨。所述全自动智能尾箱滞留存储库,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能够实现尾箱的自动存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智能尾箱滞留存储库
本技术属于银行保管设备
,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全自动智能尾箱滞留存储库。
技术介绍
尾箱是一种用来保管贵重物品、私密物品等物品的保管设备,也是银行等部门使用较多的保管业务。尾箱通常放置在存储库中,因此需要从存储库中进行取箱,现有的取箱的方式是通过机械臂配合设置在存储库中的滑轨进行取箱操作,这种系统虽然能够实现快速取箱,但是存在成本较高的问题,同时在存储库中安装机械臂和滑轨需要占据较大的空间,因此导致存储空间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全自动智能尾箱滞留存储库,以解决现有装置存在占用空间较大以及成本较高的问题。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包括一种全自动智能尾箱滞留存储库,包括:平行且间隔距离设置的两组链轮链条传动机构以及连接在两组所述链轮链条传动机构之间,且沿着两组所述链轮链条传动机构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吊箱机构;每个所述吊箱机构均包括一个吊箱、将所述吊箱连接至两侧的所述链轮链条传动机构上的吊杆以及位于在所述吊箱内底部的第一传输架;每个所述吊箱的一侧均设有可开关的箱门,所述存储库的侧壁设有与每个所述吊箱的箱门相对的窗口以及向外延伸的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上设有第二传输架;所述吊杆的两端均套设有轴承,所述存储库内壁设有与所述轴承滑动配合的支撑导轨,所述支撑导轨包括一对顶部支撑导轨和一对底部支撑导轨,两根所述顶部支撑导轨和底部支撑导轨均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存储库的顶部和底部的两侧;所述第一传输架用于放置尾箱。进一步地,两根所述顶部支撑导轨的两端设为外凸圆弧状,两根所述底部支撑导轨的两端均设为内凹的圆弧状。进一步地,两组所述链轮链条传动机构均包括多个间隔且固定安装在所述存储柜侧壁上的链轮,以及连接多个链轮的链条;所述吊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所述链条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每个所述链轮均通过转轴固定安装在所述存储库的侧壁上,每个所述转轴与所述存储库的侧壁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进一步地,两组所述链轮链条传动机构通过驱动机构同步驱动,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的连杆,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杆两端的主动链轮,两侧的主动链轮分别与对应的一侧的链轮链条传动机构的一个从动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进行传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杆的两端均设有用于支撑所述连杆的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安装有轴承,两个所述轴承座均固定安装在横梁上。进一步地,所述吊箱顶部的两端与所述吊杆之间通过连接装置活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轴承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吊箱的顶部,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轴承上,所述轴承固定安装在所述吊杆上。进一步地,所述吊箱内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磁铁吸附装置,用于将放置在所述第一传输架上的尾箱进行吸附固定,所述窗口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用于使所述电磁铁吸附装置通电或断电的接触开关。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库外侧靠近所述窗口的位置处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用于控制所述链轮链条传动机构的启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本技术提供的全自动智能尾箱滞留存储库,链条的循环传动带动连接在链条上的吊箱循环转动,当取箱时,通过所述链条传动带动吊箱转动,当转动至与窗口相对的位置时,打开箱门,通过第一传输架将尾箱传送至工作平台的第二传输架上,实现取箱动作;当需要将尾箱放置在吊箱内时,通过链条转动,将空箱转动至窗口位置处,并通过第二传输架将尾箱传送至吊箱内的第一传输架上,为了防止尾箱滑动,通过电磁铁吸附装置将所述尾箱固定。本技术能够实现尾箱在存储库内的自动存取,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占用空间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全自动智能尾箱滞留存储库的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全自动智能尾箱滞留存储库的位于底部的吊箱的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全自动智能尾箱滞留存储库的位于顶部的吊箱的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底部支撑导轨的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顶部支撑导轨的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全自动智能尾箱滞留存储库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侧视图;图8是图7的顶部位置处的局部放大视图;1-存储库、2-链轮链条传送机构、21-链轮、22-链条、3-吊箱机构、31-吊箱、32-箱门、33-第一传输架、34-连接装置、341-吊杆、342-轴承、343-连接板、4-窗口、5-工作平台、6-第二传输架、7-电磁铁吸附装置、8-轴承、9-底部支撑导轨、10-顶部支撑导轨、11-连杆、12-轴承座、13-主动链轮、14-链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全自动智能尾箱滞留存储库,包括:平行且间隔距离设置的两组链轮链条传动机构2以及连接在两组所述链轮链条传动机构2之间,且沿着两组所述链轮链条传动机构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吊箱机构3。