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器结构及使用此循环器结构的滑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2880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7
一种循环器结构及使用此循环器结构的滑台装置。循环器结构包含本体、类Y形槽道及一对回流槽。本体具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及螺杆穿孔。类Y形槽道凹设于第一侧面。类Y形槽包含第一导油槽道、第二导油槽道、及分流槽道。第一导油槽道与第二导油槽道位于螺杆穿孔的相对二侧。分流槽道位于螺杆穿孔下方,且第一导油槽道的导油下端与第二导油槽道的导油下端分别连接至分流槽道。分流槽道具有上端分流开口及下端分流开口,上端分流开口位于螺杆穿孔的内壁。回流槽凹设于第一侧面,且分别位于第一侧面的相对二侧。回流槽与下端分流开口连通。借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循环器结构可简化并整合滑台装置中的油路分配,以提升润滑油的供给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循环器结构及使用此循环器结构的滑台装置
本揭露是有关于一种循环器结构及其应用,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简化滑台装置整体的油路设计的循环器结构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滑台装置中的润滑油的供给主要是用来避免滑台装置中的滑台与螺杆产生磨耗的问题,以提升滑台装置的传动效率。目前的润滑油供给结构大多是使用油路分歧块来连接滑座中的油路以及端盖中的油路。然而,此种结构不但在油路设计上较复杂,且也增加了零件的数量与组装难度。而且,润滑油传输要经过多个零件通常会发生供给速率慢、分配不均、甚至漏油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揭露的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循环器结构,其可简化并整合滑台装置中的油路分配,以提升润滑油的供给效率、并降低整体滑台装置的制造成本。根据本揭露的上述目的,提出一种循环器结构。此循环器结构适用以装设在滑座上,以与滑座形成油路供给路线。循环器结构包含本体、类Y形槽道以及一对回流槽。本体具有第一侧面、相对第一侧面的第二侧面、以及螺杆穿孔,其中第一侧面配置以连接滑座,且螺杆穿孔从第一侧面延伸至第二侧面。类Y形槽道凹设于第一侧面,其中类Y形槽包含第一导油槽道、第二导油槽道、以及分流槽道,其中第一导油槽道与第二导油槽道位于螺杆穿孔的相对二侧,分流槽道位于螺杆穿孔的下方,且第一导油槽道的导油下端与第二导油槽道的导油下端分别连接至分流槽道。其中,分流槽道具有上端分流开口以及下端分流开口,上端分流开口位于螺杆穿孔的内壁。回流槽凹设于第一侧面,且分别位于第一侧面的相对二侧,其中回流槽连通至下端分流开口。>依据本揭露的一实施例,上述的滑座的相对二侧具有第一进油槽道与第二进油槽道。第一导油槽道的导油上端连接滑座上的第一进油槽道,且第二导油槽道的导油上端连接滑座上的第二进油槽道。依据本揭露的一实施例,上述的回流槽之间透过连接通道互相连通,且分流槽道的下端分流开口位于连接通道的内壁。依据本揭露的一实施例,上述的分流槽道的上端分流开口小于下端分流开口。依据本揭露的一实施例,上述的循环器结构还包含固定板。固定板透过固定件固定在本体的第二侧面上,固定板具有至少一承载部,承载部配置以承载磁铁。依据本揭露的一实施例,上述的本体为尼龙含铅本体。根据本揭露的上述目的,另提出一种滑台装置。滑台装置包含轨道本体、滑座、螺杆、驱动单元、以及一对循环器结构。轨道本体具有容置空间。滑座设置在容置空间中。螺杆穿设于滑座中,且螺杆可连动滑座滑移。驱动单元配置以驱动螺杆转动。循环器结构分别设置在滑座的相对二端面。每一个循环器结构包含本体、类Y形槽道以及一对回流槽。本体具有第一侧面、相对第一侧面的第二侧面、以及螺杆穿孔,其中第一侧面配置以连接滑座,且螺杆穿孔从第一侧面延伸至第二侧面,且螺杆穿设于螺杆穿孔中。类Y形槽道凹设于第一侧面,其中类Y形槽包含第一导油槽道、第二导油槽道、以及分流槽道,其中第一导油槽道与第二导油槽道位于螺杆穿孔的相对二侧,分流槽道位于螺杆穿孔的下方,且第一导油槽道的导油下端与第二导油槽道的导油下端分别连接至分流槽道。其中,分流槽道具有上端分流开口以及下端分流开口,上端分流开口位于螺杆穿孔的一内壁。回流槽凹设于第一侧面,且分别位于第一侧面的相对二侧,其中回流槽连通至下端分流开口。依据本揭露的一实施例,上述的滑座的相对二侧具有第一进油槽道与第二进油槽道。第一导油槽道的导油上端连接滑座上的第一进油槽道,且第二导油槽道的导油上端连接该滑座上的第二进油槽道。依据本揭露的一实施例,上述的回流槽之间透过连接通道互相连通,且分流槽道的下端分流开口位于连接通道的一内壁。依据本揭露的一实施例,上述的分流槽道的上端分流开口小于下端分流开口。依据本揭露的一实施例,上述的滑台装置还包含防尘带。防尘带覆盖轨道本体的容置空间,且位于滑座上方。循环器结构还包含固定板。固定板透过固定件设置在本体的第二侧面上,其中固定板具有至少一承载部,承载部配置以承载磁铁,磁铁配置以吸附防尘带。依据本揭露的一实施例,上述的本体为尼龙含铅本体。依据本揭露的一实施例,上述的滑座具有约32mm以下的高度及32mm以下的宽度。依据本揭露的一实施例,上述的回流槽中设有多个滚珠,每一个滚珠的尺寸直径介于1mm至3mm。依据本揭露的一实施例,上述的滑台装置还包含螺帽、固定销、以及二固定件。螺帽设置在滑座中且套设在螺杆上。固定销包含板体部以及杆体部。板体部的相对二侧分别设有锁附孔。杆体部连接板体部,杆体部设置在锁附孔之间,且杆体部穿过滑座的顶部并定位在螺帽上,其中杆体部与锁附孔的连线平行于滑座的滑移方向。固定件分别锁设于锁附孔中,以将固定销固定在滑座上。