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循环器结构及使用此循环器结构的滑台装置
本揭露是有关于一种循环器结构及其应用,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简化滑台装置整体的油路设计的循环器结构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滑台装置中的润滑油的供给主要是用来避免滑台装置中的滑台与螺杆产生磨耗的问题,以提升滑台装置的传动效率。目前的润滑油供给结构大多是使用油路分歧块来连接滑座中的油路以及端盖中的油路。然而,此种结构不但在油路设计上较复杂,且也增加了零件的数量与组装难度。而且,润滑油传输要经过多个零件通常会发生供给速率慢、分配不均、甚至漏油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揭露的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循环器结构,其可简化并整合滑台装置中的油路分配,以提升润滑油的供给效率、并降低整体滑台装置的制造成本。根据本揭露的上述目的,提出一种循环器结构。此循环器结构适用以装设在滑座上,以与滑座形成油路供给路线。循环器结构包含本体、类Y形槽道以及一对回流槽。本体具有第一侧面、相对第一侧面的第二侧面、以及螺杆穿孔,其中第一侧面配置以连接滑座,且螺杆穿孔从第一侧面延伸至第二侧面。类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循环器结构,适用以装设在一滑座上,以与该滑座形成一油路供给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器结构包含:/n一本体,具有一第一侧面、相对该第一侧面的一第二侧面、以及一螺杆穿孔,其中该第一侧面配置以连接该滑座,且该螺杆穿孔从该第一侧面延伸至该第二侧面;/n一类Y形槽道,凹设于该第一侧面,其中该类Y形槽道包含一第一导油槽道、一第二导油槽道、以及一分流槽道,其中该第一导油槽道与该第二导油槽道位于该螺杆穿孔的相对二侧,该分流槽道位于该螺杆穿孔的下方,且该第一导油槽道的一导油下端与该第二导油槽道的一导油下端分别连接至该分流槽道,其中该分流槽道具有一上端分流开口以及一下端分流开口,该上 ...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002 TW 1081357501.一种循环器结构,适用以装设在一滑座上,以与该滑座形成一油路供给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器结构包含:
一本体,具有一第一侧面、相对该第一侧面的一第二侧面、以及一螺杆穿孔,其中该第一侧面配置以连接该滑座,且该螺杆穿孔从该第一侧面延伸至该第二侧面;
一类Y形槽道,凹设于该第一侧面,其中该类Y形槽道包含一第一导油槽道、一第二导油槽道、以及一分流槽道,其中该第一导油槽道与该第二导油槽道位于该螺杆穿孔的相对二侧,该分流槽道位于该螺杆穿孔的下方,且该第一导油槽道的一导油下端与该第二导油槽道的一导油下端分别连接至该分流槽道,其中该分流槽道具有一上端分流开口以及一下端分流开口,该上端分流开口位于该螺杆穿孔的一内壁;以及
一对回流槽,凹设于该第一侧面,且分别位于该第一侧面的相对二侧,其中该些回流槽连通至该下端分流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滑座的相对二侧具有一第一进油槽道与一第二进油槽道;以及
该第一导油槽道的一导油上端连接该滑座上的该第一进油槽道,且该第二导油槽道的一导油上端连接该滑座上的该第二进油槽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些回流槽之间透过一连接通道互相连通,且该分流槽道的该下端分流开口位于该连接通道的一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分流槽道的该上端分流开口小于该下端分流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器结构还包含一固定板,该固定板透过一固定件固定在该本体的该第二侧面上,该固定板具有至少一承载部,该承载部配置以承载一磁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本体为一尼龙含铅本体。
7.一种滑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滑台装置包含:
一轨道本体,具有一容置空间;
一滑座,设置在该容置空间中;
一螺杆,穿设于该滑座中,且该螺杆可连动该滑座滑移;
一驱动单元,配置以驱动该螺杆转动;
一对循环器结构,分别设置在该滑座的相对二端面,其中每一该些循环器结构包含:
一本体,具有一第一侧面、相对该第一侧面的一第二侧面、以及一螺杆穿孔,其中该第一侧面连接该滑座,该螺杆穿孔从该第一侧面延伸至该第二侧面,且该螺杆穿设于该螺杆穿孔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坤成,陈向纬,苏明淇,
申请(专利权)人:东佑达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