通过所述两组链轮链条传动机构2的传动,带动所述多个吊箱机构3循环转动。每个所述吊箱机构3均包括一个吊箱31、将所述吊箱31连接至两侧的所述链轮链条传动机构上的连接装置34以及位于在所述吊箱31内底部的第一传输架33。每个所述吊箱31的一侧均设有可开关的箱门32,所述存储库1的侧壁设有与每个所述吊箱31的箱门32相对的窗口4以及向外延伸的工作平台5,所述工作平台5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传输架33相接的第二传输架6。所述第一传输架33可以与所述第二传输架6相同或者是不同,只要能够实现将位于所述第一传输架33上的尾箱传送至所述第二传输架6上即可。上或者将位于所述第二传输架6上的尾箱传送至第一传输架33上即可。所述第一传输架33上用于放置尾箱,每个所述吊箱31内放置有不同的尾箱,所述不同的尾箱可以采用编号进行区分。当需要的尾箱传送至与所述窗口4对齐时,所述吊箱31的箱门32打开,通过所述第一传输架33的传动将位于所述第一传输架33上的尾箱传送至工作平台上的第二传输架6上。两组所述链轮链条传动均2包括四个间隔设置且固定安装在所述存储柜1侧壁上的链轮21,以及依次绕过四个所述链轮21的链条22。多个所述吊箱机构3等间距间隔固定在所述两侧的所述链条22上,并跟随所述链条22循环传动。四个所述链轮21分别固定安装在四个角上,所述链条21也可以设置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具体根据吊箱31的结构以及存储库1的结构尺寸而定。每个所述链轮21均通过转轴211固定安装在所述存储库1的侧壁上,每个所述转轴211与所述存储库1的侧壁之间通过轴承212转动连接。如图6至图8所示,作为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智能尾箱滞留存储库,其特征在于,包括:/n平行且间隔距离设置的两组链轮链条传动机构以及连接在两组所述链轮链条传动机构之间,且沿着两组所述链轮链条传动机构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吊箱机构;/n每个所述吊箱机构均包括一个吊箱、将所述吊箱连接至两侧的所述链轮链条传动机构上的吊杆以及位于在所述吊箱内底部的第一传输架;/n每个所述吊箱的一侧均设有可开关的箱门,所述存储库的侧壁设有与每个所述吊箱的箱门相对的窗口以及向外延伸的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上设有第二传输架;/n所述吊杆的两端均套设有轴承,所述存储库内壁设有与所述轴承滑动配合的支撑导轨,所述支撑导轨包括一对顶部支撑导轨和一对底部支撑导轨,两根所述顶部支撑导轨和底部支撑导轨均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存储库的顶部和底部的两侧;/n所述第一传输架用于放置尾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智能尾箱滞留存储库,其特征在于,包括:
平行且间隔距离设置的两组链轮链条传动机构以及连接在两组所述链轮链条传动机构之间,且沿着两组所述链轮链条传动机构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吊箱机构;
每个所述吊箱机构均包括一个吊箱、将所述吊箱连接至两侧的所述链轮链条传动机构上的吊杆以及位于在所述吊箱内底部的第一传输架;
每个所述吊箱的一侧均设有可开关的箱门,所述存储库的侧壁设有与每个所述吊箱的箱门相对的窗口以及向外延伸的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上设有第二传输架;
所述吊杆的两端均套设有轴承,所述存储库内壁设有与所述轴承滑动配合的支撑导轨,所述支撑导轨包括一对顶部支撑导轨和一对底部支撑导轨,两根所述顶部支撑导轨和底部支撑导轨均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存储库的顶部和底部的两侧;
所述第一传输架用于放置尾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智能尾箱滞留存储库,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顶部支撑导轨的两端设为外凸圆弧状,两根所述底部支撑导轨的两端均设为内凹的圆弧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智能尾箱滞留存储库,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链轮链条传动机构均包括多个间隔且固定安装在存储柜侧壁上的链轮,以及连接多个链轮的链条;所述吊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所述链条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智能尾箱滞留存储库,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链轮均通过转轴固定安装在所述存储库的侧壁上,每个所述转轴与所述存储库的侧壁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麒,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新攀登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