由上述可知,本专利技术的循环器结构具有类Y形槽道的设计,其可直接与滑座的油路整合,并可同时将润滑油直接分配至螺杆穿孔与回流槽中,以达到快速且均匀分配润滑油的目的。通过此设计,除了能够缩小滑台装置中的相关零件的尺寸外,更可以省略部分零件的使用,进而简化整体滑台装置的组装流程以及制造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完整了解实施例及其优点,现参照结合所附附图所做的下列描述,其中:图1是绘示依照本揭露的一实施方式的一种滑台装置的装置示意图;图2是绘示依照本揭露的一实施方式的一种滑台装置的局部分解示意图;图3是绘示依照本揭露的一实施方式的一种滑台装置的部分零件分解示意图;图4是绘示沿着图1的A-A剖面线剖切的剖面图;图5是绘示依照本揭露的一实施方式的一种滑台装置的局部剖示图;图6是绘示依照本揭露的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循环器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绘示沿着图1的B-B剖面线剖切的剖面图;图8是绘示依照本揭露的一实施方式的一种滑台装置的部分零件组装示意图;图9是绘示沿着图1的C-C剖面线剖切的剖面图;以及图10是绘示沿着图1的D-D剖面线剖切的剖面图。【符号说明】100滑台装置110轨道本体111容置空间112内嵌硬化轨道120滑座120a端面120b端面121上部121a注油槽道122下部123注油嘴124第一进油槽道125第二进油槽道130螺杆140驱动单元150防尘带160上盖170螺帽180固定销181板体部181a锁附孔182杆体部190固定件200循环器结构210本体211第一侧面212第二侧面213螺杆穿孔220类Y形槽道221第一导油槽道221a导油上端221b导油下端222第二导油槽道222a导油上端222b导油下端223分流槽道223a上端分流开口223b下端方流开口230连接通道240回流槽250转向件260固定板261承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循环器结构,适用以装设在一滑座上,以与该滑座形成一油路供给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器结构包含:/n一本体,具有一第一侧面、相对该第一侧面的一第二侧面、以及一螺杆穿孔,其中该第一侧面配置以连接该滑座,且该螺杆穿孔从该第一侧面延伸至该第二侧面;/n一类Y形槽道,凹设于该第一侧面,其中该类Y形槽道包含一第一导油槽道、一第二导油槽道、以及一分流槽道,其中该第一导油槽道与该第二导油槽道位于该螺杆穿孔的相对二侧,该分流槽道位于该螺杆穿孔的下方,且该第一导油槽道的一导油下端与该第二导油槽道的一导油下端分别连接至该分流槽道,其中该分流槽道具有一上端分流开口以及一下端分流开口,该上端分流开口位于该螺杆穿孔的一内壁;以及/n一对回流槽,凹设于该第一侧面,且分别位于该第一侧面的相对二侧,其中该些回流槽连通至该下端分流开口。/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002 TW 1081357501.一种循环器结构,适用以装设在一滑座上,以与该滑座形成一油路供给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器结构包含:
一本体,具有一第一侧面、相对该第一侧面的一第二侧面、以及一螺杆穿孔,其中该第一侧面配置以连接该滑座,且该螺杆穿孔从该第一侧面延伸至该第二侧面;
一类Y形槽道,凹设于该第一侧面,其中该类Y形槽道包含一第一导油槽道、一第二导油槽道、以及一分流槽道,其中该第一导油槽道与该第二导油槽道位于该螺杆穿孔的相对二侧,该分流槽道位于该螺杆穿孔的下方,且该第一导油槽道的一导油下端与该第二导油槽道的一导油下端分别连接至该分流槽道,其中该分流槽道具有一上端分流开口以及一下端分流开口,该上端分流开口位于该螺杆穿孔的一内壁;以及
一对回流槽,凹设于该第一侧面,且分别位于该第一侧面的相对二侧,其中该些回流槽连通至该下端分流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滑座的相对二侧具有一第一进油槽道与一第二进油槽道;以及
该第一导油槽道的一导油上端连接该滑座上的该第一进油槽道,且该第二导油槽道的一导油上端连接该滑座上的该第二进油槽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些回流槽之间透过一连接通道互相连通,且该分流槽道的该下端分流开口位于该连接通道的一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分流槽道的该上端分流开口小于该下端分流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器结构还包含一固定板,该固定板透过一固定件固定在该本体的该第二侧面上,该固定板具有至少一承载部,该承载部配置以承载一磁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本体为一尼龙含铅本体。


7.一种滑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滑台装置包含:
一轨道本体,具有一容置空间;
一滑座,设置在该容置空间中;
一螺杆,穿设于该滑座中,且该螺杆可连动该滑座滑移;
一驱动单元,配置以驱动该螺杆转动;
一对循环器结构,分别设置在该滑座的相对二端面,其中每一该些循环器结构包含:
一本体,具有一第一侧面、相对该第一侧面的一第二侧面、以及一螺杆穿孔,其中该第一侧面连接该滑座,该螺杆穿孔从该第一侧面延伸至该第二侧面,且该螺杆穿设于该螺杆穿孔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坤成陈向纬苏明淇
申请(专利权)人:东佑达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